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绘制了第一幅世界地图_是谁画的
《坤舆万国全图》,是世界上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图之一,中外学者公认是由明末意大利来华传教士利玛窦于1602年绘制。当然,李兆良等人为了哗众取宠,营销书籍,说是明朝的郑和绘制,获得了明粉和伪史论者的一片喝彩,但是却遭到了国家正规学者的否定,例如中国历史研究院就明确提出“认真分析李兆良所依据的中外文资料,可知其观点在史实上是错误的、在逻辑上是乖谬的,完全违背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因而根本不能成立”。那么,利玛窦的世界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本文就做一个详细的介绍。
一,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地图的进化
《坤舆万国全图》是一张世界地图,因此它产生的背景和15—16世纪的大航海运动有密切的关系。在大航海运动之前,西方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只有欧洲、北非和亚洲三个地区。而中国在明朝绘制的地图范围基本在东亚、东南亚地区。
从1415年开始,欧洲开始了大航海运动。首先是葡萄牙的亨利王子组织对非洲西海岸进行探索,最终到1488年发现了非洲的最南端——好望角。之后的1492年,为西班牙服务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1498年,葡萄牙的航海家达伽马成功穿越印度洋到达了印度。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全球航行。
地理发现引发了地图制作的飞速发展。1502年,葡萄牙制作了一幅最新的世界地图,这幅地图被阿尔贝托·坎迪诺偷偷带到了意大利,因此名为了坎迪诺平面球形图。该地图的欧洲、非洲轮廓已经和现在相差无几,阿拉伯和南亚地区差强人意,而东亚则十分抽象,美洲则只是画出了加勒比海周边和巴西的东海岸。能够画出加勒比海一带,是因为哥伦布三次航行都到达了这里,能够画出巴西东海岸,是因为葡萄牙的卡布拉尔于1500年到意外达了巴西。这幅地图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不久西方人对世界的认识程度。
1507年,美洲的名字开始出现在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上。哥伦布一直以为自己到达的是印度,因此将这里的居民叫做印度人(Indian),我们为了区别音译为“印第安人”。1499年,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America)到此进行考察,确立这里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陆。随后,《宇宙学》一书将新大陆标记为“亚美利哥洲”,也就是《坤舆万国全图》上的“亚墨利加洲”,现在该词简称“美洲”。
麦哲伦的全球航行,让欧洲人进一步了解了世界。1531年,世界上第一幅相对完整的世界地图出现了,美洲两岸的轮廓都已经出现在了地图上。但是由于欧洲人对美洲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导致这幅地图的美洲轮廓还是非常抽象的。
随后的几十年,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扩张。1512年,西班牙开始在巴拿马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到16世纪中期,北美洲的东南部、中美洲以及除了巴西之外的南美洲都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而葡萄牙则在非洲沿岸、印度洋沿岸建立了一系列的据点,垄断了印度洋的贸易。这时候的欧洲人已经对美洲、东亚有了深入的了解,地图也比较清晰起来。例如1546年意大利地理学家贾科莫·盖斯托迪绘制世界地图就已经让人惊叹了。
1569年,墨卡托采用投影法绘制了一张世界地图,该地图将经线和纬线全部拉直,使得地图上的坐标系非常准确,但是导致各大洲的面积比例严重失衡。墨卡托的世界地图的美洲和东亚轮廓已经非常清晰了。
1570年,荷兰人绘制了《世界天体剧场地图》,该地图舍弃了墨卡托投影法,将经线弯曲为弧线,使的南北陆地的比例得到一定的纠正。现在大多数地图都使用该地图的制图方法。该地图的影响非常广泛,就连《坤舆万国全图》的世界各洲轮廓基本是来源于《世界天体剧场地图》。
欧洲人在大航海时代到底绘制了多少世界地图?从1472年到1500年间,欧洲大约有5.6万地图,从1500年到1600年,地图的数量已经上升到了几百万张。而我在文章中列出的这些地图,不过是其中的几张罢了。
二,明朝人的了解的世界和明朝古地图
明朝前期,由于推行了200多年的海禁,使得明朝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曾经郑和的船队曾经沿着汉代以来的传统海上商路访问了印度洋各国,前后七次,史称“郑和下西洋”。但是郑和下西洋前后仅仅20年,时间短,没有带来世界性的影响,也没有发现任何一块新的陆地。
郑和下西洋停止后不久,欧洲人就逐渐找到了通往东方的航线。1511年,葡萄牙攻占了海上枢纽马六甲,从此垄断了东方的商路。而明朝对此漠不关心,毕竟这时候的明朝忙着对付倭寇,海禁才是明朝的根本政策。不久,葡萄牙人就到达了中国沿岸,而中国官员认为这是东南亚的某个小部落来朝贡了。1553年,葡萄牙窃取了澳门的居住权。随后,西班牙和荷兰先后到达东亚和东南亚。1565年,菲律宾沦为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1574年,也就是利玛窦出发的前面几年,明朝严从简依据明朝历年敕书﹑各国间交往大事和相互来往使节所作的文字记录以及行人司所藏文书档案等编撰了明朝最高水平的世界地理著作——《殊域周咨录》,该书介绍了世界各国的位置和基本情况,是研究明朝地理观的重要资料。这本书中记载的地理范围基本局限于东亚、东南亚、西亚和中西,其他地区则一无所知。
更有意思的是,这本书记载的信息也是错误百出。例如认为苏门答腊就是大食国(阿拉伯),在安南越南藩朗东北,靠近雪山、葱岭;又说锡兰(斯里兰卡)是古代的狼牙须国(位于泰国),说苏禄(菲律宾西南)和琐里(印度东南)是邻国。而对于葡萄牙的位置,该书认为是在苏门答那的喃勃利国。从这个信息来看,明朝还以为葡萄牙、西班牙都是东南亚的某个小国或者部落。
2006年,一位叫做刘刚的法律界人士在上海东台路古玩市场发现了一幅地图,于是就用4000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地图名字叫做《天下全舆总图》,图上写着:“乾隆癸未仲秋月,仿明永乐十六年天下诸番识贡图,臣莫易仝绘。”地图上绘制了世界各大洲的轮廓,显然是一幅世界地图。于是,许多人就认为这是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绘制的地图。
这幅地图并不是乾隆年间的作品,更不是永乐年间的,而是现代人伪造的。首先,地图上的地名就暴露了一切,例如安徽、大清海、珠穆朗玛峰等地名,这些是清代才出现的,不可能出现于明代地图。而亚墨利加洲等世界大洲的名字原本就是欧洲大航海之后以欧洲人的名字命名的,更不可能是永乐年间出现的了。为什么说是现代伪造的呢?看图中南极洲的轮廓和现代相差无几,而且直接标记为了南极,非常荒唐。人类直到1820年才开始涉足南极大陆,到19世纪末才基本搞清楚了南极州的轮廓,1890年才将名字确定为南极州。
因此,企图通过这幅地图来证明郑和船队发现了世界是非常荒唐的。关于郑和航海的路线,学术界早就有定论,用不着民科来意淫。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保留在许多文献中,被称为《郑和航海图集》,翻开这些地图,我们发现这种地图只是一种行路图,并非我们平时所见的地图样貌。1984年,中国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大连海运学院航海史研究室,山东大学历史系中西交通史研究室等机构合作绘制出了《古今对照郑和航海图》,后来又在1987年完成《新编郑和航海图集》。我国教科书和各书籍所有的郑和下西洋的地图就主要引用于此。
实际上,明朝留下了大量的古地图,这些古地图是有利于我们了解明朝的地图绘制水平的。例如《广舆图》《分野舆图》《职方一统地图》《今古舆地图》《大明舆地图》。其中《大明舆地图》绘制于1574年,和利玛窦来华时间十分接近,而且是明朝最有代表性的官方地图。
该地图上,台湾岛是找不到的,因为明朝人自己也不太确定台湾的位置。明朝留下来的所有地图的范围基本都在东亚范围之内,涉及到了中南半岛的北部地图。而中南半岛的轮廓线画得非常抽象,已经完全失真。
虽然明朝绘制的地图在东南亚方面非常失真,但是在东亚大陆上的地理信息还是非常多的,这一点对《坤舆万国全图》有很大的影响。
三,利玛窦来华的地图的绘制过程
1578年,利玛窦和几位传教士一起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然后绕过非洲大陆,进入印度洋,最终在1582年到达了中国。1584年,利玛窦在广东肇庆绘制出第一幅近代意义上的中文世界地图。1935年,洪业(煨莲)考证出这幅地图是《山海舆地图》,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接受。但是,2015年,汤开建、周孝雷又根据更多的资料研究出在肇庆的制作的世界地图为《大瀛全图》,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1595年,利玛窦开始北上到达了南昌,并绘制了多种世界地图,但是大部分都失传了。后来,人们在明朝南昌学者章潢编辑的《图书编》中发现其中了两幅。一幅是《舆地山海全图》,是用正轴椭圆形投影绘制而成的单幅世界地图,另外一幅是《舆地图》,由上(赤道以北)、下(赤道以南)两幅组成,是用正轴方位投影绘制而成的南北两半球图。这两种地图,就是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世界上最早的中文版世界地图,不过地图样子十分简单。
1598年,利玛窦再次北上,准备到北京。到达南京后,他将自己绘制的世界地图送给了南京吏部主事吴中明,吴忠明于是将地图刊刻出版,这就是《山海舆地全图》。可惜《山海舆地全图》失传已久,不过吴忠明等人写的序文被保留在明末冯应京所编《月令广义》卷首及清初刘凝所编《天学集解》中。
1598年,利玛窦到达北京,但是没有获得居住权,只能返回南京。1601年,他再次北上,最终获得了北京的居住权。在北京期间,利玛窦再次绘制了多幅世界地图,其中最有名的是1602年绘制的《坤舆万国全图》以及《两仪玄览图》。《坤舆万国全图》原刻本由6条屏幅组成,在欧美及日本都有保存。
我们翻开《坤舆万国全图》,发现上面有大量的文字,其中有大约几千字,利玛窦、李之藻、利玛窦、祁光宗、吴忠明、杨景淳、陈民志都在地图上写了文字。这些序言主要有三大内容,一,介绍地球的基本常识和五大洲的概况;二,利玛窦自己来华和画地图的经历;三,李之藻、利玛窦、祁光宗、吴忠明、杨景淳、陈民志表达了对利玛窦本文的钦佩。地图上的文字明确记载该地图创作于万历三十年,也就是1602年。
相关链接
《坤舆万国全图》之题记序跋:研究《坤舆万国全图》的必看资料
利玛窦在序言中提到自己来到中国时带了13幅世界地图,这些地图当然是外语的。后来利玛窦又在中国士人的帮助下不断将这些外语版的世界地图翻译为了汉语,形成了初版的地图,这个大概就是肇庆、南昌时期创造的地图。在北京期间,利玛窦又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地理志,看了明朝绘制的地图,于是在世界地图上增加了上百个地名,这些地名基本位于东南亚、东亚和中亚一带。
我们翻开《坤舆万国全图》会发现,该地图的东亚内部的河流走向基本和1574年《大明舆地图》的一致,地名标记也大体上差不多。欧洲人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已经探索了主要大陆的轮廓,但是对于亚洲内部的情况还未进行探索,因此对东亚大陆内部是不太了解的。而利玛窦用中国地图的信息将之补充进去,那也算中西集合了。
另外需要注意,利玛窦出发的时间是1578年,他自己的带的地图也就是1578年之前的。从1578年到1602年,欧洲人还在不断探索世界,利玛窦并未获得这些更新的地理知识。例如自从麦哲伦环球航行以来,欧洲人就将南美大陆之南的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并且将麦哲伦海峡对面的“南方大陆”(设想)命名为了“麦哲伦洲”。
而英国的航海家德雷克于1578年发现了合恩角以及之南的海域,这篇海域后来被命名为德雷克海峡。而利玛窦并不知道这个信息,因此《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南美洲对面依然标记为麦哲伦洲(墨瓦腊泥加),海峡被标记为墨瓦腊泥加峡。
利玛窦来华之前,欧洲人探索的美洲还只是北美洲南部以及拉丁美洲,对于加拿大的大片地图还未探索。我们看《坤舆万国全图古今对照图》就明白,《坤舆万国全图》上美洲最北,最西的位置还在今天加拿大南部的位置,对于加拿大北部,那是未知状态。
直到1610年,英国航海家哈德逊才到达了加拿大北部的海湾,这里被命名为哈德逊湾。此后,英国人、法国人和俄罗斯才进入北美北部、阿拉斯加等地区进行探索。因此,《坤舆万国全图》的美洲部分没有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其主要的地名集中在大西洋沿岸。
《坤舆万国全图》上没有澳洲大陆,因为澳洲大陆是1770年被航海家库克发现的。当时,库克等人认为自己发现了理论上的“南方大陆”,于是就以:南方大陆(Australia)之名命名了这块新大陆。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块大陆并非南方大陆。清朝时期南怀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就绘制出了澳大利亚的轮廓。
《坤舆万国地图》上的“南方大陆”,也就是“麦哲伦洲”。欧洲人认为地球是平衡的,既然北半球有如此多的陆地,那南半球就应该有同样多的陆地。因此,欧洲人早在托勒密时代就在南半球绘制了想象的“南方大陆”,而在大航海时代,这种南方大陆的绘制也一直停留在地图上,而且南方大陆的面积基本是其他大陆面积的总和。到了19世纪,由于南大洋不断被探索,南方大陆才逐渐演变为了“南极洲”。
另外,中国的很多文献都记载了利玛窦绘制世界地图以及给中国带来世界五大洲事情。例如,《明史·外国传》记载:“意大里亚,居大西洋中,自古不通中国。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洲。第一曰亚细亚洲,中凡百余国,而中国居其一。第二曰欧罗巴洲,中凡七十余国,而意大里亚居其一。第三曰利未亚洲,亦百余国。第四曰亚墨利加洲,地更大,以境土相连,分为南北二洲。最后得墨瓦腊泥加洲为第五。”
但当时许多明朝人对五大洲的观念嗤之以鼻,主要认为是将中国画小了,他们说“其说荒渺莫考,然其国人充斥中土,则其地固有之,不可诬也。”当时大臣魏浚痛斥利玛窦“邪说惑众,欺负国人目不能见,足不能至,是画工之画鬼魅”,“焉得谓中国如此蕞尔,而居于图之近北,其肆谈无忌若此”。从明朝士人的批评语言来看,当时绝大部分明朝人深陷于“天朝上国”的观念中不能自拔,可坐井观天。
不过,明朝灭亡几百年后,明粉们将这幅曾经被明朝士人猛烈批判的地图直接意淫为郑和绘制的,这难道不可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