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太宗之后无祖为何多次被打破

时间:2023-07-01 11:34:39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古代帝王庙号中,最尊贵的是太祖,其次是太宗。所谓太即第一,太祖也就是第一祖,太宗就是第一宗。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正确的称呼是太祖高皇帝,庙号太祖而不是高祖,被司马迁

古代帝王庙号中,最尊贵的是“太祖”,其次是“太宗”。所谓“太”即第一,“太祖”也就是“第一祖”,“太宗”就是“第一宗”。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正确的称呼是太祖高皇帝,庙号太祖而不是高祖,被司马迁“笔误”也就以讹传讹出现了新的庙号。

太宗之后无祖为何多次被打破

“太宗之后无祖”,开创于汉朝惯例,汉太宗文皇帝刘恒之后,不再有庙号为祖的帝王。“光武中兴”后,刘秀恢复了汉王朝,名义上延续了前朝,实际上是新建王朝。因此刘秀庙号“世祖”也有理有据,不算突破了“太宗之后无祖”的“规制”。

此后的吴太宗孙休、晋太宗司马昱、成汉太宗李雄,基本都遵守着这个规则。不过,到了北魏就开始“违规”,那就是明元帝拓跋嗣被儿子太武帝拓跋焘尊庙号为太宗,而道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地位超过父亲拓跋嗣,死后被尊为庙号世祖,这就出现了太宗之后竟然有世祖的局面。更为严重的是,世祖拓跋焘后面又出现了显祖拓跋弘、高祖元宏、肃祖元勰,即整个北魏王朝148年出现“五祖”的局面,也是亘古未有。

当然,此时也可以说北魏是鲜卑少数民族建立的,不熟悉汉文化的庙号制度出了笑话,而且北魏属于割据政权,不能与统一中原地区的王朝相比,也说得过去。此后的唐朝、宋朝则坚持着“太宗之后无祖”的汉家法度。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再无庙号“祖”的出现。即使是同一时代的辽朝、金朝、西夏、南诏(大理)等国,也严格遵守“太宗之后无祖”的规制。

忽必烈称帝后,设立太庙,把“草原部落酋长”铁木真、窝阔台、贵由、蒙哥等人送入太庙,爷爷铁木真庙号太祖,三伯父窝阔台庙号太宗,忽必烈这位开国皇帝的庙号就成为不得不“破例”的新问题。其实忽必烈如果以三伯父窝阔台为世宗而不是太宗,那么自己百年后庙号世祖就没有任何问题。但忽必烈追封三代时把太宗给了三伯父,这就造成实至名归的忽必烈不得不突破“太宗之后无祖”的规制,谁给窝阔台庙号定为太宗的大臣,当斩。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庙号太祖,朱棣庙号太宗,这本是李世民、赵光义等人非正常继位的翻版。遇上了“半文盲”嘉靖皇帝,竟然把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祖,这完全是造孽,“成祖”庙号是什么玩意儿?嘉靖皇帝给朱棣这种独一份的庙号,竟然有人解释为太宗会被祧出太庙所以改为太宗,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太宗属于万世不佻之君?比太宗庙号更尊贵的只有庙号“祖”的帝王,明朝只有一个“祖”即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排位妥妥的“老二”,需要改为“成祖”吗?当然,这也是坚持“太宗之后无祖”,明朝则是太宗换成“成祖”。

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把父亲努尔哈赤送入太庙时,庙号“太祖”。皇太极驾崩后,摄政王多尔衮以小皇帝顺治帝的名义上庙号为太宗。顺治帝定鼎中原,驾崩后辅政四大臣以小皇帝康熙帝的名义上庙号为世祖,这就直接突破了“太宗之后无祖”的规制。康熙帝驾崩后,又被雍正帝上庙号为圣祖,这也是继位帝王前所未有的庙号。于是清朝出现了奇怪现象,即开国皇帝皇太极庙号太宗,皇太极的儿子顺治帝、孙子康熙帝反而是世祖、圣祖。

也许清朝帝王认为顺治帝、康熙帝功劳太大,庙号不升格为“祖”会导致被后面的“宗”祧出太庙。所谓“天子七庙”,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已经占了两个名额,如果不给顺治帝、康熙帝庙号“祖”,则出现五个“宗”之后例如咸丰帝之后顺治帝、康熙帝就要被请出太庙。从政治现实来考虑,清朝“太宗”之后出现了“二祖”,也是迫于无奈。

太宗之后无祖为何多次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