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要过元宵节_答案来了
元宵
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团团圆圆
元宵,又称月半,就是十五。
在某些地方,有“十五大于年”的说法。
正月十五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古老的中国人固执的相信,如果开头好,后面一年就诸事顺利。
和除夕一样,这一天,一家人照例准备一大桌子菜。
只不过,这一次的主角不再是饺子,而是汤圆。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完团圆饭后,再吃一碗甜糯的汤圆,正月十五才过得圆满。
一碗汤圆下肚,预示着这一年一家人都会团团圆圆。
小时候,每到元宵节,爸爸妈妈就起个大早,准备团圆饭。
当然,汤圆是必不可少的。
有一年正月十五,妈妈端上了汤圆,可我已经吃得饱饱得了。
妈妈却固执地挟给我一粒汤圆:
你吃一个也好。我们一家人,每个人都要吃一个,那这一年,我们都会团团圆圆的,顺顺利利的。
在元宵节里,一粒小小的汤圆,寄托的是对家庭团圆的期盼。
我们在元宵节团圆,在元宵节里感受家庭的温暖。
一家人的团圆是中国人对未来最大的愿望。
-3-
元宵,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是一年一度的“情人节”。
在古人看来,一年到头平淡无奇,缺少情趣的日子真是太多了。
特别是女子们,不能走出闺阁,只能守在家中。
那时,还有宵禁。
一入夜,到了特定的时间,所有人都不能在街上走了。
上至朝廷官吏,下至市民百姓,都必须各归各家,只有元宵节是例外。
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有诗云: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今天取消了宵禁,计时的玉漏呀,你就别催我回去啦,我要玩一整夜呢!
元宵,是一年中最“自在”的时候。
小孩子成群结队,提着灯笼四处玩耍。
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街头巷尾,元宵花灯争奇斗艳。
在这样美好的夜里,人们走上街头,观灯、赏灯、猜谜。
每个人都沉浸在欢乐中。
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子也相约走出闺门,赏灯观花。
宋代词人辛弃疾记录了元宵节最浪漫的相遇: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个流光溢彩的上元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遇见了她,爱情来了。
有相遇,还有约会。
欧阳修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多么美好。
美丽的花灯,美好的爱情,当你沉浸其中,就忘掉了一切烦恼。
有人说:节日狂欢给所有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舒泄郁积于体内和心灵深处的欲望和能量,让他们进入忘我之境,却因此而发现自我,体验到人之为人的存在,品尝到人之为人的滋味。
将喜悦的心情集结绽放,就是元宵的意义。
元宵,是一个关于“结束”和“开始的日子,年节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将旧年的所有烦恼、喜悦,留在过去,祈愿新的一年顺遂,团圆。
元宵,是一个极致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将自己的快乐心情绽放,感受人之最初的快乐。
元宵,是一个欢喜的日子。
新的一年,就在这欢喜中开始,走向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