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_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典故
战争向来是残酷的,战争也是毁灭人性,破坏社会公良和道德规范的。在战争中,为了打败敌人,各种暴力手段,各种欺哄讹诈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战争无义,战争无信!
而且,在战争中无信无义,还是一种很被认可,甚至很被欣赏的事情。“兵不厌诈”,“兵者,诡也”,这些话都是表明,战争是允许欺骗行为的。甚至只有欺骗行为,才是战争的最重要的方式。孙子说:“上将伐谋。”而谋略本身就是建立在欺骗基础上的。
(古代战争)
既然欺骗在战争中大行其道,而且被肯定。可是为什么,却又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样的约定呢?有这样的约定,就意味着这是一种诚信。那么,整个战争无诚信的情况下,为什么偏偏要留下这一样诚信的东西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战争在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阶段各个时期的不同状况。
人类最早是从丛林中走过来的,古代的部落之间,为了争夺食物和领地,经常会发生战争。那时候的战争,所遵循的,就是丛林法则。谁的力气大,谁最勇敢,谁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当然了,也会有谋略,比如说,在草丛中挖一个陷阱,或者偷偷放一阵绊马索。把敌人引诱到绊马索以及陷阱前面,让他们中计,然后把他们擒拿起来。
不过也仅仅如此而已,更多的,还是要靠力量取胜。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贵族和奴隶这样的阶层的时候,文明的进步,使得打仗不但需要勇敢,需要强大的力量,而且还是一件需要守信义的事情。两国之间要打仗,首先需要下战书。这个战书就由使者来完成。下完战书后,双方需要约定打仗的时间和地点。在选择时间的时候,双方还要进行占卜,看看这个时间是否合适。接着,选择的地点,一般都是宽阔的,适合战车拜访的地方。
(天子出征)
那时候的打仗,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虽然打仗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抢夺更多的地盘。但是,说出来的理由,则是为了维护“礼”,维护“公平正义”。比如某个诸侯国去攻打别的小国,其它诸侯国都要为他出头,这就是所谓的维护“公平正义”。再比如楚国“包茅不入贡于周室”,对周王室无“礼”,因此齐桓公要组织诸侯国前去攻打他。有时候战争也是为了报仇,而且还要为报仇找理由。比如纪国曾进谗言,让周王烹煮了齐侯。因此,齐国后世国君前往攻打纪国,为先祖报仇。对于这件事,连孔子都认为齐国做得对。
不过人类发展到战国时期,战争就不再以维护“礼”为借口,而是真刀真枪地抢地盘了。那时候,信义就完全没有了,谋略就大行其道了。有个说法是“春秋无义战”。但实际上春秋时期,还多多少少要找个“义”的借口。到了战国时期,这个借口都已经不要了。
不过,虽然不再需要“义”的借口,不再需要选择时间地点,大家“明火执仗”地打,但是,对于派使者这一点,却还保留了下来。而且在对待使者的问题上,大家还约定俗成出“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样一条规定。
由此可见,“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是一种关于战争需要信义的历史遗存。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
那么,为什么别的关于信义的战争法则没有留存下来,只有这一个留存了下来呢?
其实,准确地说,留下这一条,只不过是留下一个战争双方信息互通的方式,并没有留下“信义”。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交战双方,必然是要通信息的。要通信息,就要有传递信息的人。如果没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一条规则,也就意味着传递信息这一种方式被阻断了。毕竟谁也不敢派人去传递信息,谁去谁就会死。
不过,就算战争双方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种不成文的约定,但并不表明,两国在这一点上就比较守“信义”。恰恰相反,很多时候,战争双方还常常会利用对方的使者来传递假情报。《三国演义》中的“蒋干盗书”就是利用使者传递假情报的的例子。虽然这是文学创造,但现实生活中其实也是真实存在的。
而且,“不杀来使”也不是绝对不杀,历史上就发生过很多次杀来使的情况。比如蒙古进攻钓鱼城的时候,钓鱼城的军民就杀掉来使,以示要和蒙古决一死战。而当年花剌子模也割掉蒙古使者,表示对蒙古人很瞧不起。
所以说,因为战争的残酷性与反人类性,所谓“信义”,就算在“不杀来使”这一点上,也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