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武则天最后把皇位还给了李家
作为一代女皇武则天可谓是权势滔天。当武则天废除太子李显为庐陵王之后亲自登基,做了武周的皇帝,定都洛阳。登上帝位的武则天,立储问题自然而然就成了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了。
是李唐皇族子嗣,还是武氏外戚子嗣?
这是武则天登上帝位面临的很头疼的一个问题,权力的交接自然就预示着利益的重新分配,一旦权力失衡,那么身死族灭、国破家亡就不是一件耸人听闻的事情。
立李显为太子,那么武氏外戚必定惨遭荼毒。
立武承嗣为太子,那么李唐皇族很可能面临同样的命运。
一边是自己的儿子和女儿,一边是自己侄子,其实武则天心里面也清楚,最终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将权力平衡过渡到李唐皇族子嗣的手中,因为武氏外戚一旦上台,那就意味着自己的李唐皇族完全就是等待被屠杀的命运,而李唐皇族之中有他的儿子、女儿,这份款款深情绝对可以说服自己将皇位传给李唐皇族子嗣,而非武氏外戚。
公元702年,武则天下令从神都洛阳西返长安,从唐高宗李治病逝在洛阳,到武则天登上帝位,她已经离开长安20年,这20年的时间里,无数次的回忆都留在了神都洛阳,而这一次武则天下令西返长安是否意味着什么?
没错!她将要交出自己的权力,将还政于李唐皇族子嗣。
不仅如此,武则天还迅速做了以下的几项举动:
封了自己的三儿子李显为皇太子,封自己的四儿子李旦为并州牧,负责驻守京师重地。
朝堂上的大臣都明白,武则天已经做好了还政的打算了,但是事情真的像大臣们说的那样吗?
因为武则天的两个“爱宠”开始了苦口婆心的劝告,继而直接影响了武则天的判断,而此时已经上了年纪的武则天犯了老年人的通病,开始左右为难,这权力到底还要不要交给儿子?
公元703年,此时的武则天已经73岁,握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她已经垂垂老矣,眼看着就要离开人世。但是,此时的朝堂宰相魏元忠和武则天的“爱宠”张昌宗和张易之势同水火,几乎有了火拼的势头,二张看到魏元忠如此的碍眼,于是决定将宰相魏元忠赶出朝堂之外。
很快,堂堂一国宰辅魏元忠被二张搞下台。
与此同时,武则天又行了一场异常的举动,她又携领文武百官回到了神都洛阳,大家都知道神都洛阳是武则天的兴起之地,这项举动意味着什么?武则天变卦了吗?
看起来,之前武则天还政的打算,随着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又起变数。
公元705年,武则天将年号改为神龙,这个年号之所以在历史长河中有些名气,即是因为一场“神龙政变”。
眼看着武则天做出一串串如此异常的举动,一场夺权行动在洛阳展开,神龙政变五大臣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分别是:张谏之、崔玄暐(wei)、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神都洛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夜里,五大臣率领军队迅速控制了神都洛阳,直接扑向武则天所居住的长生殿,政变成功。
神龙政变的第二天,武则天被迫宣布退位,第三天,皇太子李显正式登上皇位,这场政变将皇权顺利地从武则天的手中抢回李氏手中。
没过多久,武则天离开了长生殿,搬到了上阳宫居住,不久病逝于此宫。
这一年是公元705年11月26日,一代女皇武则天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1岁。
与其说是武则天归还政权,还不如说是太子李显和五大臣直接从武则天手中抢了过来,倘若武则天真的有心和平交接政权,又何必从洛阳搬到长安,又从长安搬到洛阳,最终还被迫退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