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阳刚之气_如何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
何谓“阳刚之气”?
当我们谈论“阳刚之气”的时候,究竟在谈论什么呢?虽然说一谈起“阳刚之气”,很多人都会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是在形容男孩子;但我其实并不认为“阳刚之气”是仅仅专属于男性的,我们所谓的“阳”,应该指的是积极向上的阳光朝气;所谓的“刚”,则是自信、坚毅不拔、刚强的性格。
这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要具备的特质,这些特质可以让孩子们在千变万化的未来社会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跌宕起伏,都能积极、勇敢、从容地应对。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独生子问题
阳刚之气的缺失和独生子女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普遍对孩子采取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幼儿园经常因孩子一点小小的受伤而被告上法庭,所以很多幼儿园也采取了过度保护式的教育方式,不敢开展各种有身体对抗性、冒险性的游戏和郊游、远足等活动。
教养上父亲的缺位
在幼儿期,父亲对孩子阳刚之气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多家庭中,父亲的角色一直都是缺失的。大部分中国家庭的结构,甚至是不成文的“社会规则期望”,都是父亲努力在外工作、努力赚钱养家,而抚养、教育孩子应是则往往仅是母亲的“职责”,孩子与母亲相处的时间,要比父亲要多得多。父亲应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父母教养观念的转变更是至关重要。
荧屏上“小鲜肉”泛滥
在太多的娱乐节目里都充斥着“小鲜肉”的身影,那些长相精致的男孩子们,在成熟营销手段的包装下,成为了类似“偶像”一类的存在。
孩子们正处于三观成型的阶段,看到电视里、网络上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自然会往这个方向形成偶像崇拜,这或许是目前所谓“男人女性化”趋势形成的原因之一。
如何激发孩子的阳刚之气呢?
1、社会媒体的宣导
对于社会媒体而言,积极正向的宣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一些综艺节目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对于青少年成长有益的“阳刚之气”特质的宣传,让孩子们在塑造三观的重要成长阶段,接受到正确的引导。
2、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补位
在家庭教育中,父亲要多和孩子在一起,一起聊足球,一起读书也看电影,一起运动流汗,一起干点活儿。对于男孩子,父亲要把男孩当男人一样看待,尊重他,也激励他,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捶他两下、踢他两脚,再把他的头发揉乱叫他“臭小子”。
建立孩子的阳刚意识并不是粗野暴躁,而是勇敢地去担当。
3、学校教育中体能课的补位
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社会宣导很重要,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学校教育尤其是体育运动的相关教育,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个孩子的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内与老师、与同学共同度过,学校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同样颇具影响。
许多年以来,我们评价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准还是集中在成绩上,评价一个孩子体育好不好,也会看这个孩子的体测成绩——能用多少时间跑完800米?一分钟能做多少个仰卧起坐?立定跳远能跳多远?……如果说学校的体育课只是偏向于力量型和机械性的训练,那其实对“阳刚之气”的培养并不会产生多少积极正面的作用。
真正的体育教育,应该要重视竞技性的运动。这种竞技性的比拼首先就能锻炼孩子的体魄,其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让孩子学会赢、也学会输,学会如何从逆境中爬起来,学会享受成功的喜悦,这自然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
总而言之,“阳刚之气”并不是只属于男孩子的东西,而是任何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幸福的人都应有阳刚之气。而唯有社会、学校与家庭的通力协作下,孩子们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把阳刚之气培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