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哪国军队伙食最好,二战伙食最好的国家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任何一个人都逃不开一日三餐的宿命轮回。在和平年代,我们或许对这句话并没有多大感觉。但在粮食紧缺的战乱年代,这句话无疑有相当沉重的分量。
纵观从古至今的各种大大小小战争,粮草对于军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年诸葛亮北伐时,为了运送粮草甚至还特意发明了木牛流马。比起空洞的作战动员口号,一顿好的伙食或许更能激励军中的士气。
历史上从来不缺因伙食不好导致战争翻车的案例,春秋时期,郑国出兵攻打宋国,宋国委任华元为主帅上前督战。为了振奋军心,华元到达军营后第一件事便是让厨子做了顿羊肉犒劳众将士。
而在忙乱中,他竟忘记给自己的车夫分一杯羹,结果被车夫记恨在心,交战时,直接驮着华元投奔了郑国阵营。由于失去主帅,宋国很快败下阵来。这个故事后来还衍生出了一个成语,叫各自为政。
显然,古代由于是全凭力气的冷兵器战争,能否吃饱对战局的影响举足轻重。虽然在现代战争中,粮草对战局的影响越来越局限,但作用依然不可小觑。就拿二战来说,德军初期之所以快速征服欧洲,不仅因为古德里安发明的“闪电战”,还靠他们强大的粮食供应系统和丰盛的伙食。
根据1943年德军第25装甲师的伙食清单记载,当年德军的一日三餐有黑麦面包、鸡蛋、玉米仁粥、火腿和猪肉香肠,除此之外还有咖啡、巧克力、熏鱼、意面、沙拉以及5支香烟。这些食物放到今天都无比丰盛,更何况是半个多世纪前的二战。
能顿顿吃到这种伙食,也难怪前期的德军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而后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粮食供应被盟军截断,德军才开始在各大战区吃瘪。
德军的伙食无疑是二战中数一数二的,那么,我军在二战时的伙食又是如何呢?在抗日战争还未全面爆发之时,国民政府给每个士兵的标准配餐是“每人1.5斤大米、4两罐头、2两咸菜以及4钱食盐和酱油”。乍一看也还凑合,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甚至还有点丰盛。
但这些伙食大部分普通士兵并享受不到,由于战乱时期无人耕地,再加上日军对支援我国海外物资的封锁,实际的情况其实很糟糕。前文中提到的伙食,当年只有国民政府的精锐部队才能享受到。因此,吃红薯、挖野菜才是二战时我军的常态。
再来看看苏联,二战时期,苏联已经完成了第二个5年计划,国内工业水平已经跃居欧洲一流。按理来说,他们的粮食补给应该不会差。遗憾的是,苏联东部大部分都是无法耕种的西伯利亚冻土,粮食产区主要集中在西部。而在苏德战争中,西部大部分粮食产区又被德军占领,苏联当时的情况也很糟糕。
因此,在二战时期,一种廉价易得的简陋黑面包则成了苏联人的救命口粮。它拯救了40万苏联人性命,还维持了1000万苏联军队的正常运转,几乎被那个年代的苏联人视为国宝。甚至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围困到极致的苏联军官不惜用手表来换取黑面包。一直到美国卷入二战后,苏联的伙食才有所改善。
美国的伙食自然不必多说,作为二战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即便隔着大西洋,在欧洲作战的美军依然有着无比强大的粮食运输系统。他们和伙食和初期的德军不相上下,甚至还有美国特色的可口可乐和冰激凌,那会不少参加过二战的美军归来时都胖了一圈。
然而,美国并不是二战时伙食最好的国家。真正的伙食第一应该是意大利,意大利这个国家打仗不怎么样,但对吃这块却相当讲究。要知道,当时意大利国内其实只有墨索里尼政府支持德国纳粹。为了忽悠意大利百姓参军,政府只能在伙食上下功夫。
而意大利的伙食究竟有多好,如今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一件趣闻上能窥见一二。当时由于被德国全面封锁,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同样也相当居促,物资运不进来,伙食相当一般。
在北非战役中,英军一名飞行员不幸被意大利军队俘虏。而在吃俘虏饭时,这名英国飞行员被意军的伙食惊为天人。多年没吃过饱饭的他也不顾什么形象了,立马狼吞虎咽起来。甚至在意大利投降后,这名英国飞行员仍希望待在意大利部队,不愿回国。
虽然意大利军队的伙食很好,但伙食加成战斗力这条定律似乎对他们并不适用。他们拥有二战中最好的伙食,同时也拥有二战中最弱的部队。如此强烈的反差,着实让各国颇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