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猇亭之战_猇亭之战和夷陵之战是一样的吗
汉末三国时期,最重要的三场战役当属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猇亭之战。
官渡之战——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 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 (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此战为而后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猇亭之战——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作为蜀吴之间的猇亭之战,也称“夷陵之战”,不过,在古代历史地理文献从未使用“夷陵之战”之类的称谓。最早正式使用“夷陵之战”这一概念,乃是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
“猇亭”首次见于陈寿《三国志》。
“猇亭”原属宜都郡夷道县一处亭级区划,辖境内置有一处邮亭,本非名猇亭。刘备到前线视察军营路过此邮亭时,看见诸多“虎像”“虎迹”而联想起了先祖封地猇亭,便心血来潮将青州猇亭迁移至此,代替原有邮亭名和政区名,取“猛虎下山”“虎虎生风”“骁勇善战”等含义,以壮蜀汉军威,激励蜀汉将士一举打破对峙僵局击败吴军。
之所以如此,因为伐吴之战本是刘备、诸葛亮等执政者试图夺回荆州战略基地的重大行动,关系到蜀汉国家命运。
出征前,蜀汉大臣对伐吴多持反对意见,这其中有赵云等忠勇谋国的有志之士,也有贪生怕死、不愿辛劳奔波、对蜀汉大业漠不关心的保守者,更多的是心怀鬼胎、缺乏蜀汉家国情怀的益州土著人士。如汉嘉太守黄元乘刘备病重、诸葛亮离开成都前往永安之际,便举兵攻临邛县。
刘备东征前安排诸葛亮、吴壹等亲信重臣辅佐刘禅坐镇成都,令魏延、马超、马岱等名将镇守汉中,令赵云镇守江州,无疑考虑到安定政局、把关守隘以防生变这一因素。所以,刘备不让诸葛亮等智谋之士随军行动,不让魏延、赵云、吴壹等名将参战,而仅率一批勇敢的荆襄派愣头青奔赴前线,实属无奈之举。刘备需要用一个地名来激励蜀汉全军,斗志昂扬,不怕牺牲,拿下荆州,直捣建康。
岂料陆逊突然发起反击,火烧连营,蜀军全军覆没,刘备丢尽了颜面,以致他更名的“猇亭”完全落入吴国手中而不被吴人承认,“猇亭”之名只能被封存在蜀汉政府档案中长达六七十年,直至陈寿翻阅蜀汉档案并写入《三国志·先主传》等传记中,“猇亭”才渐渐进入后世历史地理学家的视野,又经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精彩描写,之后三国猇亭驰名天下。
毛泽东使用“夷陵之战”而不用“猇亭之战”,主要有两点因素:
一是考虑到大众化问题,“猇亭”对于当时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军队将士和一般群众而言,比较陌生难认,不便于宣传与普及文化知识;
二是毛泽东熟悉中国古代史籍,使用“夷陵之战”这一称谓,亦有其历史依据和科学之处。猇亭之战范围广阔,几乎涵盖了整个鄂西地区,不仅猇亭、马鞍山等地是吴蜀双方激战之地,夷陵城、西陵峡、秭归城、夷陵道、上夔道等地同样是战场。夷陵是鄂西地区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政区名,又是鄂西政治和文化中心,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毛泽东使用“夷陵之战”来指称发生在鄂西地区的吴蜀战争,容易被人们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