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无法一统三国_为什么说诸葛亮不会打仗
诸葛亮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诸葛亮都给人留下了神机妙算、智慧过人的军师形象。
众所周知刘备死后蜀国基本由诸葛亮说了算,那诸葛亮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毛主席曾经评价的很到位:他是有三个缺陷的;这话怎么讲?让我们看向下文。
诸葛亮字孔明,孔是非常的意思,明则是光亮的意思,诸葛亮祖上是汉朝的高官,父亲也官至泰山郡丞,也算是官吏世家。
只不过父母早亡,诸葛亮就跟着叔父诸葛玄一起生活,乱世生活还是过得比较艰苦。
幼年时目睹了战乱之下的九州大地,这对还是未成年的诸葛亮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
诸葛玄起初被任为豫章太守,可是去的时候又被汉朝方面派的人所取代了,因为之前和刘表多少还有点交情,不得已就投奔了荆州刘表,诸葛亮也就跟随叔父举家搬到了荆州。
可是不久叔父朱葛玄就过世了,为了维持生计自己就跟弟弟躬耕于陇中自给自足,日子过得也还可以。
诸葛亮身高1米9,谈吐儒雅仪表堂堂,读书空闲了还爱好音律,妥妥的文艺青年,偶像是管仲,管仲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诸葛亮是想成为文治武功的全才。
久而久之声名远扬,经过多次学术交流,才学方面也得到大家的肯定,这时刘备正驻军于新野,而徐庶此时也在刘备手底下工作,于是就举荐了诸葛亮。
徐庶着重说诸葛亮在气节上有很多不同于普通人的地方。刘备深知自己的集团还没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并且极缺各方面的人才,“凡三往,乃见”就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三顾茅庐了。
刘备作为集团领导,并且年长诸葛亮20岁,怎么说也要出个考题测试一下面前的年轻人。
于是就说自己空有一身抱负,可是创业这么久怎么还是碌碌无为寄人篱下,先生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没想到诸葛亮不开口则矣,一开口就是刘备集团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规划路线。提出“隆中对”。
首先从大局上分析了一下天下局势,包括要怎么对待曹操和孙权,以及其他集团的态度都一一分析逻辑。
硬生生从夹缝中为刘备构想出一条可行的发展路线,从地理人文、历史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为刘备分析这条路线的可行性,总结则是霸业可行。
刘备一听是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当即就聘请诸葛亮为高级顾问,充分展现了诸葛亮非凡的大局观。
促进孙刘联盟在诸葛亮的战略规划中有很大的分量,也是三分天下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诸葛亮制定并一直坚决执行的蜀国国策。
刘备意气用事征伐东吴失败的大背景下,诸葛亮主动派往使者维护孙刘联盟,孙权称帝之时有好多人劝谏终结孙刘联盟。
同样也是诸葛亮力排众议并坚决维护孙刘联盟,对维持蜀国政权以及后期出兵北伐的军事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得荆州的江南部分,才正式予以诸葛亮官职军师中郎将,起初诸葛亮是辅助关羽镇守荆州的。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战略方针里面荆州为主,但也是由于庞统的战死导致刘备手底下智囊团短缺才将诸葛亮调往了益州,也算是后来关羽失荆州的偶然原因。
夺取益州之后,为了打击巴蜀的豪强势力,诸葛亮力行法治引起了朝野人士的不满。
众臣劝阻诸葛亮缓刑,诸葛亮用《答法正书》从咸阳和蜀地本身现实问题的差异区别对待。
表现出自己对于治国安民的先进思想体系,并且有因地制宜的大局意识。在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的功绩也是饱受褒奖。
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刘备摊开了自己的底牌,你可以自己选取想辅佐的人,但底线是你不能篡位。
所以安排的李严为第二托护大臣,并且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分散兵权,以此来制衡诸葛亮的政治势力。
而诸葛亮的回答却令人潸然泪下,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难能可贵的是诸葛亮是这么说的,而余生也是这么做的。
而无论是他为蜀国大小事务事无巨细,还是一生执着于挥师北伐还于旧都,想有生之年完成先帝和自己的夙愿,都是他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体现。
所以诸葛亮如此这般为什么还是没能统一三国?不少人把原因归在诸葛亮的北伐战略中,毛主席也提到,这时的诸葛亮有三个不足。
北伐为什么接连失败,这体现了诸葛亮的第一个不足:纸上谈兵。
隆中对提出了未来十年蜀国的规划发展,虽然大体局势上与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方向性一致,但世事易变,蜀国经历了多年发展,与预料有偏差是难免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三国时期各国的实力差距,蜀国是三国当中最为弱小的国家,土地面积只有魏国的1/7,人口只有魏国的1/6不到,军队只有魏国的1/5。
这其实是他数次北伐注定失败的原因之一,实力差距是根本,并且自己的地理位置还是要翻越陕西南部,四川北部的崇山峻岭,可想而知北伐的成功有多难。
隆中对的三个软肋,一要全占据荆州益州,二东和孙权,三待天下有变。
可以说这三个都是不可控的条件,荆州和益州有山川险阻阻拦,很难形成完整的政治板块。
并且荆州关乎着孙权的利益,势必不会让刘备全占据荆州,如此何谈东和孙权,所以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妥协和利益交换。
而待天下有变也是不可控的,谁都不敢保证会在什么时候,天下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荆州已经不在蜀汉政权的控制范围之内了,自己只能一路出秦川,而且失去荆州之后国力也会削减不少,北伐就更加难上加难了。
荆州是三国时期三国交界的敏感地区,重在交合,若采取军事行动很容易遭受到双方的夹击。
关羽大意失荆州就是个例子,把本来就不富裕的蜀汉势力消耗殆尽。
此时出军北伐可想诸葛亮在军事实力方面的压力有多大,成功的几率有多小。
初次北伐应该说是机会最好,成功率最大的一次。但第一次北伐以失败告终,这就是诸葛亮存在的第二个不足:用人错误
诸葛亮任命马谡为前锋,具体的战场就是街亭,为什么这个人是马谡,诸葛亮很可能是有私心的。
《三国演义》中称姜维是诸葛亮的学生,得授《兵法二十四篇》,这是罗贯中的原创,但不少人则认为如果诸葛亮如果有学生,那这个人应该是马谡。
马谡出身于襄阳马氏,他的兄长马良与诸葛亮私交非常好,诸葛亮身居高位,马良跟他通信往来,都是以尊兄相称,颇有异性兄弟的感觉。
不过很可惜,马良在夷陵之战中壮烈牺牲,诸葛亮对他家人多有关照这也是人之常情。
马谡既是好朋友的弟弟,又是烈士家属,而且极有才气,诸葛亮当然希望能给马谡提供舞台,甚至把他当做政治继承人来培养。
刘备临死前提醒过诸葛亮,说马谡不可大用,诸葛亮颇有点不以为然。
虽然任用了马谡,但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街亭战役上他还是谨慎的,不仅配了蜀汉精锐部队“无当飞军”。
还为马谡配上了经验丰富的王平作为副将,甚至在左翼右翼安排了随时可以支援的部队。
街亭之战的容错率可以说极高,甚至只要坚守十天拖住张郃,都不会走向失败,诸葛亮可以说为了马谡把谨慎做到了极致,但他没有想到,事情会往他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马谡和王平可能是蜀国最奇怪的一对战场组合,马谡出身名门,才气过人,经常与诸葛亮侃侃而谈,而王平的出身可以说是文盲,性格自卑情商又低。
两个如此极端的人,居然成为了工作搭档,有点无厘头但是却很互补。
马谡没有占领街亭,而占领的是一座高地,名为“南山”,南山是峡谷的至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战场,战场上遭遇敌军抢占制高点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
马谡也意识到了南山非常适合作为防守阵地,尤其是南山三道异常狭窄,最多只允许十几个人并行。
且不说骑兵并不利于山地作战,张郃就算兵多也无法展开,马谡在兵力上的劣势就不会太明显。
站在上帝视角我们都知道马谡的选择是错误的,看似险峻的南山其实是个陷阱。
南山地处风口,如果以火代兵,放火烧山,那么山上的人也跑不下来,只能等着变成烤肉了。
这些都还好,最要命的是山上没有水,山上会没有水这对出生于荆州的马谡来说绝对是天方夜谭,马谡表示山有多高水就有多少。
出生于荆州第一次在甘肃作战的马谡很难认识到南北巨大的气候差异,此前蜀汉的作战经验。
像关羽水淹七军就是在提醒人们战争中要注意防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也不曾听说老将军在山上找不到水喝。
所以马谡根本没有缺水这个概念,这就好比嫦娥奔月的时候,如果提醒她要背上氧气瓶,她一定会觉得莫名其妙。
这个道理马谡不懂,但有过北方生活作战经验的王平却是一定知道的,但王平受限于没读过书,性格又自卑,很有可能说的词不达意,难以完整描述出来。
又或者王平表述出来了,以马谡的骄傲,也不太会接受王平的建议。
张郃抵达街亭后立刻发现了马谡的破绽,本来想着如何面对诸葛亮的部署,看到马谡这样白送的人头,张郃不再慌了,他守住南山狭窄的通道口,并将南山四面围住,放火烧山。
仅仅两天,没有水喝的蜀军军军就完全溃散,部分士兵下山向张郃投降,马谡连杀数人也阻止不了。
一生顺利从来没有受过太大挫折的马谡崩溃了,他抛弃了部队私自逃亡,张郃很有经验的故意放着不追,将失去指挥混乱的马谡军全部歼灭。
首次北伐因为用人不当导致街亭失守,失败撤兵,后续的几次北伐要么粮草不及友军的军事协同性欠佳,最后都失败了。
我想这些现实问题诸葛亮是知道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北伐,这就看出了此时诸葛亮的第三个不足:操之过急。
上面我们提到了他的忠贞不渝,他答应过刘备答应过先帝要兴复汉室,出师表中自己也回答了,不北伐完成不了承诺刘备的夙愿。
再者主动防守能尽可能长时间的保存蜀汉政权,而后不北伐完成不了自己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这是他北伐的精神支柱,甚至是他后半生活动的精神力量。
在最后一次北伐途中,司马懿守城不出,与诸葛亮对峙百余日。诸葛亮最终因为自己长年累月的辛劳工作积劳成疾,病逝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时年54岁。
后世有人说诸葛亮一生穷兵黜武,消耗着本来就不强劲的蜀国国力。
诸葛亮自己没有办法,自己用雄才大略的隆中对,刚获得了工作就得到领导的器重,那种知遇之恩,君臣的鱼水之情。
君臣之间那种承诺让他不得不北伐,哪怕隆中对的战略已经改的面目全非。
这也难怪诸葛亮最后没有统一六国,但诸葛亮自身为人处世、为官的品德被后世知识分子立为榜样。
诸葛亮从27岁参加工作,54岁逝世,在蜀汉政权工作28年,赏罚分明、清正廉洁。
不论史书中记载的功绩如何,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为人正直,处事公平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