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夹馍是哪里的特产,肉夹馍是怎么做的
肉夹馍一个奇特、别致和鲜亮的吃食名字。它究竟起源于何时,又因什么历史缘故而形成,很少有人去考究。单是“肉夹馍”这三个字,就颇耐人寻味。明明是饼,却说成是馍;明明是馍夹肉,却要叫成“肉夹馍”。这里边到底含了什么习俗讲究,或者有什么典故传说,恐怕许多吃肉夹馍的人都是难以说清楚的。
一个吃食的产生和发展,同其它的事物一样,总是有着它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民风民俗和历史的传承诱因。你只要观察一下肉夹馍这一看似简单的吃食,能够如此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就知它有着存在的深厚的根基和土壤。
一、馍夹肉,叫肉夹馍,是饮食习惯和地方称谓的习俗
陕西关中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自古就有“八百里秦川”和“沃野千里”之称。这里最适宜优质小麦生长。所长小麦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用这样的小麦磨粉蒸馒头烙饼自是天下无双。因而饼和馒头便是陕西关中人的主要饭食,吃馍成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农村里几乎家家都备有一个装馍的大竹笼,高高地挂在房梁上。除了生活困难时以外,年景好的日子里,那竹笼里就没空过。总是要把那或黑或白或粗细粮搭配蒸的馍、烙的饼装得满满实实的。吃时取出放锅里一熘,热热和和,也有嫌麻烦凉吃的。农忙季节早、晚两顿都得有馍。
就是中午在吃面条时,也要把两碗面吃后再吃一个馍的。不吃个馍,似乎肚子里就空空的,就好像没有吃饱一样。还有的人不喜欢喝汤水,爱吃干的、硬的,干脆馍夹辣子、夹菜或夹肉,两三个馍一吃,就顶一顿饭,吃馍就是吃饭。另外,馍、饼往往不分,即使笼里装着饼,也问:“还有馍没有?”因而,人们喜食“肉夹馍”,把饼叫馍,这有饮食习惯和地方称谓上的原因。
二、肉夹馍受现代人欢迎的原因
再就是图省事,方便。秦人生性耿直,说话爽快,办事利索,极少有磨磨缠缠、柔柔绵绵的。反映在饮食习惯上,也是愿意简捷、快当。既没有大碟子、小碗和汤水、菜肴的齐齐整整摆设,也没有细嚼慢咽扎势品味的习惯讲究。
这“肉夹馍”就正好适应了这一饮食习俗的要求。你想想,将一个热饼子从中间切开,夹进肉或菜,就拿在手上趁热乎吃起来,一个不够再吃一个,既省却了摆碗摆碟拿筷子的诸多麻烦,又能吃得可口,吃得省心,吃得方便,吃得利索,大大地节约了食者的时间。一个肉夹馍一吃,一杯热茶水一喝,嘴一抹,又急促促地入了人流、车流之中,去干他那正经营生去了。肉夹馍正是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这一快节奏,你说这肉夹馍能不受大众欢迎?
还有就是主副食结合,馍、肉菜合一的特点。一般来说,人们吃主食总要有副食搭配,这既有营养学的道理,又有促进食欲的目的,肉夹馍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看似只一个白面饼拿在了手里,但里面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这个饼里夹着肉、夹着菜、夹着辣子,有油、有盐、有调和面儿,咸、香、辣各味兼备,营养丰富,味道好吃。食客边吃还边想着多是谁发明了肉夹馍这个“劳什子”,既满足了咱的肚子,又迎合了咱的口味,还对了咱的脾气。
三、中国的“三明治”
对于“肉夹馍”这一快餐美食,许多研究饮食文化的专家学者多有推崇、褒奖,认为外国的“三明治”和我们陕西的“肉夹馍”,可说是各有所长,异曲同工,但前者已成为享誉世界的食品,而我国的肉夹馍迄今还走不出国门。
其实我个人觉得我国的肉夹馍与外国的三明治、汉堡包、热狗等是可以媲美的美食(因为生活习惯原因,早上起不来,所以上班前,几乎每天都用肉夹馍来犒劳自己饥饿的大肚)。如何才能向外国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食品一样走向世界,冲出国门,我想这应该是我们肉夹馍师傅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四、肉夹馍的馍和肉
现在大小城市的街头“肉夹馍”摊点比比皆是,生意红火,食者络绎不绝。说起肉夹馍的馍,其实不是一般的馍。它既非蒸馍,又非饦饦馍,属于饼类。但亦不同于烧饼、芝麻饼,而是一种中间空虚,两面鼓起的烙饼,名叫白吉馍。
所夹的肉食也非同寻常,一般以夹了色泽红润、肉质软糯、气味醇香的腊汁肉为上乘,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的赞语。现在人们吃肉的习慣已大不同于过去,城市人吃肉几乎都要瘦的,农村里富裕起来的农民也逐渐地对大肥肉不感兴趣。因而在买食肉夹馍时,便很挑剔,指明让切那瘦一些的部位夹进馍里。为了满足口味,还有夹进孜然炒肉,夹进牛肉、羊肉,夹进肉炒青椒,夹进肉炒洋葱丝等等肉菜的。
五、结语:
正如有识之士指出的那样,这肉夹馍,若申请了专利,实行规范化管理,工业化制作,再加上必要的宣传,岂止是走出中国占领亚洲市场,就是走向世界和三明治、热狗等外来食品一比高低也未尝不可。“肉夹馍”,实则是肉加于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