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公_三公的职权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教育理念的国家,从古三公的地位中,我们就能看出古人有多重视教育。
商朝时期,首见“太师”一职;
到了西周,又诞生了“太傅”。
加上后来出现的太保,三者并称为“三师”,亦作“三公”。
虽然,三者名称不同,但三者的职责是一样的,就是:教导天子。太傅、太师、太保都可以被称作“帝师”。
尊师重道,是中国古代礼法中的一部分。普通的学子尚尊师,更何况是以礼法治天下的帝王呢?
所以,自古以来“三公”的地位便比一般朝臣更加崇高。即便在后来的历史发展里,“三公”逐渐失去了职权,成为一种虚衔,但名列三公的长者仍会受满朝君臣敬仰。自魏晋诞生了九品官制以来,后世的“三公”便多为正一品的高官,即便有些朝代地位有所降低,亦不会低于从一品。可以说,每一名帝师都是位极人臣的,至少从官衔上是这样的。
那么,既然三者都是帝王之师,又为何被分为太师、太傅、太保呢?一样是朝堂上官居一品的大员,他们之间有高低之分吗?
在剖析之前,笔者先为大家揭晓答案。
若以官职和俸禄来看,三者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但在荣誉的层面来看,太师比太傅更尊贵,太傅比太保更尊贵。
为什么笔者会给出这样的答案呢?
且看我的剖析过程。
先来看看现代汉语对甲骨文中“师”的释义,“师”本来指代的是军队。在甲骨文中,“师”的写法有点像一座倒扣在地上的山丘,这是因为古代的军队大多会选择驻扎在制高点上。
那些能够为指挥官提供战术教育的名士,被尊称为“师官”。后来人们将“老”这一尊称放在“师”之前,于是,便有了“老师”的叫法。
学之道,一贵勤,二贵谦逊。古人是相当谦虚的,即便是坐拥江山的天子,也得学习知识。而且,天子的求知欲比普通人更加强烈,其他人只需拜一个老师进行学习,天子则需要三个老师,也就是:太师、太傅、太保。
先从字面意义上来分析这三个称谓。
首先,是“太师”,正所谓师者,导之教顺,天子所师法。显然师的地位相当高,连天子都要以其为学习对象,效仿老师的言行举止。从史料中的记载来看,太师往往会得到天子最高程度的尊敬。如果说,封建年代谁有资格打皇帝老子的板子,多半除了先皇便是太师了。
其次,是“太傅”,正所谓傅者,傅其德义,傅相天子。相比于太师,太傅教育的范围比较窄,仅是道德操守方面的教导。显然,太傅不像太师,天子也不会事无巨细地模仿太傅的言行,只会在德行操守方面接受太傅的指导。
除此之外,太傅还兼具辅助天子的职能,颇有顾命大臣的意味。
最后,是“太保”,正所谓保者,保器身体,保安天子。太保的意义比较宽泛,有时在称绿林好汉时人们也会用到这个词。就“三公”而言,太保类似于天子的“军事教师”,他平日里的工作就是保护天子的周全,传授他行军打仗或强身健体的本事。
虽说,“三公”在很多朝代都只是名义上的称谓,但其背后的荣耀也是有高下之分的。任何时代的礼法、理学、经学,都普遍认为德行操守比武功更加重要。所以,太傅的地位显然要高于太保。而太师是天子或先皇眼中的“完人”,既然,太师是天子效仿的对象,所以他的地位又超过太傅了。
如果,笔者这样剖析仍不足为信,我们不妨再举个例子。
以管制制度最考究的北宋王朝为例,从班序上我们就能看到,三公地位之高下。
“班序”是什么?
就是文武百官参加朝会、宴席时的站位、座次。
以今天的情况进行类比,就是公司召开会议,领导和员工按照职务高低排序,依次入场就坐。可以说,这是衡量“三公”地位最准确的标准。
今时今日,在会场坐在正位的,往往是“一把手”。剩下的领导、员工,按照职务的不同,按左高右低的顺序依次落座。古代和今天的情况稍有不同,“主席台”最高点上只有皇帝一人落座,其下是内侍和引赞官,大臣们分别站在朝堂的左右两侧。
以古代的班序来看,皇帝是全场唯一一个全程面朝南方的人,九五之尊的地位自然是不容取代的。中间的那条铺着毯子的通道,被称作“御道”。文官站在御道的东边,武官则站在西边。虽说,站在御道左右并不能代表官职高低,但以传统眼光来看宋代的文武班序十分符合“重文轻武”的政治主张。东左西右,文东武西,仍是左高右低那一套。
在这种排列下,那些距离皇帝越近的前排大臣,地位越高。同列的大臣,则以靠近御道的官职越大。那些既靠边站又靠近殿门的官员,多半是些芝麻绿豆大小的京官,皇帝站在龙椅上都未必能瞧见他。对于不同品级的官员来说,根本无需参考班序,官职低的靠后站即可,胆敢站在前面便是僭越之举,必然要挨收拾。
但对于同级别的高官来说,班序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他们往往站在同一列,谁站在里面谁站在外面,这将是衡量他们地位最直接的参考标准。品级相同的,看爵位;爵位相同的,看薪俸;薪俸相同的,看有无特权。都是伴君如伴虎的朝臣,每个人获得的待遇总有些许不同,所以极少会出现两人品级、爵位、薪俸、资格、特权都相同的情况。
虽说,太师、太傅、太保未必有实权,他们的官职还有编外加官的嫌疑,但每次上朝时他们都会站在最显眼的位置,也就是文官的班首。而且,太师就在皇帝左手边最近的位置,太傅、太保稍有次之,站在太师的左侧。
且来看建隆三年的《合班仪》:
“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嗣王、郡王、左右僕射、太子少師、少傅、少保、三京牧、大都督大都護、御史大夫、六尚書、常侍、門下中書侍郎、太子賓客、太常宗正卿御史中丞、左右諫議大夫。”
即便是皇帝的亲兄弟或叔伯,那些有爵号的亲王,在朝堂上看到“三公”也要“靠边站”。至于御史大夫、六部尚书,见了“三公”更是要点头哈腰,毕恭毕敬。
连朝堂上都是这样,文武百官的私人集会更是如此。完全可以说在外面除非天子亲临,否则,“三公”最大,请他们吃饭必须留好主位,不得造次。
说句题外话,除了“三公”之外,我们还常听到少师、少傅、少保的官职,他们的名头前为何会有“少”字呢?难道他们是太子的老师吗?
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
“三少”又称“三孤”,在有些朝代“三孤”作为太子的老师,有些朝代则仍属天子之师或起到辅佐天子的职责。但若在“三公三孤”之前若加上“太子”二字,既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太子六师”,那么这些官职无疑都是太子的老师。
在网络上关于官职的争论中,经常会看到有朋友将太师与太子太师混淆,或将太子太师简称为太师,其实这都是有失严谨的。毕竟,太子未必能成为天子,太子太师能否荣升太师仍是未知数。从等级上来看,“太子六师”(通常为正二品或从二品)的地位稍逊于“天子六师”。
“三公三孤”的官职直到清朝仍得到保留,但他们的职能却发生了变化。有些人虽然挂着太保的名衔,但他并没有当过天子的老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位高官或为皇帝的亲信,为了嘉奖他的功绩所以要为其加官进爵,可一旦有些高官的地位到了小说里韦小宝那种程度,升无可升,又该如何是好?那便给他加一些无实权的虚衔,进一步提高他的地位。加封少保、加封少傅、加封少师、加封太保的情况在历史上比比皆是,这些被加封的官员虽有天子之师的名衔,但却未必教授过皇帝什么知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皇帝会利用这些官职调整官场的平衡。以明清时期为例,当时的六部尚书为正二品高官,但两朝的政治核心是内阁(或军机处),只有军机大臣或内阁大臣才能参与到核心领导层,但他们的品级未必比尚书更高。
打个比方来说,皇帝打算启用一个正三品侍郎为内阁大臣,让他来办某项公务,领导某部门的正二品尚书。两人的官职不同,让三品官来管理二品官于礼法不和,所以,只需给三品官加封个太子太保或少保,就能让他成为正二品或正一品官,名正言顺地领导其他官员。
这样一说,大家应该都懂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