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道士们在干什么
道士在当今和平时代是一个隐秘的存在,他们多存于道观或山林之中,在城市里面很少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可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从不含糊,抗日战争时期他们也加入了救亡图存的大军之中,而这些都是与道教的爱国理念分不开的。
一、道教的爱国理念
在道教典籍中至少有六本都提到了“爱国”的理念。《太平经》中讲到对于修道人来说应当“助国得天心”,“天乃与德君独厚,故为其制作,可以自安而保国者也。”这里面讲道德“助国”、“保国”表达的就是一种爱国理念。《老子吟诵戒经》中“老君曰:吾汉安元年,以道授陵,立为系天师之位,佐国扶命。”佐国扶命,辅佐国家治理,扶持国家命脉的延续,这才是道教的立教之本。此后,道教经典中类似于“助国”、“保国”、“佐国”的言辞非常之多,这里就不一一道来了。总之,从这些道教经典中,我们可以看出道教对祖国倾注的热爱,字里行间透漏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节衣缩食 毁家纾难
道教节衣缩食 毁家纾难的事例有很多,在关于武当山道观周府庵的历史资料中,对这些事迹做了翔实的记载。
民国三十二年(1943)十二月二十日,均县草店镇公所镇粮字第三一八号公文有记载,当时为了支援抗战,毁了很多道观被用来修路。周府庵是位于武当山下的一处道观,1922年还有3240亩土地,50名道士。抗日战争时期,周府庵的道士流亡了百分之四十六,土地、房产等被占用殆尽。武当道观如酒仙庙、火星庙、三元宫、静乐宫、周府庵、遇真宫、冲虚庵等都被部队机关、学校、医院、军工厂改造利用。为修建公路,道教建筑被拆毁,宫殿砖瓦、石碑用作铺路、修砌过水涵洞。
据史料记载,当时一段时期内,周府庵27名道士只有9人获得了政府救济性粮食拨付,不及正常需求的三分之一,道士的生活连半饱都谈不上,道士们每天靠吃野菜为生。武当道教和全国各阶层群众一起节衣缩食,毁家纾难,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撑着旷日持久的抗日战争,直至将日寇赶出了中国。
三、上马杀敌 下马学道
许多道士还积极投身到抗战的一线。1945年春天,侵占湖北老河口的日寇偷袭设在武当山周府庵的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武当道教信徒和群众奋起抗击,一举粉碎了敌人的进攻。茅山术士也曾在江苏与新四军将领陈毅将军合作,共同打击敌人!还有河北狼牙山棋盘坨道观的李圆通,茅山道士黎遇航,辽宁闾山圣清观的田信良等人,道门中人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传奇。他们上马杀敌,下马学道,一手拿香,一手拿枪,为抗击外敌入侵展现了道人的血性和勇敢。
这些看似出世的修道者,在国家危亡之际,在践行了他们的“爱国,保国,助国”的教义,实践着上马杀贼、下马学道的道教理念,向世人展示了道人们的铮铮铁骨和高洁风骨。或许国学大师南怀瑾的一句话最为中肯:当天下需要拨乱反正的时候,道家一定会挺身而出的!道家救乱,自古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