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官场潜规则有哪些,明末官场潜规则有哪些
01
明万历年间,孙丕扬为人刚直,万历帝任命他担任吏部尚书的重任。吏部是六部之首,负责国家的人事安排,是一个而非常重要的岗位。
孙丕扬担任如此要职,自然有很多人前来请托办事、谋官求职,但孙丕扬全都不理,但他唯独怕宫里的太监前来请他给人安排职位。
明朝的时候,太监的官职其实并不大,朱元璋也曾有严禁太监干政的祖训,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祖训早就被抛之脑后。明朝反而是太监干政非常严重的一个朝代,刘瑾、王振、魏忠贤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那为何明朝的太监的权力会如此大呢?
这还是朱元璋造成的。朱元璋为了加强集权,取消了丞相,把大权全部揽到皇帝身上。权力是有了,但事情也多啊,天下那么多事,皇帝根本忙不过来。为了减轻皇帝负担,就有一批大学士负责给奏章草拟一个意见,交给皇帝,皇帝也不亲自写,就口授,让太监把自己的指示和批复写在奏章上,这个太监就是秉笔太监。
很显然,这个秉笔太监的权力太大了,皇帝偷懒的时候,他就有可能成为决策者。魏忠贤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在天启做木匠活的时候呈上奏折,天启一不耐烦,就让魏忠贤自己看着办,这也就导致了魏忠贤的权势滔天。
再说回孙丕扬这里。
孙丕扬虽贵为六部之首,但也不敢得罪太监,太监们来请托,他又不想完全曲意奉承。所以这个孙丕扬就想了一个办法:采取抽签的办法,来决定做官人选。你们不是都要安排自己的亲信、亲戚来做官么,那好,抽到就能做,抽不到那就怪自己运气差。
很显然,孙丕扬这种选人的办法,完全是一种瞎整,是一种不作为。但细思极恐的是,孙丕扬的这种办法,得到了官僚和民众们高度赞扬,都称他铁面无私。
这样的方法都被称为铁面无私,可见吏治腐败有多么的严重。
明朝官场潜规则第一条:不作为,居然会被认为是公正。
02
到了明朝末年,腐败已是十分严重,腐败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条。刚继位的崇祯皇帝也想好好地整顿吏治,拿一两个贪官出来,作为典型整治一下。
而恰好,户科给事中韩一良就上了一道奏疏,请求整顿吏治,处理贪腐。
在这道奏疏里面,韩一良给崇祯算了一笔细账:每个官位都是明码标价的。一个总督巡抚的职位,要五六千两银子;一个道台知府的美缺,要二三千两银子;而下面州县衙门的大小官位,也都各有定价;甚至于举人监生等,也要贿赂成交。
韩一良还拿自己举例,说自己两个月内就拒绝了五百两的贿赂,以此说明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崇祯对他这个奏章很满意,立即升他为右佥都御史、吏部尚书,这可是连升好几级啊!
不仅如此,崇祯召重臣开会,讨论韩一良的奏章。
当时贪腐成为普遍现象,韩一良的上书自然不会得到大臣们的支持。
在朝廷讨论之时,吏部尚书王永光站出来了,他给韩一良出了个难题,你韩一良说现在贪腐横行,那你指出一两个人来,我们来处理。
很显然,这个吏部尚书王永光对韩一良很不满,你上这么一道奏疏,很显然是在说我这个吏部尚书不称职!
崇祯也觉得对啊,你韩一良在奏章里面说自己两个月内就拒绝了共500金的贿赂,那就把这些送钱的人说出来。
韩一良本意是建议整顿朝廷的腐败现象,具体说出人名,那就是与人结仇,自然不肯。
崇祯再三逼问之下,韩一良坚决不肯说出人名。
崇祯在一怒之下,罢免了他的官职。
韩一良本意是想帮朝廷反腐,没曾想,自己反而是第一个而被免职的人。
明朝官场潜规则第二条:谁提反腐败,谁遭殃。
03
己巳之变时,皇太极率领大军10万绕道蒙古,破长城入关,直杀北京城下。慌乱的崇祯帝急忙下诏令天下兵马进京勤王。
甘肃巡抚梅之焕也收到了命令。
梅之焕此人,能文能武,虽是进士出身,但却善于骑射,成了一名镇守边关的勇将。
崇祯的勤王令到了之后,梅之焕哪里敢怠慢,带着兵马就准备往北京赶。边塞地区的游牧民族得知了此事,想趁梅之焕主力离开之后,就进行抢劫。
梅之焕却早有准备,做了埋伏,一战斩首了840多名敌军,敌人仓皇而退。梅之焕虽然取胜,但也耽误了时间,赶紧带着部下往北京赶。
但当时国家没钱,欠饷严重,士兵们没有一分钱,粮食紧缺,军需也跟不上,而且每个士兵负重都在50斤以上。又正值天寒地冻,行军困难,而梅之焕又约束军队不准抢掠。
于是,军中有些士兵就开始哗变,杀了参军,逃回了兰州。梅之焕只得带人往回追,平定了叛乱,才又往北京赶。
当梅之焕到北京的时候,迟到了,崇祯大怒,下令将他撤职。
这样的事情,在崇祯一朝比比皆是。
袁崇焕拼死抗击满清,却死于千刀万剐;孙承宗战死时除了自家家丁之外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卢象升、孙传庭战死后不出殡不抚恤;还有郑崇俭、邵捷春、杨鹤、孙元化、耿如杞等一干背锅侠。这些人虽然称不上旷世奇才,但起码也都是认真干正事的人,然而越努力下场越惨。
明朝官场潜规则第三条:真正干事的人,多半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