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什么没杀和坤_乾隆不杀和珅的原因
嘉庆四年(1799年),在乾隆帝驾崩后,权倾一时的大贪官和珅革职下狱,籍没家产,传言抄出的家产相当于当时大清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和珅被自尽,年仅四十九岁。对于和珅的种种劣迹,聪明绝顶的乾隆帝不可能不知晓,他之所以在位时不杀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才华出众,能臣干吏,屡屡查办要案
和珅3岁时,母亲生弟弟和琳时难产而死,9岁时,父亲常保在福建副都统任上因病去世。家门不幸的和珅只好奋发学习,所以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是通读四书五经。因此受到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器重,并娶了冯英廉的孙女为妻。但是和珅的科场却并不顺利,在承袭三等轻车都尉后被挑选为补粘杆处侍卫。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在一次出巡时,侍卫找不到华盖,乾隆大怒,于是责问“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侍卫文化都不高,目瞪口呆,不知作何回答,这时和珅回答“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这句话也出自《论语》,意思是:是守卫的责任。由于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因此就做了乾隆的仪仗队的侍从,也就得到了接近乾隆的机会,逐渐受到乾隆的提拔。
这一年,他奉命管理布库,把库布达理的井井有条,受到乾隆的赞赏。两年后,升为御前侍卫,次年又升任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一下子成了乾隆的大管家。并监督崇文门税务的肥差。起初和珅为官比较清廉,层多次拒绝别人向自己行贿。不久反正了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与刘墉奉命前去查办,很快查实了李的贪污证据,被升任户部尚书。而后又揭发大将军阿桂之子阿迪斯贪污受贿,和珅的反腐,深得乾隆赏识,不断委以重任,也证实了他过人的才能。
排忧解难,精于理财,善于体察圣意
乾隆一生好大喜工,曾六下江南,五次西巡五台山,五次东巡山东,奢靡浪费无数,对于这些乾隆心知肚明,鉴于日渐空虚的国库,和珅就替乾隆想办法,让沿途各地负责衣食住行,以节省大内开支,这对于乾隆来说,等同于免费旅行,自然就对和珅恩赏有加了。
历朝历代,贪官污吏层出不穷,尤其在乾隆朝更是如此,比如著名的李侍尧、国泰等等。对于官员的处罚,无非是抄没家产,或判死刑,或发配充军。但是和珅却想了一个对于乾隆来说更为有利的办法,和珅推出了议罪银制度,官员犯罪后,可以缴纳一定额度的钱财来免于处罚,这对于挥霍无度的乾隆来说是一个巨大财务来源。
再有,乾隆晚年效仿康熙,曾三次举行千叟宴。面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几千老人的饮食安排,和珅绞尽脑汁,改良了火锅,让千叟宴取得了巨大成功,乾隆帝赚足了面子,和珅也因此再度受到嘉奖提升。
擅于敛财,富可敌国,嘉庆帝的“财神”
和珅除了在官场如鱼得水,在商场也是风生水起。名下不乏有当铺、银号、绸缎庄等等,而且有几十家之多。而和珅本人在为居要职权倾朝野之后,变得十分贪婪,不断的敛财,而依附于他的朝中大臣也不断的向其行贿,以获取更高的官爵。
对于和珅的贪腐,乾隆自然心知肚明,他不急于处置和珅,是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在位时过于奢靡,国库日渐空虚,所以他要给自己的儿子留点家产。这家产就是和珅,和珅也就是嘉庆帝的“财神爷”。和珅虽然富可敌国,但他毕竟是自己的臣子,天下都是自己的,他的钱也就是大清的,既然和珅又善于理财,这钱倒不如先让和珅管理着,等自己去世后,让自己的儿子再去要回来。
恩威并用,牵制平衡,乾隆驭人之术
乾隆之所以在位时不杀和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乾隆作为一代帝王的驭人之术。和珅权倾朝野,结党隐私,亲信众多,党羽布满全国,比如:亲弟弟和琳、李侍尧、福长安、苏凌阿、国泰、伊江阿、毕沅等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乾隆不会不懂,所以他无法将和珅连根拔起,只能旁敲侧击。
乾隆中后期分为四大势力:以阿桂为首的武官们;以刘墉为首的御史言官;以钱沣为首的反对、再有即是以和珅为首的贪官污吏们。乾隆一再提拔和珅,不仅是因为其才能过人,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和珅一党与其他三股势力相抗衡,互相制约,这样乾隆才能更好的去控制百官,坐收渔翁之利。而和珅自然也不负乾隆所望,得势后,不断排除异己,解决了乾隆很多难以处置的问题。
和珅一生到底贪污了多少钱,以及和珅到底有家产至今尚无定论。但是和珅的倒台,对于嘉庆帝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我们不得不感叹,乾隆帝的“聪明”,光明正大的给儿子留下了一份巨大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