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斯拉夫会发生分裂_南斯拉夫分解的原因
时至今日,南斯拉夫已经成为一个历史性名词。它留在世人印象中的,除了铁托这个斯大林似的强权领袖,就是那场堪称欧洲二战后最血腥战事,被钉上种族屠杀耻辱柱的前南斯达夫内战了(当然,中国人印象最深的,则是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对中国驻南大使馆的轰炸)。
虽然南斯拉夫作为一个国家,其存在时间并不长(满打满算也不过一百来年),也从来没有在欧洲历史进程中扮演过什么主导型角色(最多就是触发了一战),不过其之起伏,依然对欧洲、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通过对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兴起和衰亡的分析,可以对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实说白了就是苏、中、南三国)的民族政策,有一个比较全面和客观的理解和掌握。
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以下简称前南)解体前,这个国家,算得上是巴尔干半岛的主体大国。它的领土,囊括了今天的塞尔维亚、黑山、波黑、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以及已经事实独立、不过尚未得到塞尔维亚和中国承认的科索沃——一共七个国家。
这样一个区域性大国,出现在巴尔干半岛,按理说是很不正常的。巴尔干半岛地处东欧(俄罗斯)、西亚(伊斯兰)、欧洲(中南欧天主教)三大地缘文明势力的交汇,这使得它不可避免的沦为强势外来势力的逐鹿场。再加上三大地缘文明势力大致势均力敌,影响力传及巴尔干时已是强弩之末,这种格局下,巴尔干就算被某一方占领(比如曾经奥斯曼土耳其),也因为自身影响力的薄弱,以及其他两强的渗透,所以很难获得长期稳定。
而在内部地缘结构上,由于巴尔干半岛全境多山,山脉纵横交错,所以不仅自身地缘实力不强,难以孕育强势本土势力,并且地缘结构支离破碎,缺乏强势核心,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自身难以整合为一体,人文结构上,则是民族、文化极端多元化。
这种外部虎狼环伺,内部四分五裂的格局,决定了巴尔干天然缺乏出现大型强势本土势力的条件。
不过,南斯拉夫的崛起,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个魔咒。在南斯拉夫(尤其是红色意识形态领导下的前南)时代,这个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巴尔干半岛的政治整合,成长为一个比较强大的区域性大国。
为什么南斯拉夫能做到?
这与当时的近东地缘政治格局有着密切的关系。
南斯拉夫的崛起,始于19世纪。当时的巴尔干半岛,还处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下。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曾经威震近东。不过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和欧洲工业革命的爆发,奥斯曼帝国已日趋衰落,到19世纪时,已逐渐沦落为西亚病夫,除了伊斯坦布尔一隅外,再维持对巴尔干半岛其他部分的统治时已明显力不从心。
这就给了巴尔干本土势力崛起的战略空间。而且19世纪,民族主义兴起,民族国家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情况下,在巴尔干半岛中部占相对优势的塞尔维亚民族趁势而起,颠覆了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建立了独立的塞尔维亚国。
独立之初的塞尔维亚国,实力还狠孱弱,仅仅蜗居于贝尔格莱德一带,放在中世纪,最多就是个公国的体量(它一开始也的确就只是个公国)。按理说,这种小国家,根本就不具备长期存在的地缘基础——巴尔干半岛虎狼环伺的地缘格局决定了,就算奥斯曼土耳其不行了,其他周边势力也会趁虚而入——而他们的力量,绝非塞尔维亚可以抵御。
只不过,这个阶段,巴尔干周边的另两大基督教势力——东正教系统的沙皇俄国,以及天主教系统的奥匈帝国,也正好都处于混乱孱弱之中。
俄罗斯由于地缘环境的限制,在工业革命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落后西方半个身位,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又遭遇惨败,在欧洲的扩张受到遏制;至于奥匈帝国,一方面受普鲁士崛起压制,另一方面国内民族矛盾激化,所以也是风雨飘摇。这种情况下,对巴尔干的进取能力受到影响。
有能力直接统驭巴尔干的三大地缘势力都深陷困境,这就给了塞尔维亚发展壮大的机会。而且,这个时候的塞尔维亚,还获得了一个强势外援——为了维持近东的均势制衡,同时遏制奥匈、奥斯曼、俄罗斯三大帝国,西欧的英法两强,都有意维持巴尔干半岛的政治独立性。
英法是19世纪全球最强的两个国家;由于与巴尔干关山阻隔,地缘关系疏离,所以他们不可能像近东列强那样,对巴尔干半岛直接占领;但强大的实力,以及海洋文明的属性,又使得他们可以通过地中海战略通道,对巴尔干施加强势影响。有了这两个强国的支持,塞尔维亚不仅国家独立得到有利支撑,而且还有余力挖奥斯曼土耳其这个垂死大国的墙角。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塞尔维亚又获得了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一战中,塞尔维亚加入协约国作战(一战就是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引发),这种站队的正确,让它获得了巨大的战争红利。
一战后,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皆土崩瓦解——前者彻底四分五裂,后者也失去了所有边缘板块,沦为二流国家,基本丧失了威胁巴尔干半岛的能力。至于俄罗斯,虽然战时属于协约国,但由于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俄不仅因战争元气大伤,而且受到列强的一致围堵,所以也不得不进入蛰伏期。
这种情况下,环伺在巴尔干半岛周边的三大地缘势力几乎同时丧失了威胁塞尔维亚的能力。塞尔维亚不仅国家主权得到充分保障,还乘着战胜的东风,将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大量边缘领土收入囊中——这包括了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以及其他几个地区。塞尔维亚一夜爆发,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南斯拉夫王国,看上去总算有了区域性大国的模样。
巴尔干半岛地缘结构四分五裂,不具备政治整合的地缘基础;同时由于巴尔干半岛地缘实力孱弱,不具备孕育强势本土文明的条件,而其又地处伊斯兰、东正教、天主教三大主流文明交汇,长年累月受三者的影响和争夺,这使得巴尔干半岛的人文结构错综复杂。
具体来说,政治上,南斯拉夫王国治下的领土,分为塞尔维亚、黑山、波黑、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马其顿等不同的次级地缘板块,每个地缘板块,又大致对应一个人文特征相对独立的主体民族(共有塞尔维亚、黑山、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马其顿五个主体民族);语言上,则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斯诺文尼亚语、黑山语)宗教上,则有源自欧洲的天主教、东罗马帝国时代遗留下来的东正教,以及奥斯曼土耳其统治期遗留的伊斯兰教。
这实在是乱的不能再乱。最糟糕的是,无论是地缘板块、民族还是宗教,这些不同的政治和人文组织,没有一个拥有足以压制其他势力的绝对优势——甚至连相对优势都没有。别的就不说了,即便是贵为主要统治族群的塞尔维亚,他们的在国家内部的相对优势也都十分勉强,完全不足以形成主体性。
国家地缘和人文结构的高度撕裂,决定了南斯拉夫王国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高度的分裂风险。
如何阻止这一切发生?上策当然是用主体民族的政治和文明体系优势,对边缘民族予以融合——或者说是同化。
但问题是,南斯拉夫的所谓主体族群——东正教系的塞尔维亚,无论是文明规模,还是发展水平都不具备哪怕相对的优势,而且地缘格局的四分五裂,也决定了塞尔维亚主体族群没有强势板块做支撑,这种小牛拉大车的格局下,塞尔维亚根本没有同化其他族群的起码能力。再加上巴尔干半岛地处三大文明交汇,每一个族群,都能从地缘、宗教等层面,在周边找到强势的文明势力做外部支撑,这使得南斯拉夫的国家内部结构更加错综复杂。如果强行搞族群同化,顷刻间就会引发内乱,进而导致国家的崩溃和解体,甚至还有可能引发新的地缘政治风险,让巴尔干半岛再次沦为列强的逐鹿场!
这就太恐怖了!这种情况下,新成立的南斯拉夫王国,只能放弃搞族群同化的念头,另寻它途。而它的新办法,就是大力鼓吹“南斯拉夫”族系认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天才般的构思!虽然巴尔干半岛上的族群关系错综复杂,但是从族群起源上,他们都可以追溯到南部斯拉夫人族系上头。在现有的民族、宗教、语言、地缘冲突无法弥合的情况下,通过在族系源头上寻找共同点,就可以打造出一条获得普遍认同的纽带。再通过对这条纽带的大肆宣传,将国民对斯拉夫人的认同,凌驾于其他认同之上,这样就突破了民族、宗教、语言、地缘的限制,进而起到凝聚人心,增强国家认同感的效果!
也正是基于这种逻辑,一战结束后,领土大大扩张的塞尔维亚王国,立马就把自己的名称改为南斯拉夫王国——它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更名,来从族系起源上,增进其他各族群对这个国家的认同感。
但是,南斯拉夫的设想,并没有获得成功。而之所以失败,除了民族、宗教、语言、地缘这些现实隔阂的客观存在以及根深蒂固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谓的族系认同,实在太过脆弱。
毕竟,这种族系上的共同点,存在于几千年前的上古时代。别说上古时代尚未有文明产生,这个所谓的共同族系是否存在都尚存疑问(所谓的族系起源,都是近代以来考古学家的研究,这里面既有技术因素影响,也会受政治因素左右,未必准确)。就算这个共同族系起源的确存在,这帮人几千年前的祖先都是一拨人,但几千年的发展演化下来,这些许共同点,早就烟消云散的连渣都不剩了。(通常人们连隔三代的亲戚都认不全了,何况大几千年前的亲族?)
仅凭着这几千年前虚无缥缈的血脉联系,就想让国内各部族突破现实的民族、宗教、语言、地缘隔阂,重新凝聚在一起,这种事的难度,也实在太大了一些!
所以,看似兴盛一时的南斯拉夫王国,实际上始终处在严重的分离主义威胁当中。而随着纳粹德国的兴起,中欧地缘势力卷土重来——而这一次的德国,远比一战时的奥匈帝国要强大。
随着二战的爆发,内忧外患之下的南斯拉夫王国,也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1941年,德军攻入南斯拉夫,国王保罗二世流亡海外,南斯拉夫随机被拆解——匈牙利与保加利亚占领部分边陲地区,克罗地亚独立国成立,而米兰·内迪奇将军成立了“救国政府”,统治塞尔维亚余下的领土,并承认彼得二世为国王。至于抵抗组织,则在南斯拉夫共产党及其领袖铁托的领导下,利用巴尔干半岛多山的地貌,跟德军及伪政府大打游击战,并在此过程中发展壮大。
到二战末期,纳粹德国的统治土崩瓦解,南斯拉夫王国得以重建。不过此时,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南共武装,已经控制了局面。王国恢复没多久,南共便宣布成立“南斯拉夫民主联邦”,亦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新的南斯拉夫联邦,与之前的南斯拉夫王国版图相同。所以它在成立后,也面临着王国时代一样的内部地缘、人文结构困境。
与此同时,随着二战结束,近东乃至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又发生了巨大改变,由以前的欧洲列强内战,转变为美苏两强对立,冷战模式开启。
随着这次政治格局大调整,对南斯拉夫形成了巨大的挑战。一战后,巴尔干半岛周边三大地缘势力一齐衰落,南斯拉夫迎来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战后环境。而二战后,随着美苏两强的崛起,欧洲,尤其是巴尔干,再次成为二者争霸的一个焦点。南斯拉夫在内部矛盾尚未弭平的情况下,又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
那么,对这种局面,南共领导下的南斯拉夫,又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效果,又产生了哪些负面效应,最终导致了南斯拉夫的解体?而90年代的前南斯拉夫内战,以及由此暴露出来的国家内部民族问题,又与南共的民族政策有何关联?这种民族政策与同为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之间,又有哪些共性,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