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军事指挥能力怎么样
说起孙权,那可真是家喻户晓的流量人物,历朝历代多有文人墨客吟咏。比如南宋的铁粉辛弃疾,专门在词中为偶像点赞两次:“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歌颂孙权是个大英雄,年纪轻轻就统帅了上万军队,当时能够和他一较高下的,只有曹操和刘备。难怪魏武帝留下感慨:生儿子就要生孙权这样的!
但是在网络世界中,由于孙权军事生涯种种不堪表现,他多出了一个外号:“孙十万”,可与赵光义的“高粱河车神”媲美。孙权当年的对手们,也因为和他交战、刷经验的业绩,增加了诸如“张八百”“满数十”“文睡觉”等美名。孙权的军事能力究竟怎样?到底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呢?还是糟糕到目不忍视?让我们帮大帝好好想想。
回顾孙权称帝前,那些决定吴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之战,你会发现一个问题,绝大多数都不是孙权亲自指挥的。平定江东之战,小霸王孙策领衔;赤壁之战,世人皆知乃周郎之功;白衣渡江袭取荆州,系吕子明所谋;夷陵之战火烧连营,陆逊陆伯言的杰作。反观曹操、刘备,每当遇到相同等级的战役,他们往往亲临前线、运筹帷幄,即使年近花甲也不辞劳苦,为江山霸业奔赴火线。
相比之下,孙权已经算幸福了,从外事不决问周瑜,到外事不决问陆逊,总是有人替他负重前行。在即将接班时,孙策曾语重心长地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简而言之,就是论打仗你比不过我;论发掘、使用人才,給下属洗脑、画大饼,笼络人心,我比不上你。孙策怎么就知道弟弟打仗没他厉害呢?因为孙权还没接班时,就已经开始了军旅生涯,他的表现大哥是看在眼里的。
有一次,孙策带领大伙讨伐六县山贼。孙权被安排在宣城驻守,所管辖的士兵不满一千,他明知兵力较少,心里却疏忽大意,不去整修防御工事。没想到几千名山贼就向他冲过来了,孙权刚刚上马,敌人已经杀到跟前,刀甚至已经砍在了马鞍上,大家都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惟有周泰拼死抵抗,护卫孙权,身体受伤十二处,直接昏迷不醒,过了半晌才睁开眼睛。“是日无泰,权几危殆”,如果没有周泰的抗争,孙权早已丧命。刚刚出来混社会、砸场子,孙权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被山贼们好好上了一课。
后来孙策又派孙权攻打陈登驻守的匡琦城,所带兵力十倍于敌,占据绝对优势。按理说不应有失,可惜结果又让孙策失望了。陈登料定吴军必然大意,以为他会固守待援,甚至弃城逃跑,反正不会出城迎战、以卵击石。于是主动示弱,随后出其不意,发起进攻,杀敌上万;孙权非常羞愧,十倍于敌都输了,想要报仇,没想到看见漫山遍野都是火把,数量众多,吴军以为是对方的援军来了,吓得连忙逃跑,陈登又率兵追击,斩杀万人。其实呢,火把是虚张声势的手段,根本就没有什么援军。
孙权顺风局也不行,逆风局更不行,连续被山贼和陈登教育,颜面尽失。孙策说他打仗不如自己,那绝不是谦虚,而是基于现实,非常客观的评价。吴国太非常担心,孙权年纪轻轻,缺乏经验,打仗又远不如他哥,政权还能不能保住呀!就问张昭和董袭等人,董袭回答说我们有长江之险,又对百姓施加恩德,文臣靠张昭,武将靠我还有其他同事,地利人和都具备,江东铁定没问题。
孙权刚刚上任,需要用战功树立威望,告诉臣民他的能力是OK的。此时曹操正与袁绍在黄河流域激战,原本归附孙策的庐江太守李术不安分了,他看不上孙权,屡屡招降纳叛,有跳槽转投曹操之意。孙权勒令其交出叛逃人员,李术坚决不从,说他们之所以背叛,是因为你孙权无德。这相当于撞枪口上了,孙权派兵讨伐李术,李术紧闭城门坚守,向曹操求救。在大决战的危难关头,曹操哪有兵力南顾,最终李术粮草耗尽,身首异处。孙权直接屠城,双手沾满了百姓的鲜血,他才十八岁,就这样的残忍狠毒。
当上主公后,从建安八年到建安十三年,孙权三次讨伐黄祖。第一次打败了他的水军,但没有攻入城池,第二次掳掠了一些人口,第三次终于杀掉了黄祖,屠城,掠夺男女数万。在此期间,曹操顺利平定北方,地盘大增,与之相比,东吴开疆拓土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还是实力有限。
赤壁之战后,孙权趁曹军新败,决定挥师北上,扩大战果。他命令张昭率军攻打九江当涂,自己亲领大军围攻合肥。第一次合肥之战,孙权猛攻了一个多月,眼看就要成功了。突然抓获曹军信使,缴获重要情报,大意是敌将张喜率四万援军即将到达,吓得孙权赶紧放火撤退。实际上,张喜只有千名骑兵加上汝南的地方部队,半路上还感染了瘟疫,是蒋济散布虚假消息,故意让吴军知道,以为大量援军即将抵达战场。孙权相当于被忽悠了,缺乏正确分析敌情的能力,另一边张昭打的也不顺利,所以此次出征未能实现既定目标。
周瑜去世后,孙权在濡须坞挡住了曹操南下的军队。此战,他的表现可圈可点,曹军先使用油船为交通工具,趁着夜色,摆渡了几千军队抵达江心的小洲,准备作为进攻的跳板。孙权立即安排东吴水军围剿,将洲上的曹军悉数歼灭。随后他又主演了现实版的“草船借箭”,乘坐船只近距离侦查敌军营寨,曹操服其胆色,又见其军容整肃,感慨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样地称呼是合理的,曹操比孙权大二十六岁,给他当爸完全说得过去。甘宁百骑劫曹营也发生在此战中,值得被大书特书。曹军无法突破吴军的防线,只好撤军北返。濡须之战,孙权准备充分,取得了顺利抵御曹军的战果,是他军事生涯中比较拿得出手的业绩。次年五月,孙权又带兵攻破皖城,抓获庐江太守朱光以及男女数万口,再创佳绩。
然而,高兴的事情很快就结束了,接下来是孙权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第二次合肥之战。张辽、李典、乐进、薛悌四人,率领七千士兵驻防合肥,孙权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来,志在必得,双方兵力差距大,吴军是对方的十四五倍。曹操早就料到孙权会打合肥,事先留下函件,大意是孙权那小子来了,张辽、李典出战,乐进守城。曹操深知兵力悬殊,如果只是防守必败无疑。让张辽主动进攻,出其不意,也许还有胜算。
第二天,张辽就带着八百名敢死队冲锋,骁勇无比,接连斩首两名敌将,杀数十名士兵,竟然打到了孙权麾下。没想到张辽如此厉害,孙权大惊失色,连忙跑到一处高地,让军士拿着长戟保护主帅。张辽就大喊,让孙权下来和自己单挑,孙权哪有这本事,自然不敢。渐渐地,他发现张辽兵力不多,立即安排吴军包围,想把敢死队全歼了。张辽左冲右突,轻松打破包围,正要回城,没有突围的士兵大喊:“将军不要我们了吗?”张辽又杀回去,把剩下的人也救出来,简直是吊打。
面对八百人的小部队,吴军束手无策,孙权颜面尽失,从此士气一落千丈。他们有气无力地攻打城池,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只好撤军。回家的路上,孙权亲自断后,遭遇张辽追杀,幸亏骑术过人,方逃过一劫。在审问俘虏时,张辽得知差点干掉孙权,懊恼不已,悔恨自己没有加把劲,和大功擦肩而过。十万人打七千,连败两阵,一国之主差点丧命,这战绩实在是有些惨淡。几年后,曹丕南征,带上了重病的张辽,孙权被吓得不行,告诫部下说:“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也许是合肥之战给孙权留下了心理阴影,之后几年,孙权都没有再亲征过。此时刘备打败曹操,占领了汉中,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吕蒙利用关羽傲娇的特点,白衣渡江,顺利夺取城池,擒杀关羽,陆逊也在夷陵火烧连营,将刘备打的黯然逃窜。魏文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伐吴之战,都被孙权顺利防住。
曹丕驾崩后,孙权看准时机,出兵攻打江夏。他的对手是文聘,在这里当了将近二十年太守,见孙权率领几万大军杀来,城防设施又因为连日的大雨损坏,便心生一计,命令士兵、百姓都躲到城里藏起来,不要露面,自己也天天睡大觉。孙权果然中计,他认为文聘这样做,要么是有埋伏,要么是有救兵,如果下令攻城肯定就上当了,于是传令撤军,文聘赶紧派兵追杀,有所斩获。
孙权称帝后,听说魏国的满宠为了限制东吴水军的优势,在离江较远的地方修建了合肥新城,孙权决定御驾亲征一探究竟。由于新城离水较远,陆战非江东子弟所长,吴军二十多天不敢下船,孙权感觉很没面子,就这样回去,两手空空,对不起支出的军费,也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就命令士兵登岸炫耀武力,没想到满宠提前布置了伏兵,六千多人突然杀出,吴军措手不及,阵亡数百,有的人被逼到江里活活淹死,就这样,孙权又打了败仗。
第二年,孙权再度亲征,率领十万大军杀向合肥,满宠利用风势,开展火攻,焚毁了吴军的攻城器械,射杀了孙权弟弟的儿子孙泰。魏明帝曹睿也御驾亲征,想要和孙权较量一番,会会当年爷爷的对手,等大部队距离前线还有几百里的时候,孙权就因为战败撤军了。吃瓜群众期待的吴魏皇帝对决,最终并没有上演。
到此为止,孙权的军旅生涯基本结束了,从十几岁一直打到了五十多岁。孙权指挥的防御战,几乎没有输过,尤以濡须口之战最具代表性,像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是由大都督负责的,也许他也明白,这些人比自己更胜任战役总指挥的岗位。但孙权指挥的进攻战,总体来看胜少败多,其中不乏耻辱时刻,特别是匡琦之战、四次合肥之战、江夏之战,被曹操的东线高级将领轮流刷经验、刷人头。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孙权的军事指挥能力有待提升、屡屡中计,固然是一方面,但两国实力的差距更为要害。以魏国的水平,完全可以同时应对吴蜀的联合进攻。孙权能够利用长江天险,还有出色的水军守住基业,就已经非常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