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摊文化_地摊文化悠久历史
随着“地摊经济”一词成为热门话题,笔者不由得联想起旧上海的“地摊经济”。当时的市场环境不同于现在的开放并包,在老上海想要摆摊,需要考虑到的问题相当繁复。
民国时期的上海,已俨然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摊贩的数量暴增。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不断有难民涌入上海,加上工人下岗成为常态,所以大多数苦无生计的市民选择摆摊养家糊口。
“各贫陋街巷之空地上及里弄内,添设大批不领执照食物摊。”
如果时间可以回溯,那么,笔者一定会在当时的上海经营旧货生意。在当时,各式各样的旧货市场林立,不论是旧衣服、旧家具、旧书报、旧无线电,旧货的品类五花八门。据统计,当时仅英美租界所发放的旧货摆摊执照,就有六千户之多。
这还只是有营业执照的摊贩,那些不具营业执照者的数量更是不计其数了。在那个年代,有许多犹太人经营着零售产业,向上海的中国人和洋人兜售鞋帽、五金制品、面包小吃。倘若不想经营中国商品,还可以销售美国货。解放战争时期,美国货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进口商品,当时的美国香烟、丝袜卖到脱销,十分抢手。
据说,在当时的南京路上,经常有商贩将美产的避孕套吹成气球,以这样的“招牌”来招揽生意。1945年末,政府于新康路开设了联合商场,将外国货的经营变得正规化。不过,经营外国货也只是一时之选罢了,毕竟摆摊这种事需要结合自身资源及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考量,变化性比较大。不论是经营旧货还是贩卖外国货,虽然生意兴隆,但利润却是非常薄的。
在当时,想要多赚点钱,最好的办法还是经营“无本生意”。
例如:算命先生,在当时的生意便非常火爆。只需置办一身体面的行头,再来一幅小框墨镜,就能在大世界附近落脚。当然,想要做这种不需要多少本钱的小生意,如剃头、修脚、修鞋、修车、画像、刻字等,对个人手艺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即便是前面提到的说书先生,也得有一副能说会道的舌头才行。如果不懂得推销自己,甚至言语间有得罪人之处,小摊早就被人掀了,哪有赚钱的道理。
此外,就是经营固定摊位,还是做流动摊贩,这也是个大问题。固定摊位需要缴纳租金,捐税的压力不小。流动摊贩虽然没必要缴纳税金,但却要面临警察的驱赶。在旧上海,警察兼具城管的职能,只要警察一出现,满大街的小贩往往会作鸟兽散。当时的法治不健全,所以警察打骂、勒索小贩的情况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因为争夺“风水宝地”,小商贩之间爆发争斗的情况也属家常便饭。
固定摊贩嫌弃占道经营的流动摊贩抢了自己的生意影响了交通,所以,双方经常进行械斗。
不论在何时,最多的摊贩还是蔬菜贩、瓜果贩和小吃贩。毕竟,这些食物是生活必需品。但凡交通便利、商业繁华的地区,小吃摊的数量往往是最多的。小吃摊销售的小吃品类比较多,尤以面食、早点、小菜、茶点比较多,除此之外亦不乏小贩经营颇具特色的小吃。民国时期的《国画日报》上登载了上海馄饨摊的“盛况”:“大梆馄饨人人敲,码头担子肩上挑,一文一只价不贵,肉馅新鲜滋味高。”
那么,旧上海的摊贩的收入怎么样呢?
根据《文汇报》的记载,1946年的摊贩日收入在千元到六千元不等,这笔钱基本能供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不过千万别觉得当时“日入千元”算是高薪,可别忘了该时期的通货膨胀率相当可怕,连买根油条都得准备一叠钞票。
因此,想要衡量小贩的收入,还得用购买力来折算。
按照1949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当时的菜贩每个月的收入折算成大米合195斤,修车铺则是500斤,百货摊则是120斤。当然,这只是销量惨淡者的“最低收入”,不论怎样的经营,都不乏行家里手。
那些经营得当的小贩,非但能赚取一家人的所用之资,还能积累下一笔存款。例如当时堪称“铁饭碗”的电车公司,其员工每个月的收入在五百斤大米到一千五百斤大米左右,一个百货摊若经营的好,其收入能达到这份“死工资”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