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嫡系部队有哪些_黄埔嫡系部队的介绍
说起抗战时期的国军部队,大家都知道当时国军部队是等级的,大的方面分为:中央军嫡系,地方实力派系,杂牌军派。中央军嫡系是指蒋介石为首黄埔中央军,地方实力派系指阎锡山、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等人的部队,杂牌军指北伐中被收编的北洋军阀部队以及没有投靠大派系的小的地方部队。
黄埔中央军又分成黄埔嫡系,黄埔中央军,黄埔旁系,黄埔嫡系是指黄埔学生军部队,主要是由黄埔军校毕业生组建的部队(比如:第1军,教导总队等),黄埔中央军是由黄埔军校学生担任军官新组建的部队(比如:第74军,第5军等),黄埔旁系指的是由黄埔学生担任军官收编的旧式部队(比如:第25军)。
本文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真正的黄埔嫡系部队。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组建,蒋介石担任校长,何应钦担任军校军事总教官兼任教育长,王柏龄担任军校教授部主任,刘峙与顾祝同分别担任军校战术教官,钱大钧担任黄埔军校兵器教官,陈诚担任军校炮兵教官。
黄埔军校学生毕业后,部分优秀的学生分配当时的国民革命军各部队任职,比如:黄埔一期毕业的陈赓派到唐生智的部队担任营长,杜聿明,徐向前等人派到西北军冯玉祥的部队任职。其余留校的毕业生组建黄埔学生军。
1926年北伐前,黄埔前四期学生毕业(共4981人),留校的黄埔毕业生先后组建了5个黄埔军校教导团,随后5个教导团编成了第1师与第2师,因为兵力不够的原因,所以与粤军许崇智部改编的第3师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副军长兼任第1师师长:王柏龄,第2师师长:刘峙,第3师副师长:顾祝同。
北伐中,何应钦带领第1师与第2师的黄埔学生军离开军校参加北伐,因为在江西作战中王柏龄临阵脱逃被撤职,刘峙调任第1师师长,顾祝同转任第2师师长.后来第1师扩编为第一军,第2师扩编为第二军。
首次率领部队离开黄埔军校的何应钦,刘峙,顾祝同属于黄埔系列的何应钦系,细分为:刘峙的一军系,顾祝同的二军系,后来刘峙的第一军缩编成第1师,后又恢复第1军建制,军长由胡宗南担任。顾祝同的第二军缩编成第9师,后又恢复第2军建制,军长由钱大均担任。
王耀武的74军属于一军系的旁支,王耀武原本是刘峙手下的团长,后来刘峙将王耀武派给自己的侄子刘夷当副手,随后调至新建的补充第1旅担任旅长,补充第1旅扩编为第51师担任师长,最后与58师合编为第74军,所以第74军只能算黄埔中央军,不能算黄埔嫡系。
北伐战争期间新毕业的黄埔学生组建了教导师,随后教导师改称第20师,钱大均担任师长,第20师一直负责北伐军总部安全,随后改编为警卫1师与警卫2师,后来警卫1师改称为87师,警卫1师改称为88师,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87师与88师组建了第5军开赴上海,87师与88师的留守部队合编为第36师,这也就是后来淞沪会战中的三大德械师的来历。
北伐胜利后,黄埔军校2个教导团与原第1军第3师合编为第11师,师长:曹万顺,副师长:陈诚,后来曹万顺因作战不利被撤职,陈诚接任第11师师长,后来第11师扩编第18军,也就形成了后来陈诚的”土木系“
1931年,黄埔军校学生组建了教导1师,教导2师,教导3师,教导4师,长城抗战期间国军组建了2个军,第13军与第17军。第13军军长:钱大均,下辖:第89师(教导2师),第14师(教导1师),第4师(教导3师)。第17军军长:徐庭瑶,下辖第2师,第83师,第25师(第4师)。
钱大均的教导师系列包括:第36师,87师,88师,第89师,第14师,第4师,第25师。第36师,87师,88师三大德械师在南京保卫战损失惨重合编为第71军。第89师扩编为第13军属于后来的汤恩伯系,第14师后来隶属第18军序列属于土木系的主要枝干。第25师扩编为关麟征的第52军。
1931年1月。黄埔军校学生组建示范性质的教导总队,桂永清担任总队长,教导总队是德械师中装备最完整的部队,同时教导总队也是黄埔军校中最后一次组建成师级编制。后来教导总队在南京保卫战中全军覆没,教导总队未到形成派系。
1935年,国军整编时黄埔嫡系部队10个师包括:第1师(师长:胡宗南),第9师(师长:李延年),第36师(师长:宋希濂),第87师(师长:王敬久),第88师(师长:孙元良),第89师(师长:王仲廉),第25师(师长:关麟徵),第14师(师长:霍揆彰),第11师(师长:黄维),教导总队(总队长:桂永清),其中只有第1师师长胡宗南与第2师师长李延年授衔中将,其余嫡系师长授衔少将。
抗战时期,国军黄埔嫡系部队的10个师者升级成军,第1师升级为第1军,第9师升级为第2军,第11师升级为第18军,第14师升级为第54军,第89师升级第13军,第25师升级为第52军,德械师第87师升级为第71军,德械师第88师升级为第72军,德械师第36师升级为第73军,南京保卫战后,第87师,第88师,第36师合编为第71军。
抗战时期,何应钦担任军政部长,老黄埔嫡系分为:刘峙系,顾祝同系,钱大均系,陈诚系,
抗战后期,陈诚担任军政部长,新黄埔系分为:陈诚”土木“系,胡宗南系,李延年系,汤恩伯系,杜聿明的”五军“系,王耀武系。
解放战争中,陈诚为了削弱其他派系,首先将王耀武调地方任职,将王耀武的整编74师与整编83师划归汤恩伯指挥,结果了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的整编74师被歼灭,整编83师师长李天霞负主要责任撤职,汤恩伯因为作战不利,调任陆军副司令,脱离军队,汤恩伯系与王耀武系就此被打散。调刘峙指挥李延年的部队,结果莱芜战役中出现”5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的经典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