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时间:2023-05-04 11:23:43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1868年春天,直隶地区发生一场旱灾,一连几个月没有下雨。田地里的麦苗长出来两三寸,就遭遇这场旱灾,变得干枯发黄。如果再不下雨,麦子将面临着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下场。麦子

1868年春天,直隶地区发生一场旱灾,一连几个月没有下雨。田地里的麦苗长出来两三寸,就遭遇这场旱灾,变得干枯发黄。如果再不下雨,麦子将面临着减产甚至颗粒无收的下场。麦子是北方农民的主要农作物。如果麦子收成不好,是一定会发生灾荒的。

面对这种情况,刚刚上任的直隶总督曾国藩忧心忡忡。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在缺乏现代农业技术的清朝,人们面对旱灾的侵袭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只好在地方官员的组织下,祈求上天降雨。有的时候,皇帝都会亲自参加求雨。根据清史资料显示,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以至于后来的慈禧太后都有参加求雨的记录。

曾国藩作为直隶地区的主官,当然有义务为当地老百姓求雨。

其实,曾国藩有着丰富的求雨经验。

早在两年前的1866年夏天,江南地区发生大旱。当时担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率领下属,浩浩荡荡地来到位于南京狮子山的龙神寺求雨。没过多久,曾国藩的求雨就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只见乌云密布,大雨如注,让当地的旱情得到极大缓解。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雨后,老百姓及时补种了晚稻,使得当年的稻谷产量没有受到旱情的影响。

这次,直隶地区发生旱灾,曾国藩很熟练地操作求雨。

3月4日,曾国藩第一次求雨。这天上午9点30分左右,曾国藩来到当地的城隍庙里求雨。同时,曾国藩还派了一名下属,到一亩泉请来神水。神水请来后,曾国藩率领司道官员在道路旁迎接,上香磕头,行二跪六叩之礼。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然而,这次求雨似乎没有收到效果。曾国藩没有气馁,3月5日早晨,曾国藩吃了早饭后,步行来到城隍庙求雨。在那以后的几天,曾国藩天天都去城隍庙,祈祷上天降下甘霖。但是,一次都没有成功。抬头望去,天空依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没有一丝下雨的迹象。

曾国藩有些着急。这时候,他想起两年前自己在两江地区求雨时,是向龙神寺里的龙王求雨。这次何不向直隶地区的龙王求雨呢?龙王是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对于降雨来说,它才是专业的。

于是,在3月16日这天,曾国藩派人将直隶总督部院西院的一间房子打扫干净,亲笔用红墨在黄纸上写上龙王的牌位,供奉在这间房子里。随后,曾国藩行三跪九叩之礼,将龙王迎接到房间来。接下来,曾国藩让随从人员离开房间,只留下他一个人,亲自诵读祭文,再行二跪六叩之礼……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虽然迎来了龙王,可曾国藩没有忘记城隍神。每天,他在给龙王拈香行礼之后,依然要步行前往城隍庙求雨。只不过,由于曾国藩年老多病,行走不便,没办法两头跑。因此,在3月日之后,曾国藩就不再去城隍庙,而是专心致志地在直隶总督部院西院向龙王求雨。

或许是因为发生旱情的地方太多,龙王一个人忙不过来,直隶地区的雨还是没有降下来。只是在3月24日吹了两次风,让曾国藩白高兴一场。曾国藩无可奈何地在日记里写道:“是日,两次降雨而未成,深以为虑。”

俗话说:“病急乱投医。”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求雨行动却没有收到任何效果,这让曾国藩心里十分焦虑。必须得另外想办法了。曾国藩转念一想:既然龙王不肯降雨,为什么不找龙王的夫人——龙母求雨呢?

曾国藩是怎么求雨的_曾国藩求雨的方式

4月13日,曾国藩前往北门外的龙母宫求雨。当然,在向龙母求雨的同时,曾国藩没有漏掉龙王。他去龙母宫求雨回来后,“署内设龙王神位,下圈虾蟇于土框之内,令其口含黄纸一卷,纸上朱书火字四十八个,又行礼”。这是说,曾国藩把龙王神位从西院搬到了部院内,在龙王神位下放了一个土框,土框里装了一个蛤蟆,蛤蟆嘴里赛着一卷黄纸,纸上用红笔写着48个字。

这样折腾了一段时间,雨水还是没有降下来。更让曾国藩郁闷的是,在旱情的影响下,直隶地区又出现了瘟疫。曾国藩快要崩溃了。

好在到了5月1日,天空终于降雨了:“是日午后小雨,陆续下至傍夕,夜间略大,二更后尤大,约计得雨三寸许。”三寸等于100毫米,这场雨下得不小,对缓解旱情起到不小的作用。5月18日和5月19日,又连续下了两天雨,解除了直隶地区的旱情。

曾国藩总算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