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时间:2023-07-01 11:19:46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防火一直是人们在生活中所注意的问题。现在家家都有 灭火器 这种灭火装置,而如今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消防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可是火灾依旧在我们身边出现,我们依然惧怕

防火一直是人们在生活中所注意的问题。现在家家都有灭火器这种灭火装置,而如今科学技术发展之快,消防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可是火灾依旧在我们身边出现,我们依然惧怕它。可是在古代并没有像现在一样的消防水平,他们又是如何灭火和预防火灾的呢?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一、中国古代建筑特色

古代中国人讲究阴阳五行,五行中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五行中的“木”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生命生长的力量,“土木”在性能上符合阴阳,所以就成了最好的建筑材料。

我国古代房屋建筑大多是通过木材来建造的。以其灵活便利的木框式结构,而且木材又是火灾最容易发生的材质,大多木材种类都是柏木、松木、杉木等。根据《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房屋建筑木材质材料占百分之七十,施工多以大木给主,中国古代建筑在大唐时期就应经定型,之后产生了许多设计方案和施工的方式方法。在《营造法式》中就记载着设计原则,标准规范。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古代房屋也不是经常装修的材料替换,很容易年久失修,遇到大旱天气,房屋里的木材很快就会变的易燃,木材里的含水量降低,就像干柴一样,只要一有明火很容易就发生火灾,房屋里的建筑又是交错纵横,相互牵搭,相互连接,一但发生火灾就很难控制火情,火在木质的房屋里很容易导致温度上升,交错的房屋内氧气充足,极易形成“轰然”现象,在古代一但发生火灾扑救十分困难。

二、古代人的防火意识

1.防火意识的出现

在周朝时期,古代人就由来防火意识,《周礼·天官冢宰·宫正》就记载有:春秋以木铎修火禁,除了禁止明火,还设立了防火的官员,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可见防火的官员要是玩忽职守,会受到重罚的。在《易经》中有记载“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便大火扑灭了,也要提高防火意识。

早在西汉时期,长安街里有十六个亭子,东汉洛阳城里的二十四条街,共有二十四的防火庭亭,被称为“街亭”,到了唐朝,就有了“武候铺”的类似于治安消防的组织,这种武候铺,分布在城中的各个地方,受金吾下属左右翊府领导,在城中形成了一个治安消防系统。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2.古代的火都因何而起

古代建筑识货无非也就四种情况,生活用火:这类事件发生的最多,大多发生在做饭和取暖。照明,古时木建筑被火吞噬的人也不在少数。

宗教活动:主要是殿内烧香,点蜡烛和烧纸,这些极易燃烧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容易掉落出,盛放的容器,因上香焚毁的寺庙也是有不少。

雷击:古代早时还没有避雷的意识,知道汉朝的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筒瓦放在屋顶上,可以防止雷电,产生天火,这是现代避雷针的雏形。

战火:在古代时的战争,就有士兵在箭上面包裹住易燃的东西,来点燃箭头,来射击城池,因战争毁坏的房屋数不胜数。

三、古代君王对防火的制度

东汉苟乐悦在《伸鉴·杂言》中将火灾预防理论概括为:“防为上,救次之,诫为下,从现在的话说就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1.专业制度的的出现

其实直到宋朝才有了真正意义上消防队,真正意义上的消防队,直到宋仁宗继位之后,防火体系才算完整严密,建立军巡铺的主要任务就是,夜间巡视,在这个部门里,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更新和维修救火装备,有火情时,发出救火器具,救火结束后,将器具收回。

宋朝临安城内有七支潜火队,分别为水军队、搭材队、亲兵队、帐前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全部的军官士兵加起来共有两千余人。可见应该是古代最大的消防阵仗了。

可见,宋朝的消防制度是最先开创的,望火楼的设立也是最大化的减少了火灾带来的危害,一但望火楼的瞭望兵发现火情,立即敲锣拉响警报,白天以旗,夜晚以灯为号,表明失火方位,之后由潜火队赶往现场,赶往救火,为防止趁火打劫的情况出现,政府规定潜火兵往救火前平民可以先行救火,但是潜火兵到达之后平民不得救火,“须臾便灭,不劳百姓”。

如果发现趁火打劫的人,由政府惩罚。

在京城外,在民间也有类似的防火组织,但是地方的组织,防火和救火上就要差许多,所以大多数地方还是以提醒为主,来督促居民的用火和明火的安全使用,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发现火灾及时报告,之后就有救火人员前来抢救,安置受伤居民,及时灭火和安置居民,在城邦里还会专门设置望火楼,在古代发生的重大火灾并不是很多,这是与望火楼是分不开的,从塔上的士兵日夜值守,起到消防巡查的功能。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2.民间如何防火

《周礼》中的记载,仲春二月,当天上的火星将要出现的时候,在宫中负责“掌火”的官员需要拿着木铎在宫中来回走动,提醒人们做好防火的措施。在影视剧里我们也经常看到有这一类人出现,那就是“打更人”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句经典语录,这同时也是防火意识的体现。

永州柳宗元就曾搭建水池,修水池来加强防火能力,东汉设立的防火楼也是为之后历朝历代做了典范,救助了历朝历代的人民。

在宋朝之后,古代建筑便不在是全木质结构,在宋朝烧砖的技术得到改良,砖瓦也开始兴起,从此砖瓦成为建造房子的材料,但是砖瓦十分昂贵,对于家境优越的人,采用砖瓦来建造房子,来提高防火能力,宋朝房子多用茅草来覆顶,茅草很容易点燃,出现的现象就是,一家着火,祸及邻里,砖瓦的兴起改变了此景,宋朝的军营、官设、都分别进行了改造。

此外,南宋还加强的防火措施,在临安府重要的建筑物的四周出一定的距离,以砖瓦为材料,用来阻止火灾发生时的蔓延,当时,被当时的居民称为“瓦巷”不按规定瓦巷这,会被治罪,可见宋代官府十分注重防火,为了加强百姓的防火意识,避免火灾的发生宋朝也是绞尽脑汁。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四、古代的防火措施都有哪些

1.思想方面的宣传

受封建思想的熏陶,古代建筑也屋脊安装吻兽避灾,在古建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龙头形状的装饰在屋檐上,这就是正吻,拿清代来说,故宫太和殿里的最多,上面都是能兴风作雨的神兽,来防患火灾;宫殿内我们还可以发现有一颗珠子在天花板上,这就是辟火珠,来源于“水能克火”的认识; 明代的马愈在《马氏日抄》里有:“故招火灾。遂撤额投火中乃熄。后书门额者,多不钩脚。”古人普遍认为,“门”字带火,是不祥的征兆,必引火灾;其次就是给房屋建筑起带水的名字,以此来镇压火的存在;供奉水神来求得保佑,有些人会供奉玄武,传说玄武是北方神灵,在二十八星宿中,以龟为蛇状,阴阳五行中北方为水,所以供奉玄武来免于火灾。

最朴实的消防措施自然是储水,自商代起,宫廷里都会拜访水缸,众多的宫廷剧里也有很多大水缸的身影,它们也叫“门海”清朝皇帝的皇宫里经常发生火灾,所以在故宫里有了大量的水缸。还有就是把池塘建设在院子里,以此来洗去污浊之气,以求顺风顺水一但发生火灾这种水系,可以阻隔火源,也可方便取水救火,一举两得。

2.从建筑入手减少火灾的发生

把房屋沿河而建,以此来达到救火的目的,或者是建筑周围修建护城河来达到防火的目的。建造天井和庭院,古代人对水能治火的观念,认识很深,由于墙可以防火,所以围墙的建筑材料几乎都是以石材为主,以此来减缓火灾的蔓延。再者就是人们发明了砖瓦技术,宋朝时期的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砖瓦是非燃材料,给建筑塑造了一个封闭的外壳,促进了建筑的发展,也传播了砖瓦建房的速度。

古代消防员用什么灭火_古代消防员是如何灭火的

3.禁止火种的传播

清朝的防火制度中,紫禁城每日火种进出的情况进行筛查,对进宫的所有人都要意义筛查,戒备森严,约束苛刻的火种筛查制度,也消除外来火种带入引起的火灾。《大清戒律》规定,失火殃及公闻者,处以绞刑。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历朝历代的教训下,建立系统、完备消防制度,避免了百姓和达官贵人再受到火灾的伤害,有效遏制了火烧连片的问题,对于拟定的紫禁城两大章程的出现,也对防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古代对于防火建筑的独特文化景观,也向我们展示了历史的记忆,同时体现了中国一批特色鲜明的建筑美学,在实用性和审美上又迈进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