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起源于哪里_周人的起源和来历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朝始祖弃践行了中国一句古老的俗语“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比别人看起来更有雄心壮志,做游戏的时候,别人都在摔泥巴,只有他玩的与众不同,在栽麻种豆,而且经由他种植的农作物都生长得很茂盛。等他长大成人后,他几乎已经修成农大硕博毕业,能够根据土地的特性栽培植物,比如雨田适合种稻谷、旱地适合种麦子等。
关键是,弃不仅自己种得好,他还授人以渔,把自己咂摸出来的种植专利技术分享给身边人,让他们也跟着种农作物,就这样,大家纷纷吃上了饱饭。换句话说,弃就是古代的袁隆平。能够救人以饥饿,使人民得以果腹,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不世之功,尧帝听说了他的事迹,当即把他提拔为农官,让他的技术通过官方手段传播得更广更远。
舜帝接班后,也忍不住为弃点赞:“弃呀,一开始百姓们的日均收入是极其不稳定的,打不打得到猎物,采摘得到多少果物,都要靠运气,因此他们那会儿只能饥一顿饱一顿,是因为你教导大家播种各种谷物,才让人民群众里终于有了大肚腩了。”于是,舜帝封弃在邰地,又以百谷之长的稷称呼他,从此他才变成了真正的“后稷”,成为新一代的农神。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后稷为何值得崇拜。自封建社会以来,中国主要产业一直是农业,我们的文明特性也是“农耕文明”,而这一切,都有后稷的功劳。周人靠农业让人安居乐业、聚拢人心,最终建立起了王朝,这都是后稷为他们定好的基础和方向。
无论是祭祀还是文献歌颂,周人对后稷都不吝赞美,《诗经》中对后稷的崇拜,几乎达到了当代夸夸群的最高水准。如《周颂·思文》里说的“斯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匪尔极”;《大雅·云汉》里说的“后稷不克,上帝不临”;《鲁颂·閟宫》里的“皇皇后帝!皇祖后稷”;等等。换成现代用语就是,没有后稷,就没有古老的中国。
后稷之后,在不窋的时代,周人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前文说过,因为夏桀暴虐,不仅百姓朝不保夕,朝廷的公职人员也惶惶不安,不窋放弃了农官的地位,流窜去了“戎狄之间”。唐代《括地志》记载:“宁、庆、原三州,秦北地郡,为义渠戎之地,周不窋、公刘居之。”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记录说:“不窋故城在庆州弘化县南三里,即不窋在戎狄所成之城也”,也就是说,这个“戎狄之间”,即现在的甘肃庆阳境内的庆阳、宁县一带。在这里,周人的祖先融入了戎狄的生活习俗,放弃了农业生产,开始擅长畜牧放羊,成为半游牧民族。
直到不窋的孙子公刘时期,周人才又重新步入了正轨。公刘虽然生活在“戎狄之间”,但他又重操祖先的旧业,搞起了农耕活动。史载,公刘“行地宜,自漆、沮度渭,取材用,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他完全照搬后稷的技术,按土地的特性加以栽培农作物,又翻山越岭取木材建筑固定的居住房屋,终于使生活趋向稳定富足。周边习惯逐水草而居的人群见公刘的改革如此奏效,纷纷效仿和投奔他,在他的带领下,老百姓们家家有余粮,完成了集体脱贫。至今,庆阳一带都有许多纪念公刘的文化遗址。
追随的人多了,公刘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大。于是,他干脆跋山涉水去探索外面的世界,终于为大家找到了一个更适合居住和耕种的地方——豳地,在今天的陕西彬县、旬邑一带。公刘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迁豳定居,几乎奠定了周人的未来走向。史书记载,“周道之兴自此始”。
《诗经·大雅·公刘》完整记录了公刘的功绩,先是“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不图安康和享受,主动奔波,划分疆界,治理田畴,让大家仓库都丰厚起来了;然后又“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查看豳地的地貌,带着百姓迁徙,民众过上了另一种先进的生活方式;接着他又“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丈量平原和山丘,勘察水源和水流,组织人们挖沟,开荒种粮。又组织大家建造房屋,修建小规模的城市,不出几年工夫,豳地就成为人口密集的小都市,用《诗经》的古雅形容就是“爰众爰有”,人多,而且富有。
周人居豳时期的生活状态,不仅有文献的记载,还有考古资料加以辅证。1959年发现的陕西碾子坡遗址,就是周人居豳时期留下的生活证据。考古资料显示,周人此时已经进入了农牧经济时期,已经能够制造青铜器,有文字,而且流行占卜了,周文王擅长《周易》八卦测算,看来是祖传的。另外,碾子坡的发掘将周人与商人的关系也大大提前了,这一时期,周人已经自称为周,并且成为商人的附庸方国,殷墟卜辞上的“周”,指的就是居豳时期的周人。这说明,此时的周人就已经不是个没有组织纪律的小联盟,而是一个国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