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皇帝不喜欢太子_什么原因
早前,一部叫《鹤唳华亭》的电视剧火了,男主萧定权也实在让我们心生悲凉——生母早亡,被亲生父亲猜忌打压,父亲永远偏心眼爱大哥,最后自己为了家国天下归还兵权,背负千秋骂名自杀。
身为唯一合法皇位继承人的太子(男主),按照逻辑不应该是集完全宠爱于一身吗?
有不少分会愤慨:皇上为什么这么讨厌亲生儿子萧定权?
其实这不是讨厌,这是君臣立场。
特殊的身份使得皇帝不能对他过于宠溺,让他从小就知道皇帝是不能有儿女私情的,是要能忍受亲人之间的冷漠的,是要在纷繁的事务中学会冷酷的。
中国古代的太子大多数其实跟萧定权处境差不多,在政治的囚笼里,没有真相,只有立场。
.比如被自己亲爹反复废立折腾着玩的——康熙皇帝太子胤礽。
对于太子,第一顺位是君臣,然后才是父子。
在古代封建帝制下,只要有君主就会有太子。因为国家的传承是“家天下”,君主必须在自己的直系男亲属找继承人,自己的亲儿子自然就是首选之人。
而太子的人选和废立都直接关乎着江山社稷的未来走向,是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的根本。
此时,皇帝和作为接班人的儿子成为了天敌,即使他们父子间关系再好,也不可避免的,同样不以任何人意志、道德、感情为转移。
为什么?
因为任何一个皇帝都并不可能单凭一个名号,就可以将整个国家的政权牢牢抓在手里,皇帝需要有执行权力的工具啊!那就是自己的心腹集团。
虽然历史上确实有如诸葛亮、岳飞这样品德高尚的忠臣,但是对绝大多数贵族和官僚而言,他们当忠臣却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背叛的代价太高,做忠臣可以给自己与家族带来更多的好处。比如司马懿,如果他在魏明帝曹睿之前死了,那他一定是和诸葛亮齐名的忠臣了,可惜的是,他比魏明帝后死。
因而每个皇帝为了自己死后,太子继任时能压得住朝堂上的官僚,能保证皇权不会落入他人之手,就得趁着自己在位时,竭力培养他的威信,为他扶植相应的心腹集团;秦代以后,历朝历代都设立了比较完备的扶持和培养太子的系统——东宫制度。
东宫设置的官员几乎完全效仿朝廷,东宫的官员跟太子同气连枝,太子顺利即位,东宫各官员被提拔重用,例如,历朝历代都不乏太子六傅在太子即位之后就直接升任宰辅的例子。
如此一来,又有个弊端了:强大起来的太子成为整个国家的第二权力中心。
儿子和老子可以抗衡了!搁谁身上谁不膈应呢?
所以大多数皇帝对这种情况的常规操作就是:另外扶植一个或几个儿子给予超过寻常皇子的大权,有意无意挑动让他们互相争斗,这样就不能对皇帝自身造成威胁了。
皇子争权:太子多的磨刀石
有人可能会说:让兄弟相争的爸爸这也太心狠了吧!
生在帝王家,本就无情。
皇帝爸爸居高临下惯了,对至高无上权力的欲望只会有增无减,这是当权者为了掌控权力的一种贪婪。皇帝想的是“你老老实实等我死了这天下都是你的。”
太子想的是“你怎么还不死?父皇你活太久了一定很想念皇爷爷和皇祖母吧?儿臣帮你去见他们。”
哪怕太子不这么想,跟着太子混的太子党里面的人也想飞黄腾达。他们就会想办法帮太子坐上皇帝的位置。
康熙皇帝在第一次废太子胤礽时就流露出了忌惮太子的心情:
《清实录》:“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
而且古代除了个别君主,大部分都是生出来一个班甚至一个排编制的儿子,所以为了制衡太子,适当的牺牲一两个也是常事。
那些被皇帝有意扶持,和太子争斗的皇子们,就是因“家天下”制度而必然产生的磨刀石和牺牲品。
就拿前面给大家提到的被自己亲爹反复废立折腾着玩的太子胤礽为例,康熙玄烨先扶植了太子胤礽的势力“太子党”为自己死后儿子好掌权铺路,又担心太子会对自己造成威胁,于是陆续扶植大皇子胤禔的”大爷党“,八阿哥胤禩的“八爷党”,对胤礽进行制衡。
等到胤礽忍不住发动政变,结果未遂被废,胤禔也被囚禁,为了牵制此时势大的胤禩一党,康熙又扶植了四皇子胤禛的“四爷党”和十四皇子胤禵的“十四爷党”,以皇位为诱饵,让他们三方相争,最终胤禛胜出,在康熙帝死后继承皇位,成为雍正帝。
康熙爸爸的心狠不狠?
事实上,历史类似“九龙夺嫡”这样控制在一定程度内的夺储争斗,都是那些皇帝有意放纵才会产生的,历史中并不少见:唐太宗之子魏王李泰;宋徽宗之子郓王赵楷;明成祖之子汉王朱高煦等等。
退一步说,太子也正是在与兄弟的竞争中,一步步磨练成为合格的帝国接班人。
虽然深知放任皇子争权是宗社大忌,但这个度有时候皇帝也掌握得不太好, 所以历史上的唐太宗、康熙帝,都遭遇了太子谋逆的悲剧。相对应的唐太宗太子李承乾,康熙帝太子胤礽都成为了权力下的悲剧人物。
当然也有例外,在官僚政治成熟的时期,是不会放任皇子争权的戏码,比如宋明朝。
北宋时,彻底确定了文官士大夫在朝堂的主导地位,只要拥有正当名位,即使没有雄厚自家班底的太子也可以顺利登基,皇帝不再需要将强权留给太子来制衡贵族集团了,皇帝与太子之间的矛盾也由此缓和。
到清朝康熙年间,之所以会重现规模甚大的皇子夺嫡之争,离不开满清政权的八旗体制。
总结
真正能让皇帝和太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历朝各代也找不出几例。如果皇帝本身还是大明君,有足够胸怀和魄力去培养储君,那就更少了。
家国是个很深奥的问题,做君不易,做太子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