赵云是刘备的保镖吗_一文详解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汉末,赵云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汉室皇亲刘备,后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约七年后,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并跟随其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侯”。
赵云只是“保安队长”?
赵云只是刘备的“保安队长”这一说法由来已久,主要是因为在赵云本传中,赵云从刘备平定益州到后主即位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官职变化的记载。这只能解释为赵云在这段时间里没有足够的战功能够升迁。而建兴元年时,赵云则“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赵云由中护军,征南 将军升迁为永昌亭侯,镇东将军。
关键就在于“中护军”这个官职。
一种看法认为,“中护军”就是亲卫队,率领亲兵保护君主的安全,冲锋陷阵并不在他的职责范围之内。从这个角落来看,赵云的地位类似于魏国阵营的许褚,吴国阵营的周泰。
真正使赵云名震天下,流芳百世的一个故事,就是当阳长坂坡一战,赵云锦衣素袍,白马银枪,七进七出救出后主刘禅,先后杀死曹将五十多名。
演义中的赵云七进七出,姜维评价为“当阳一役,义贯金石。”
这个故事不是没有发生过,可惜跟关羽温酒斩华雄一样,是罗贯中替他加工的。
真正的情况是这样:“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
这里首先要批评一下刘备的态度,“弃妻子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古代的“妻子”就是老婆和孩子,“走”就是跑。也就是说,刘备只要遭难,第一反应就是丢下老婆孩子自己跑了,剩下的烂摊子交给赵云去解决。而赵云怀抱刘禅,保护甘夫人,使他们幸免于难,刘备因此封赵云为牙门将军,其实也就是一个杂号将军。保护刘备,护送其家小,这不就是保安队长吗?
可是与此同时,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中护军”这个官职,其实是一种信任和荣誉的象征。
因为依照东汉军制,前、左、右、后将军乃是负责统军镇守在外的战略要地,中护军则掌握禁军,负责镇守京城。因此赵云的职务乃是负责统率蜀汉中央的武将与禁军,并负责选拔武官,因此赵云实际上的权力相当大。如同时期于曹魏担任中护军官职的人,如韩浩,司马炎,司马师等,都是亲信重臣。所以赵云应该是受到刘备皇室相当大的信赖,才能得到这个职位。而依赵云多次救主的表现看来,刘备的这种信赖亦是相当合理的,这也能解释赵云为何能多次面对刘备提出军国方面的谏言。
不过以上的证据大多来自魏国的体制,蜀汉的体制是否与魏国不同,还需要更多的考证。
赵云的资历与战功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军功是衡量他水准的最重要的标准,那么从这个方面考虑,赵云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很可惜,跟其他“四虎”相比,赵云的资历跟战功也是不够的。
首先看关羽和张飞。
关羽是蜀汉阵营前期最重要的将领,同时关羽跟张飞也是最早追随刘备的人,在资历上是无懈可击的。《三国志》的记载是“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演义》干脆就让三人结拜了。
不知道这三位同床共枕的时候,他们的太太在哪里
敌对方的评价:曹操的谋士程昱曾评价关羽张飞为“万人敌”。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关羽“为世虎臣。”
在刘备起兵初期,只要是分兵行动,一定是刘备带一支部队,关羽带一支部队。可见刘备对例如刘备从荆州败退时,就是由关羽率领水军的。
关羽一生中的巅峰时刻,是其他所有人都达不到的,就是关羽围攻曹仁于樊城,借助洪水水淹于禁七军,降于禁,斩庞德。《三国志》的原文是“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翻译过来就是关羽威震华夏,连曹操都想迁都避其锋芒。
在《三国志·关羽传》中,曾载马超来降,关羽写信问诸葛亮马超可跟谁相提并论。诸葛亮深知关羽护前,回道:“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就是说,马超一世之杰,可以跟张飞并驾齐驱,但还及不上关羽。这里虽然是诸葛亮哄关羽的说词,但如果相差太远,诸葛亮也无从夸起。
并且这句话也一起评价了马超,且马超在归顺刘备之前本就是一方诸侯,地位显然不会在赵云之下。
民间曾有谚语:一部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
最寒碜的黄忠,因为在定军山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也能称得上战功赫赫。
而赵云呢?我们在史书上基本看不到他单独率领一支部队作战并且大获全胜的记录。更多的是他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