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法国战败与黄金崛起_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时间:2023-06-19 16:31:10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英国弃银向金的重要性,在19世纪之前,大部分欧洲主要国家的市面上都同时流通着金币和银币两种硬通货。这两种贵金属的流通数量相对稳定,因此两者间

一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英国弃银向金的重要性,在19世纪之前,大部分欧洲主要国家的市面上都同时流通着金币和银币两种硬通货。这两种贵金属的流通数量相对稳定,因此两者间的兑换比率也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维持在约1比15.5的比率上。对这些国家来说,在大额贸易中使用金币、在小额日常贸易中使用银币,是一件即合理、又划算的事情。如果像英国一样废除白银的法偿地位,那么他们就必须得为民众的日常贸易制造出一种合适的小额金币来——在工业革命以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没有任何一个头脑理智的人会让工匠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到这种事情中去。

然而工业革命改变了游戏规则,1816年英国出台《金本位法案》的同时,使用蒸汽动力的博尔顿铸造机也被安装到了皇家铸币厂的厂房中。机器的伟力很快就做到了人力所无法企及的事情,超过4275300镑的金币被铸造了出来,并被送往大英帝国各地。而新的印刷技术也很快被应用于纸币生产,于是没过多久英国的银币便彻底失去了自己在小额贸易中的法偿地位。技术所带来的巨变当然不止于此,成了第一个世界工厂的日不落帝国开始从全球吸纳海量的原料,并将工业品与资本一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海量的物资和金钱伴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每次呼吸而脉动,英国人挥舞着英镑,将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很快,英镑就成了事实上的“国际货币”,而黄金也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撼动着白银的地位。

对于国内同时流通着金币与银币、并且政府为这两种货币提供无限法偿的复本位制国家来说,金银比价的稳定是这套系统正常运转的基石。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来源相对单一,可白银却通常是锌、铅等矿产的伴生产物。19世纪中叶,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进步与1859年美国内华达州的银矿大发现,人们迎来了一个白银肆意流淌的时代。从1850年到1902年,每盎司黄金能兑换的白银从16盎司一直飙升到40盎司,巨大的波动让所有采用复本位制的国家吃尽了苦头。每当投机者们发现施行复本位国家的金银比价与市场价格存在套利空间时,他们便会蜂拥而至,用黄金换来更值钱的白银,将其运往银价更高的国家,抑或是反其道而行之。与此同时,强势英镑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则愈发稳固。终于,在1854年,与英国贸易往来密切的葡萄牙成了欧陆主要国家中第一个倒向金本位制的吃螃蟹者。

法国战败与黄金崛起_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此时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国家还在顽强地坚守着金银并行的传统,不过很快,这种坚持就被法国的又一次失败给粉碎掉了: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惨败于威廉一世之手,法国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赔款50亿法郎。新崛起的德国顺水推舟地放弃了白银,成了又一个施行金本位的国家。

而不幸的法国则必须吞下拿破仑三世酿成的苦果,大量的黄金外流不仅使得国内黄金短缺,更糟糕的是刚刚施行金本位制的德国正在市场上抛售白银,这让国际银价大跌。假如法国坚持复本位制,那么国内黄金外流、国外银价大跌必然导致大量白银流入国内,国内货币供应猛增,从而引起通货膨胀。但转向金本位制的话,刚刚元气大伤的法国政府又无论如何都凑不出足够的黄金来代替市面上流通的银币。所以再三权衡之后,法国最终暂停了银币的铸造,走上了“跛行金本位制”的道路。

所谓“跛行金本位制”,指的是一国表面上同时认可金币与银币的本位货币地位,并同意对两者进行无限法偿;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却限制银币的自由铸造,并由官方约定金银比价——由于金银复本位制下的金币与银币就像是人的两条腿,现在限制了银币的自由铸造,相当于砍掉了一条腿,所以人们将这种货币制度形象地称为“跛行金本位制”。

跛行金本位制虽然并不完美,却解决了国内原本就流通着大量银币的复本位制国家所面临的难题:施行了跛行金本位制后,银币虽然名义上还是本位货币,却因为不能随意自由铸造、又被政府限制住了与黄金的兑换比而被牢牢锁死,因此政府再也不用为金银比的波动而发愁;同时政府也无需拿出大量黄金来兑换市面上流通的银币,这使得一些“囊中羞涩”的国家也能顺利过渡到事实上的金本位制。所以很快,黄金,而非白银,成了世界货币体系真正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