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与洛阳哪个比较好_谁更合适作为都城
西汉都城是长安,刘秀当年打出的旗号是匡扶汉室,为啥事业成功后,定都洛阳了呢?
很多文章就此问题展开过论述,其中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就是:扶持刘秀的大多是来自南阳、颍川以及河北的豪族。
都城,在古时可是兼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作用。明朝朱棣迁都燕京,不是因为他留恋自己的封地,而是他意识到北元残余势力的危害,自己亲自去守大门了。周都丰镐、秦都咸阳,以及后来的西汉长安,这些都城都拥有险要的地势,而且在交通上也是位于一个重要的位置。
那时,都城的选址,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地形,国家时刻得想着两件事:
一个是防御他人进攻;
一个是国内的长治久安。
翻翻中国的历史,没有绝对的平安年代,每个皇帝的任期几乎都有战争,两汉的对手是匈奴,到了唐朝,突厥和唐军也斗了很久。所以定都在哪,是慎之又慎之事。
洛阳有它的有利地形,因为,洛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属于中原地区的交通中心,水陆都很发达,无论是《史记》还是《东都赋》,都反映出当时的人们认为洛阳就是“天下之中心”,交通的便利有益于国家的管理,更有利于军队的调遣。
论地理条件,洛阳和长安各有优势,附近都有群山环绕,形成了良好的天然防御屏障。再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富裕程度。作为西汉的都城,长安应该很有钱,这个不假,但是,中间还隔着个新朝,起义军后来打到长安,并火烧皇宫,长安的基建在战争中损毁很多、人口锐减、一片萧条之态。
战后重建可是要花大代价的,两权相较下,洛阳就要强于长安了。史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时掖庭中宫女犹有数百千人,自更始败后,幽闭殿内,掘庭中芦菔根,捕池鱼而食之......”长安那时没粮食了,可见,整座城池被破坏的相当严重。
西汉时期,洛阳是仅次于长安的大都市,战争期间,它遭受到的破坏远小于长安,它的经济优势在对比中一下子就被放大了。东汉建国之初,最重要的就是修生养息,与其花大气力再重建,还不如就定都洛阳,它也能满足定都的所有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西汉时长安所需粮食仅凭关中地区的产出,已经远远不够了,单就外地粮食运输这一块,洛阳要比长安占优。与此同时,刘秀为何定都洛阳,还牵涉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天下并没有完全平定。
此时,东南西北都有割据势力,如:公孙述,占据益州,向北和甘肃的隗嚣达成了某种结盟,东边又和延岑、田戎勾搭,势力蛮大,也称帝建国。刘秀可是花了不少气力才将这些割据势力逐一摆平。
刘秀以洛阳为都城,就是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军事需要,就和后来赵匡胤依旧以开封为京都,是同样的道理。地处交通要冲、经济富庶,完全满足可攻可守的条件。还有一点,就是洛阳的文化氛围。现今无论是看国家还是城市都强调一个软实力,就是它的文化。
那么,洛阳有什么文化氛围?
尚儒。
自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刘秀定都城于洛阳,自然有利于统治。也有学者分析,西汉儒学、谶纬之学大盛,刘秀起兵,就有人借助谶纬鼓动,刘秀称帝,亦是如此。这些谶纬之说,大多又和洛阳有关,多出自于《河图》、《洛书》等,刘秀心里自然会有掂量。
后来,拓跋宏迁都洛阳,就是因为他也想效仿前朝,但是,他却忘了,北魏可是起兵于西北,他的根据地可是在那的,那离洛阳很远,果然,后来北魏的失利就和西北军队的离心有极大关系。可见,选都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因为前人如此做,就原样搬来。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刘秀西巡,次年开始修西京宫室、函谷关和长安宫室,给人感觉好像就是刘秀要迁都。那时天下初定,刘秀哪有那个精力忙着搬家,只不过,先帝的寝陵宗庙都在长安,弄个行宫只不过为了方便走动而已。
东汉定都于洛阳而非长安,是各种因素(力量)综合(较量)的结果。刘秀的根基在关东,很得洛阳人的支持,如此好的政治环境,对刘秀而言无论是先期平定各地割据还是后来的政权巩固,都可以让他毫无后顾之忧。单就这一点,让洛阳完胜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