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时间:2023-05-19 09:04:5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和平、可亲、可敬的中国,朋友遍布天下。然而,自始至终奉行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中国, 在改革开放后并不选择与对华友好国家缔结战略同盟,而是致力于构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和平、可亲、可敬的中国,朋友遍布天下。然而,自始至终奉行独立自主外交路线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并不选择与对华友好国家缔结战略同盟,而是致力于构建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与巴基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越南等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达成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和平稳定的全球秩序贡献了一份“中国智慧”。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在目前与中国建交的诸多国家中,唯有朝鲜与中国仍然是“准同盟”的外交关系。原因是在1961年中、朝两国签署的《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至今仍然生效。在这份条约中,明文规定“中朝两国一旦受到世界任何一国的攻击,另一国家应该立即给予援助和支持”。

那么,中朝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为何延续至今呢?这其中反映了中国外交怎样的历史变迁?对当今世界的格局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还请一键三连,点个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们为您讲述的最大动力!

今天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路线,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吸取既往历史和经验教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其中,对今日中国奉行“不结盟”外交路线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1950年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不仅需要面对尚且盘踞在大西南、海南岛、台湾岛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而且还面临着英美等国经济上的封锁,外交上的孤立和军事上的包围。外忧内患的环境,让毛主席认为:新中国想要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制定全新的,有利于新中国发展的外交方略。

毛主席根据当时背景,提出的外交方略主要有三点: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其中,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清朝、蒋介石政权确立的一切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废除一切清朝、蒋介石政权此前签署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而最重要的一边倒,指的是中国在外交上将与苏联结盟,坚定地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站在一起。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为什么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在当时会选择与苏联结盟?一方面,当时的冷战国际环境背景,让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注定敌视新中国,这意味着中国必须要在东西方阵营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另一方面,当时中国只有倚靠北方的苏联,才能够获得相应的工业援助,快速实现生产和国防的现代化。

基于国内外两方面的环境背景,新中国在成立之初制定了“结盟”的外交方略,并且将苏联视作自身的头号盟友。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苏同盟的形成。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然而,时间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国际局势出现了全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结盟路线”,尤其是中苏缔结同盟所产生的弊端逐渐显露,这让毛主席等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必须结合当时最新的国际局势变化,对新中国的外交方略做出相应的调整。

影响中苏同盟关系的导火索,是“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58年,苏联以中苏同盟为由,要求在华设立长波电台,并且与中国组建“联合舰队”,但中国并不享有海军联合舰队的指挥权,毛主席严词拒绝了苏联方面当时以“盟友”之名,有损中国国防主权的行为。而苏联则于1961年单方面撤走援华专家,撕毁合同以示威胁,这是导致20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在中苏交恶之后,1950年签署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存实亡,苏联从此失去了东方大国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支持,而中国也一度因为失去苏联的工业援助经历挫折。这次外交的经验教训,让中国决定:开始改变国家之间缔结同盟的外交方略。

然而,在中苏交恶,苏联撤走援华专家的第二年,中国便于1961年和朝鲜达成了同盟关系。并且将这种同盟关系延续至今,使朝鲜成为了中国奉行“结盟”外交期间最后一个缔结的“盟友”,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首先,这与中国、朝鲜两国人民古往今来的友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和朝鲜一衣带水,早在唐、明两朝期间,中国就曾支援过朝鲜半岛的反日侵略战争。而在甲午战争爆发后,朝鲜一度从中国中原王朝昔日的藩属国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朝两国人民携手并肩抗日,缔结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敌视新中国的美国试图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而威慑我国的东北重工业基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越过三八线,入侵朝鲜,朝鲜方面向中国立即提出请求援助,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最终中朝两国人民一起成功将侵略者赶回了三八线——可以说,没有中国人民的付出,朝鲜很难顺利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没有朝鲜,中国的边疆安全也很难得到保障。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为了预防美韩在签署《板门店停战协定》后,卷土重来,再次袭击朝鲜。在朝鲜半岛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停战后,并没有立即回国,而是长期驻扎于朝鲜,在1955年前后才全部撤回国内。然而,在20世纪6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全新的变化:1961年5月,军人出身的朴正熙上台,随后韩国大举扩展军备,第二次朝鲜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面对着朝鲜半岛新生的紧张局势,朝鲜方面再次向中国做出求助。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朝两国达成战略同盟,对有着在朝鲜半岛上扩张野心的美、韩能够起到很强的威慑作用。倘若美韩有意再度染指三八线以北,那么为了保卫家园的中国人民同样不惜一战。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其次,当时的中苏交恶的国际背景,也让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强与朝鲜之间的外交往来。1960年,苏联撤走援华专家后,为中国主要带来了两个方面的影响:

其一,诸如波兰、东德等苏联的社会主义卫星国,在苏联和中国断绝科技援助,锐减经贸往来后,这些国家也纷纷减少了对华援助和经贸往来。中国失去了此前苏联这个庞大的轻工业、农产品市场,急需寻找一个新的国际市场来弥补苏联的空缺。

其二,在朝鲜于20世纪60年代向中国请求军事援助的同时,苏联方面也向朝鲜抛出了橄榄枝。倘若苏联和朝鲜更进一步达成同盟协定,那么将会对中国东北地区形成三面合围之势。届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发起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就失去了意义。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因此,基于当时两个方面因素的考虑,中国决定同朝鲜达成战略同盟。1961年7月,中朝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同年9月10日,周恩来前往朝鲜平壤进行国事访问,与朝鲜互换条约文书。

与中国在1961年7月签署《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朝鲜,堪称是中国外交史上最后一位中国的“准盟友”。在同朝鲜达成准盟友关系后,中国逐渐开始踏上了以“不结盟”为核心的全球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代,中国同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达成友好外交关系;20世纪70年代,中国同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建交,为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外交环境中,“盟友”一词于中国而言已经渐渐淡化成了历史中才会使用的语句,但唯独朝鲜从1961年中朝两国签署协定至今,仍保留了中国准盟友的身份,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之所以愿意与朝鲜仍然保持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盟友关系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能够从同朝鲜之间的盟友关系中享有巨大的国家利益:

其一,朝韩对立仍然是影响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朝鲜的国家安全,事关中国东北的边境稳固。唯有中国的东北边境稳固,中国才能有更大的精力应对台海局势,早日促成国家的统一。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其二,朝鲜半岛是诸如俄、美、日等世界大国重要的地缘博弈区,倘若这一地缘博弈区被其中任何一个大国占据,那么都将会对中国周边的国防安全造成影响。因此,中国需要以同朝鲜达成同盟的方式,更进一步增强中国在东北亚的存在。

其三,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局势下,和中国缔结同盟的朝鲜将成为中国外交的最后一块“压舱石”和定盘星。倘若未来中国与西方国家就台海局势爆发冲突,中国在面临严重的外部环境封锁之际,那么朝鲜将成为中国的重要外交沟通和交流窗口。此外,毗邻韩国美军基地的朝鲜半岛,在开展军事行动时,也能够对中国在未来台海局势或其他地区的军事行动起到至关重要的响应和牵制作用。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对于朝鲜而言,中朝两国同盟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朝鲜目前无法以一己之力,抗衡美韩日三方,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是朝鲜能够在半岛生存的重要保障;其次,在面临美国的严酷封锁时,朝鲜所倚靠的中国是朝鲜重要的粮食、能源贸易伙伴;最后,在解决朝核问题等重要的国际外交问题时,朝鲜需要开展多边外交的中国进行斡旋,以为朝鲜的外交环境打开局面。

为什么中国坚持不结盟_中国不结盟政策的意义

时至今日,中朝两国之间的同盟仍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它更是中朝两国人民友谊的见证。相信这份两国人民之间的情谊,会永恒不变,历久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