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后怎么处置各国王_你知道吗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古诗真的很好地映衬了国家灭亡后的场景。那么,在历史当中,灭国之君的下场自当又是如何呢?我觉得与这句古诗当中的意境也是相差无几,一定是非常惨淡的。
纵观史书,也许历朝历代,面对亡国之君都不如秦国来得那么头痛。秦国作为第一个封建王朝,并且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的国家重新整合划一,那么面对这6个国家的亡国之君,秦国都是如何处理的呢?
流放千里,死于深山
秦始皇灭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中,灭亡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然而下场最惨的两个君主,我认为就是赵国和齐国的君王了。这两位君王的命运可谓是如出一辙,令人唏嘘。
赵国我们自然不多说,自古以来,秦赵之间就有着很深的矛盾。不仅如此,秦王政的父亲更是曾经以质子的身份留在赵国,在秦王政小时候,就饱受赵人的白眼甚至是欺辱,如此深仇大恨,秦始皇一直铭记于心。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打得最艰难的就是赵国了,于是秦始皇用计挑拨郭开与李牧的关系,最终李牧被杀,赵国也就成了砧板上的一块肉。很快,在李牧死后,秦国军队攻破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被俘。在处置赵王的问题上,秦始皇的态度非常坚决,将其流放深山。最终,赵王在深山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
齐国的命运也同样如此,齐国是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在当时,秦国已经将所有的障碍扫除,齐国已经呈现出孤立无援的地步。最重要的是,齐国根本就没有反抗秦军的能力,于是开城投降。
等待齐王命运的同样也是流放,不过赵王相对来说还比齐王好一些。齐王与赵王虽然同在一个山中,但是秦王并没有给予其食物,放任齐王孤留山中。最终,齐王根本没有野外生存的经验,活活饿死在了山中。这两代帝王的死法同出一辙,令人唏嘘不已。
自取灭亡,颠倒乾坤
六国之中,也不是说没有血性的帝王,韩国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韩国的失败,并不是说他们没有心力去改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困在了地域上。自三晋分家之后,韩国的地理位置是非常尴尬的,近端就是威胁最大的秦国,左右是三晋中的其他两家,韩国只能在夹缝中求得生存。
正是在夹缝中生存,让韩国的心思更加细腻,善于算计。作为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韩王在投降后,很快就发起了一场判断,想要扭转乾坤光复韩国。最终历史的齿轮无法被一两个人转动,叛乱很快被镇压了下来,韩王最终被杀。
除了韩国以外,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燕国。荆轲刺秦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其故事的始末都是由太子丹一手策划并且实施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秦王绕柱将荆轲斩杀,那么燕国的命运可就可想而知了。
燕王为了保命,诛杀策划者太子丹,将其首级献于秦王,但是秦王根本没有买他的账。在楚国灭亡后,燕国也就成了砧板上的肉。虽然在历史的记载当中,没有说到燕王最终的结局,但是看看韩国的命运,我们也能猜测得到。
自杀身亡,远离朝堂
其他四国国君的命运我们都以说明,然而魏国、楚国的君王命运可以说是比前面的四位都要好很多。在公元前225年,秦国灭亡赵国,随后挥师来到了魏国城下,一路势如破竹,将魏国彻底征服,占领魏国全境。
然而有趣的事情是,在历史的记载当中,对于魏国灭亡,魏王假的处置方面只有短短数字“秦杀假”。这三个字实在是有些太过简单了,这不应该是一个史官最正确的记载。从这三个字中,我们可以猜测,在当时一定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没有找到魏王的尸首,魏王逃遁远方,于是以短短数字概括。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秦王政对待魏王的手段极其残忍,史官无法记载当时的情形,于是只用三个字,将魏王的死因总结出来。
楚王的死法也是非常凄凉的。在魏国被攻陷后,楚国还在忙于自己的内乱之中,让秦国找到了可乘之机。虽然也项燕也率军进行抵抗,最终项燕抵挡不住秦军铁骑,落得兵败自杀的下场,楚王也随即自杀殉国。
结语
国家的灭亡,皇室的所有人都可以说是难以幸免于难,毕竟世界上只能有一个皇帝,等待他们的命运,一定是非常凄惨的。不过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用秦王的手段来对付自己的对手,不会心慈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