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时间:2023-05-16 09:53:5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开宝六年三月对于普天下的读书人来说,是个激动人心的月份。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大宋王朝开榜,读书人聚在皇榜之下,待到金榜开出,一翻两瞪眼。然而,这一年比较离谱,官差迟迟没有将金榜贴出来,这是出了什么事?原来,这场科举中闹出了丑闻,主考官徇私舞弊,所以赵匡胤宣布重考,并亲自主持科举。

那么,赵匡胤是怎么发现科场舞弊的?且容笔者细细道来。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的记载,当时有人闯到宫门外敲响了登闻鼓,按照宋初的规矩但凡此鼓被敲响,皇帝就得亲自出面解决,有点像是现在的“市长热线”。敲鼓这家伙,是今科进士徐士廉,他检举揭发主考官李防徇私舞弊,操纵科举。

实际上,这徐士廉虽然有个进士的头衔,但他本质上只是个落地的举人。他所考中的,并不是正牌的进士,而是前进士。也就是说,徐士廉虽然挂着个进士名衔,但他实际上并未出现在同年的皇榜里。他状告主考官这件事,引起了赵匡胤的重视。皇帝当即召见了卢多逊,向他询问情况。卢多逊说自己也听到了一些小道消息,说今年的科场并不干净。

鉴于此,赵匡胤立即下旨重新安排科举,从落第举人里挑选了一百多人,加上那些被录取的考生重考。在这场考试结束后,赵匡胤录取了一百二十九人,其中,有相当多一部分是临时抽调的一百名考生。由此足见,上一场科举的水分极大,所以包括主考官在内的多名官员被下狱审讯。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史料中的细节让我们不得不深究此案的内情:这究竟是一场考场舞弊案?还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官场倾轧呢?

史料中的记载比较明白,当时有考生拨打了“市长热线”,敲了登闻鼓,所以赵匡胤才亲自审理此案。但敲鼓归敲鼓,并不代表徐士廉含冤,也不代表李防徇私舞弊。既然,案件没有进行调查,那么,一切都是空谈,还不能给涉案人员定罪。

落榜的考生,对同年的主考官心怀不满,这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徐士廉到底是不是打击报复,我们无从得知。赵匡胤虽然询问了卢多逊,但卢多逊的回答相当模棱两可,只是坊间风闻,没有实情。仅凭此就下定论,赵匡胤是不是太草率了呢?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通过其他文献我们可以得知,李防与卢多逊之间素有间隙,两人的关系不怎么和睦。因此,卢多逊亦有可能是在借此机会落井下石,他的话并没有什么可信度。

历史上真正敲响登闻鼓的老百姓并不多,敲登闻鼓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政治风波中。由此,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是卢多逊或其他人唆使徐士廉击鼓鸣冤,对李防进行了倾轧。

且看重新考试后所录取的考生中,总共有三十六人高中进士。在这三十六人里,前十名都是李防原本录取的。后面的二十六人,则是赵匡胤录取的。

由此可见,李防的阅卷十分严谨,选出来的进士水平也很高。

至少前十名都是有真材实料的,并不存在水分。至于录取人数比第一场科举更多,大抵是因为赵匡胤扩大了录取范围的缘故。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排除一种可能,就是这起案件从一开始就是赵匡胤有心罗织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李防。

赵匡胤与李防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甚至,可以说两人之间是存在过节的。在陈桥兵变以前,赵匡胤和李防同朝为官,两人都是服务于后周有限公司的高层。李防是翰林学士,乃文官集团的中流砥柱,赵匡胤则是一名凭枪杆子说话的武将。后周世宗英明神武,堪称五代皇帝中的第一人,可惜柴荣英年早逝,将偌大的江山留给了六岁的小皇帝。

值此之际,后周的文武大臣都觉得后周的寿元无多,于是,便开始进行政治投资。赵匡胤的手里有实打实的兵权,所以他是一支最有可能标红的潜力股。所以,在周世宗驾崩以后,赵匡胤的府邸便门庭若市,每天都要接待不少来巴结他的人。当然,在这些人中,并没有李防的身影,因为他最瞧不起的就是赵匡胤这种粗人。

历代统治者最讨厌哪类人_一文告诉你答案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比较讨厌这种硬脖子的文人。杀又杀不得,骂又骂不得,所以赵匡胤不得不将其留在朝中碍眼。这次的科场舞弊案,好不容易可以拔掉李防这根眼中钉肉中刺,赵匡胤完全没有理由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