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大屠杀怎么回事_卢旺达大屠杀的起因
1994年4月7日至1994年6月中旬,位于非洲中东部的卢旺达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腥事件——卢旺达大屠杀。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卢旺达国内的胡图族对图西族展开疯狂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从表面上看,这起血腥事件似乎是两个种族之间的仇杀,可事实真相却远没有那么简单。那么卢旺达大屠杀的真正起因是什么呢?一切还得从卢旺达这个国家的历史源头开始说起。
早在卢旺达建立国家之前,这片地区就生活着两个主要民族,分别是占人口85%的胡图族和占人口14%的图西族。其中胡图族在这里定居的时间远早于图西族,但后到的图西人更善战,也更富有,因此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卢旺达国家建立后,图西人自然位居统治阶层,而胡图人则处于被统治阶层。
早期的胡图人和图西人在体貌上存在一定区别,比如胡图人身材中等,皮肤呈深黑色;图西人身材高大,皮肤呈黑褐色。然而在长期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胡图人和图西人早就因相互通婚而变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体貌特征也逐渐相似。
为了维持图西族的精英统治地位,一些成功实现阶层跨越的胡图族成功人士被吸收到了图西族中,即“奎胡图拉”(kwihutura)。而一些贫穷落魄的图西人则会失去自己的图西族身份,跌落到胡图族中,即“古普皮拉 ”(Gupupira)。所以说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大屠杀是胡图族对图西族实施种族灭绝计划并不正确,因为胡图族人和图西族人之间的种族特征早已模糊不清了。
图西族长期占据统治地位,而胡图族则长期成为受压迫、受剥削的群体,双方积怨自然越结越深。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胡图族人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所以尽管人人心怀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期待有朝一日通过努力奋斗实现阶层跨越,让自己变成图西族中的一员。
后来欧洲殖民者到来卢旺达,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微弱的平衡就被逐渐打破了。1935年,当时委任统治的比利时在卢旺达引入一项新的身份证制度,即按财产划分卢旺达人究竟属于胡图族还是图西族。如果家中有10头牛就是图西族,不满10头牛就是胡图族。然后图西族就拥有各种特权,子女享受精英教育,学习如何管理这个国家。而胡图族则成为天生的贱民,法律中的条条框框主要就是针对他们而制定,他们的子女学习各种劳作技能,以及如何遵纪守法。
比利时引入的身份制度改革将卢旺达的阶层彻底固化。原本胡图族人还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实现阶层跨越,可自从这项身份制度推出后,胡图族和图西族的身份便以法律形式被确定了,再想跻身精英阶层就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更让胡图人难以接受的是,身处统治阶层的图西人推出了诸多法律条款,其目的只有一个,即加强图西族的统治地位。比如不允许两族通婚,胡图人殴打图西人要被处死,图西人殴打胡图人只要罚款等等。如此一来,胡图族和图西族之间就成了阶层对立,彼此仇视的两个群体了。
上文中已提到过,胡图族人无组织无纪律,大家就是一盘散沙的状态。再加上图西族不断强化自身地位,这就使得胡图族更没翻身的机会。然而世间从来没有什么大而不倒的事物,看似牢不可破的卢旺达阶层固化现象却因世界格局的变化而被彻底扭转。
二战以后,各殖民地国家纷纷谋求独立,卢旺达统治阶层也希望自己摆脱比利时的托管,实现彻底自由。比利时无法逆潮流而动,但也不想就这样便宜了图西族精英阶层。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比利时转而全力扶持胡图族,短短几年时间里,胡图族就实现了翻身。1960年,比利时支持卢旺达举行全民选举,结果人口占绝大多数的胡图族自然击败了图西族,从而掌握了政权和军队。
胡图族上台后立即展开对图西族的清算,大批图西族精英纷纷出逃到邻国避难,而留在卢旺达国内的图西族则成为受压迫对象。因此,胡图族和图西族的地位虽然发生逆转,但两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尖锐。
逃出卢旺达的图西族精英在乌干达成立了“卢旺达爱国阵线”,他们多次组织军队反攻卢旺达,想要从胡图族手中夺回政权。而卢旺达的胡图族内部也因政见不和以及争权夺利而产生矛盾,这就导致胡图族的统治形势不断恶化。
1973年,胡图族温和派领袖哈比亚利马纳通过政变夺取了政权。在此后二十余年执政生涯中,哈比亚利马纳一直试图缓和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的矛盾,寻求两族共存的办法。然而以年轻人为主的胡图族强硬派并不买账,他们大肆宣扬两族仇恨,甚至号召胡图族拿起武器,杀光图西族。这就给后来的卢旺达大屠杀埋下了隐患。
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哈比亚利马纳和布隆迪总统恩塔里亚米拉在坦桑尼亚开完会后,两人乘坐同一架飞机飞往卢旺达。然而这架飞机却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
空难发生当天,胡图族强硬派就宣称是图西族人干的。4月7日,胡图族士兵冲入总理府杀害了图西族女总理和3名部长,惨绝人寰的卢旺达大屠杀就这样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