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苏轼人缘好吗_苏轼的人际关系

时间:2023-06-19 16:26:4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东坡好交游,除詹范、程之才外,据其诗文记载,与他有直接交往的惠州人物不下百名,他不但与文人学士同饮,也与村野父老共杯。一次,东坡和友人游览白水山回来,经过水北荔枝

东坡好交游,除詹范、程之才外,据其诗文记载,与他有直接交往的惠州人物不下百名,他不但与文人学士同饮,也与村野父老共杯。一次,东坡和友人游览白水山回来,经过水北荔枝园,遇到一位85岁的老农,指着“累累如芡实”的荔枝对他说,等到荔枝成熟时,“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馀。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有酒持饮我,不问钱有无。”面对乡亲这种纯朴的感情,他高兴地答应下来,并写诗道:“不逢商山翁,见此野老足。愿同荔支社,长作鸡黍局”“步从父老语,有约吾敢违”(《和陶归田园居六首》)表示愿同野老一起过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

苏轼人缘好吗_苏轼的人际关系

在《白鹤峰所遇》一文中,苏轼写道:“邓道士忽叩门,时己三鼓,家人尽寝,月色如霜。其后有伟人,衣桃榔叶,手携斗酒,丰神英发,如吕洞宾者,曰:‘子尝真一酒乎?’就坐,各饮数杯,击节高歌……”翟逢亨是个穷秀才,家境贫穷,住的是茅房,戴的是破帽,穿的是烂衫,长年食的则多半为杂粮,嗜酒,又苦乏酒资,苏轼经常与之对饮。“甕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夜过西邻翟秀才二首》),苏轼这句诗用毕卓偷酒的典故,调侃翟氏贪杯,要善于酿酒的林行婆防着点,别让他把好酒都偷喝光了。后句则用匡衡凿壁借光事,称赞翟氏家贫仍勤读苦学。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和尚卓契顺。

苏东坡贬寓惠州一年多后,与住在宜兴大儿子苏迈音讯受阻,没有任何联系,彼此之间非常牵挂。钱世雄是苏轼的朋友,与定慧寺长老守钦也有很深的交情,在苏迈告诉自己对苏轼的牵挂之情后,一日钱世雄到定慧寺喝茶,闲聊中说起苏迈无法联系父亲的烦恼,守钦长老听闻,声声叹息,而此时站在一旁伺候从事杂役的僧人卓契顺却说:“把家书交给我,让我去惠州送给苏轼吧。”守钦长老转头看看卓契顺,问道:“说说容易,你知道惠州有多远吗?”卓契顺认真地说:“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矣。”卓契顺收拾行装随身带去苏迈和佛印、钱世雄等人写给苏轼的信件,长途跋涉去见苏轼。卓契顺一路拖钵化缘,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抵达惠州,凭借路人的指引,在三月初二那一天把苏迈的家书亲手送到了苏轼手中。

待卓契顺休养几日以后,苏轼询问他:“你此番不远千里前来,我要给您准备一份谢礼表达我们苏家对您的恩情。”卓契顺想了一会说:“唐代有一个叫蔡明远的人,当颜真卿在升州做刺史的时候,没有了粮食和钱财,蔡明远不远千里,背着大米前去接济颜真卿,颜真卿心中无比感激,便亲自写了一幅字画送给蔡明远。我虽未见过大人,但心中无比敬仰,如果可以,我希望引用蔡明远的例子,请求大人亲笔赠予我几个字便可。”苏轼听闻,立马写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赠给卓契顺,并且附《送虎丘卓氏者》诗二首。在诗中详细记载了卓契顺送书信的过程。苏轼写的那幅字虽然未能保存下来,但这两首诗详细地记载在《坡公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