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威将军是谁_奋威将军有几位
早在西汉时期,因为重号将军的数量比较有限,而汉朝在和匈奴等作战的时候,立下战功的武将越来越多,于是就出现了不少特别设立的杂号将军。到了汉末三国时期,杂号将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关羽被册封为荡寇将军等。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奋威将军,共有12人曾获得这一官职。
一、吕布
东汉末年,吕布原本是并州刺史丁原的手下,但是,因为受到董卓的利诱,所以杀害了丁原。对此,董卓不仅重用了吕布,还和他结为父子。可是,让董卓没有想到的是,吕布既然可以背叛丁原,同样可以和他父子反目。在王允的策动下,吕布刺杀了董卓。在此基础上,东汉朝廷册封吕布为奋威将军(也有说法为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二、沮授
汉灵帝年间,沮授仕州别驾,举茂才,担任县令。公元189年(中平六年),沮授为冀州牧韩馥别驾,拜骑都尉。袁绍夺取冀州后,辟沮授为从事,在和沮授一番交谈之后,袁绍颇为高兴,立刻表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但是,沮授曾对袁绍提出奉迎天子,反对诸子分立,提出三年疲曹的战略,不但没有被袁绍采纳,反而被削弱兵权。等到官渡之战时,曹操击败了袁绍,沮授被俘获,拒绝投降。后来,沮授欲回河北,事败被杀。曹操曾叹息:“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
三、邓展
邓展(生卒年不详),《三国志·武帝纪》误作“乐乡侯刘展”,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建安中,官任奋威将军,受封乐乡侯。建安十八年,邓展与刘勋、刘若、夏侯惇、王忠、鲜于辅等众将上书劝曹操进爵魏公。
四、满宠
建安十三年(208年),满宠随曹操南征,于赤壁战败。曹操令满宠为奋威将军,驻守当阳。后来,由于孙权多次攻魏,曹操又将满宠调回汝南,任太守,并赐爵关内侯。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间,满宠驻扎在新野,负责荆州侧的对吴作战。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间,满宠转任到扬州,接替曹休负责东侧对吴作战,屡有功劳。后因年迈调回朝廷任太尉,从而位列三公。公元242年,曹魏太尉满宠病逝,谥号景侯。
五、陈泰
陈泰早年起家散骑侍郎,其父陈群死后袭封颍阴侯。公元249年,陈泰代替郭淮,担任雍州刺史,并被加封为奋威将军。甘露元年(256年),陈泰被调回朝中任尚书右仆射,曾随司马昭两度抵抗东吴的进攻,后改任左仆射。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陈泰闻讯后悲痛过度,呕血而死,享年六十一岁。追赠司空,赐谥为穆。
六、马忠
马忠曾被刘备称为贤才。丞相诸葛亮开府治事,任马忠为门下督。建兴三年(225年),马忠出任牂牁郡太守,讨平牂牁叛乱。蜀汉朝廷加封马忠为监军奋威将军,并封为博阳亭侯。后任庲降都督,剿灭豪帅刘胄叛乱。延熙十二年(249年),马忠去世。
七、孙瑜
孙瑜是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早在东汉末年,孙瑜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长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吏的子弟讲学,于是东吴开始设立学官。孙瑜在东吴官至奋威将军、丹阳郡的太守。公元215年,孙瑜去世,时年三十九岁。
八、周泰
孙策平定江东时,周泰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大军,跟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多次立下战功。后来,孙权向孙策请求让周泰跟随自己。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从征黄祖,在赤壁之战抵御曹操,皆有战功。周泰在东吴官至奋威将军,封陵阳侯。
九、潘濬
潘濬(一作潘浚)(?-239年),字承明。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得荆州,拜潘濬为辅军中郎将。又迁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后,潘濬被拜为少府,进封刘阳侯,又改太常。赤乌二年(239年),潘濬去世。
十、张承
张承(178年-244年),字仲嗣。三国时期的孙吴大臣,辅吴将军张昭长子,其妻为诸葛瑾之女。张承年少时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交好。历任骠骑将军西曹掾、长沙西部都尉等职,后任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故又称张奋威。到了赤乌七年(244年),奋威将军张承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谥号定。
十一、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一带)人,字叔长。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幼子,也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侄子。对于诸葛融来说,年少的时候就因为才能而闻名,并且他性格宽容。在诸葛瑾、诸葛恪受到重用的时候,诸葛融先是被东吴拜为骑都尉,后来晋升为奋威将军。但是,在诸葛融的兄长诸葛恪被诛杀之后,诸葛融自然也被逼自尽。
十二、陆抗
陆抗是吴国丞相陆逊次子,长沙桓王孙策外孙。建兴元年(252年),孙权去世,孙亮继位,拜陆抗为奋威将军。当然,对于陆抗来说,最终的官职,显然没有止步于奋威将军这个杂号将军。永安二年(259年),陆抗被册封为镇军将军。
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继位,加陆抗为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吴凤凰元年(272年),陆抗击退晋将羊祜进攻,并攻杀叛将西陵督步阐。后拜大司马、荆州牧,卒于官,终年49岁。与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被誉为吴国最后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