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时间:2023-06-11 13:46:05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状元一直都是我们读书时终其一生的梦想,而在古代考取状元的艰难程度却是我们现代难以想象的。 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状元一直都是我们读书时终其一生的梦想,而在古代考取状元的艰难程度却是我们现代难以想象的。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科举”,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时期最为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

科举历史背景

在周代时期,就以“乡举里选”的方式选拔本乡的有贤能之人,在经过地方官一层层推举,到了中央后就会由王亲自考试,内容是射箭。

这就是科举的雏形概念。

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世卿世禄的制度被严重破坏,由此通过考核和推荐的非贵族人士被破格任用的情况越来越多。

汉朝时期,通过察举制和征辟制来选拔民间人才。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高祖十一年,刘邦下诏命令各级臣下举荐贤才,也就是后世乡贡的最初形态。在汉文帝二年和十五年时期,又两次下诏命令各级官员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对被举荐者采用策问的方式进行考试。

可以说汉代的选举人才模式是后代科举的分水岭,从形变到质变,他们重要的区别是: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

“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在这时候,可以说考试在察举中并不重要,举荐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跟现在有关系找后门一个道理,因此没有门路的一般人事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科举的正式产生过程

南朝时期,秀才科的策试才逐渐明朗: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不及格四等,而不及格者“不合与第”,做不成官。这说明考试已经成为了选拔人才严格的门槛。

《通典 ·卷十四 ·选举二》:“五问(合格)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如此一来,寒门底子就多了出路了,纷纷以读书为业,考试制度明确提出了不论出身,有才华就能录用。

《梁书 ·武帝纪》:“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

到了北朝,考试已经发展成为了分科目考试,还有监督考场的情况:

《通典 ·卷十四· 选举二》:“凡州县皆置中正。其课试之法,中书策秀才,集书策贡士,考功郎中策廉良。天子常服,乘舆出,坐於朝堂中楹,秀孝各以班草对。字有脱误者,呼起立席后;书有滥劣者,饮墨水一升;文理孟浪者,夺席脱容刀。

科举真正成型阶段:唐朝

隋朝沿袭了汉朝时期的分科察举,对于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开创意义的存在。

当然也有不少历史学者认为科举始于隋朝,对于这个争议暂不进行讨论了。

在笔者的认知范围,科举制度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一,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二,考试定期举行;三,严格考试。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而唐朝也明确提出了“每年十月”赴朝廷应试的定期,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也不必像隋代那样必须官府举荐。士人可以“投碟自应”,下层寒士如果得不到举荐者“亦听自举”。

唐高祖武德四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复,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622年,唐高祖“洁己登朝,无嫌自进”的诏令标志着以自应考试为特点的科举制度的诞生。

由于没有门第阶级限制,唐朝出了很多寒门走上政权之路,比如早年吃不上饭的宰相段文昌和王播。

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建知贡举,“三十三人皆取寒素”。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便扩充了学院的规模和扩招学员,在武则天时期,还产生武举。(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郭子仪)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科举的改革:宋代

宋代初期,基本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众所周知宋代“重文轻武”,所以非常重视科举考试。后来因选官过程过于繁杂便取消了很多考试科目。

此时进士科依然是最受重视的一科,也称为“宰相科”

“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朝大幅增加了科举录取名额,宋太宗在位二十二年,仅进士一科取人近万名,平均每年450人。唐朝总共取进士总数才六千多人。宋仁宗平均每年达一百三十多人。宋朝平均每年取进士数是唐朝每年取进士数的十几倍。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这样一来,两宋官吏队伍空前臃肿,许多官员侯缺久,生活苦难,一旦到任,“侵渔求取,无所不为”,剥削无所不至。

另一方面,实际上宋代科举是被有钱人家所包揽的。科举所需要的开支是一般人负担不起的。就拿金榜提名的苏轼兄弟来讲,小康人家都变成“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状了。

弥封、誊录,是北宋对科举制度进行的最重要的改革。 弥封就是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等记录封贴起来,又叫做“糊名”。

糊名之法最早出现在唐代,考官还是能认识其笔迹,1015年设置了誊録院,卷子派专人专录。另外,由于作弊风盛行,为了加强科场纪律,巡逻严厉监考。

《宋史》:“重裘而进,便于怀挟”,“挟书为奸”

虽然这些制度极大避免了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但到了北宋末年,已然名存实亡,甚至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 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考试内容大多没什么用,只需要死记硬背。

还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落选。

《燕翼贻谋录》等书记载:“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总结

古代科举制度的意义是什么_科举制的意义和影响

明清两代,科举虽然达到了鼎盛状态但自身的弊病也是非常严重。

提到明、清科举,一般人最熟悉的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实用价值。

在科举的发展过程中,读书逐渐和做官捆绑在一起,都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由此可见读书在某种程度上趋向于功利化,科举本身是选贤举能,如果成为了取得某种利益的途径,是非常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