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有啥区别_孔子和孟子有何不一样?
孟子,今山东邹城人,按如今的观点,他和山东曲阜的孔子算是老乡。出生于公元前372年,比孔子(前551年)晚179年。
两者隔了好几代,孟子自然不会是孔子的亲传弟子。一般认为,孟子师从孔子嫡孙子思门人的说法较为可信。
作为孔子第四代弟子,孟子一贯以孔子的正统继承者自居。但和孔子较早确定历史地位不同(汉朝即被封“国家的公神”),孟子的地位较晚才确定下来。
先是中唐的韩愈,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从这开始,才有了孟子的“升格运动”。
南宋时期,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地位在“五经”之上。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一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到元朝,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历史地位最终得到确定。
和孔子的人生轨迹大抵一样,早年,孟子长期过着私人讲学的生活,中年以后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齐、宋、滕、魏、鲁等,前后二十多年,体尝顺境逆境。退隐后与弟子一起著书。
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理想,孟子对“仁”进行了扩充和完善。一是提出“性善论”,由此而生仁、义、礼、智四德。二是提出了“仁政”的学说,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民”。
“四德”有“四端”,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
在此基础上对人伦关系进行概括,提出“五伦”观点: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注重礼义,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但他也是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贤,甚至认为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
次日钱唐上疏力争劝阻,加之天文官也上奏文星暗淡无光,于是朱元璋又恢复了孟子在文庙中的待遇。
孟子还是个唯物论者,“揠苗助长”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违背事物规律。而“孟母三迁”,又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一个好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
孟子父亲早逝,母亲很重视孟子的教育,从一开始就希望孟子未来能成为贤者。而孩童时期的孟子,很容易受周边带动。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一想,不行、得搬!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又带着孟子到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皱皱眉头,不行,还是得搬,于是住进了学区房。每月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礼貌互待,孟子也便学下了。
这次,孟子的妈妈感到满意,就在此居住了。
有段时间,孟子对学习有些厌烦,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
“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这便有了他以后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