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下了几次西洋_明朝下西洋的详情
在明朝,我们把现在的南洋地区统称为东洋、西洋。具体划分,东洋是指现在的菲律宾、日本等地区;西洋是指是现在的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地区。因为当时在海上航行要靠指南针,指南针的针路分东洋指针、西洋指针,因此在地理名词上就有“东洋”和“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官方行动,几万人、几十条大船的行动,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次航海行动,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八十七年,比第亚士发现好望角早八十三年,比奥斯达·加马发现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比世界上所有著名的航海家的航海活动都早。
为什么明朝会派出如此大规模的航海船队下西洋?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即位后听信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意见,要把叔叔辈的亲王力量消灭,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他先后解除了一些亲王的军事权力,有的被关起来,有的被废为庶人。但也有人不服,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为由发起靖难之役。史载,朱棣的军队攻陷南京,皇宫内大火燃起,建文帝失去踪迹(“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当时宫里起了火,很多人都被烧死了,烧死的尸首分不清到底是谁,也因此产生了建文帝到底死没死的历史疑案。
当时很多文人是怀念建文帝,反对朱棣,所以,关于建文帝的传说有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剃发为僧逃出南京城。朱棣即位后,始终心系建文帝死活问题。建文帝如果死在宫里还好,如果活着,逃到了哪里?早晚将成为心头之患!于是,朱棣派心腹大臣礼部尚书胡漤,明为到全国各地寻找神仙张三丰,暗里探寻建文帝踪迹。
胡漤在大明疆域范围内寻找的同时,朱棣又把眼光放在了海外,怕建文帝跑到西洋地区,于是派出心腹太监郑和下西洋,一方面发展经济贸易,一方面留心打探建文帝的下落。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是空前的。仅以第一次为例,郑和率62艘大海船出发,先后途径占城(越南南部)、爪哇、真腊(柬埔寨)、旧港(印度尼西亚巨港)、暹罗(泰国)、古里(印度西海岸卡利库特)、满剌加(马来西亚马六甲)、渤泥(印尼加里曼丹北部)、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印度西南海岸柯钦)、大葛兰、小葛兰(印度西南海岸阿勒皮)、西洋琐里、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在印尼)、甘把里、锡兰山(斯里兰卡)、喃渤利、彭亨(在马来西亚)、急兰丹、忽鲁谟斯(波斯湾口)、比剌、溜山(马尔代夫)、孙剌、木骨都束(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肯尼亚马林迪)、剌撒、祖法儿(阿曼佐法儿)、沙里湾泥、竹步(索马里朱巴河口)、榜葛剌(孟加拉国)、天方(伊斯兰圣地麦加)、黎伐、那孤儿等五十六个国家地区。特别是对赤道非洲的访问在15世纪初是全世界绝无仅有的。
无心插柳柳成荫,下西洋的初衷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结果天朝盛名使得西洋各国贡使络绎不绝,朱棣好大喜功,以“天朝上国”自居,追求“四夷宾服”、“万国来朝”,视周边各国为藩属,接着连续六次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宣德化而柔远人”成为主旋律。海外贸易不考虑经济效益,行销国外的多是中国的传统产品,运回国内的却是大量的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
通过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和南洋的航路畅通了,对外贸易大大地发展了,可是为什么第七次下西洋以后就不去第八次了?
随着朱棣的去世,明朝海外远航的热情逐渐降温,直至宣德七年,下西洋之事基本上偃旗息鼓。明宪宗曾经想再下西洋,没想到遭到满朝文武大臣的坚决反对。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刘大夏藏匿所有旧档并慷慨陈词:“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大臣所当切谏者也。旧案虽存,亦当毁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无哉?”此时的明朝再想实现“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的理想,无论客观的经济条件还是主观的社会意识,都已不为时代所允许。
此外,由于七次下西洋后的停止,欧洲远海航行大发展,欧洲人开始侵入西洋区域,国际格局发生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洋的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如:印度被英国占领;缅甸被英国占领;越南被法国占领;菲律宾先被西班牙占领,后又被美国占领,欧洲人到东方来进行殖民活动,阻得了中国和南洋诸国的往来。而曾经强大的中国也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郑和虽然在西洋海面上航行了七个来回,却始终没有把握住时代进步的脉搏,没有实现如同新航路开辟那样重大的世界性突破,庞大的宝船终究辜负了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