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妃子的待遇好不好,清代后妃日常待遇
道光皇帝是清朝历史之中相对严苛的一个皇帝,尤其是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之下,道光皇帝总是会采取很多降级的手段减少宫内的开支。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彤贵妃,根据宫廷档案和《清史稿·后妃》之中的记载,内务府发现了太监李得喜有着很多皇帝的赏赐之物,所以就感觉很奇怪,因此便将此事和上次的物品一一记下,然后报告道光皇帝。
而等道光皇帝彻查出结果之后,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彤贵妃赏赐给李得喜的,道光皇帝勃然大怒直接下令革除了彤贵妃的贵妃身份,并且降为了贵人。贵妃到贵人之间的的距离一共有三级,然而之间却有着云泥之别,非但是身份的低微,连同其所有的待遇也都随之丢失。那么为什么彤贵妃将皇帝赏赐之物转移,就会闯下如此大祸呢?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宫廷物权的问题,本身贵妃赏赐东西给下人并不为怪,但是道光皇帝这么生气就是因为贵妃转移皇帝赏赐物品属于违规行为。所以道光皇帝才会说“彤贵妃受朕厚恩多年,不想如此丧良,不知自重,李得喜何等下贱不堪之物,乃如此狎比亲信,实属大负朕恩”;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桥段,源自于乾隆时期所说的一番话。
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有所描述所有物品都是皇家赏赐,不可以将皇家的东西向外传送,也不能够接受家中的东西作为补贴。所以在清朝的宫廷之中,妃嫔只能够依靠自己的俸银生存,即使是家中富裕也不能够补贴自己。
所以这也是宫廷之中的一个残酷事实,即使是这些皇后、贵妃等等在生前有着尊贵的生活和享受,但是死去之后这些身外之物都会不复存在,甚至不能够随同陪葬。那么一般来说这些皇后等人的财物会去哪里呢?
其实在现在很多博物馆之中的文物就能说明问题,这种女性使用的配饰等等很少会有指定属于哪一位嫔妃,很可能是属于多个妃嫔,而且在这些妃子去世之后这些物品则是会被再一次循环利用,又或者是被直接熔化,作为之后的用途。比如说乾隆时期最为著名的令妃,可以说究其一生都是得宠的,然而即使是如此在令贵妃去世的时候她所得到的册封金册还是被熔化。所以真正是人走茶凉,而这些财富也永远是属于皇帝的,妃子们只是能够拥有使用权而已。
那么对于妃嫔来说,宫廷所提供的俸银能不能支撑妃子的生活呢?
在等级制度之下妃子的生活也是有着很大的差距,皇后是最高级别的位置,而答应则是清朝时期最低的一个位分。每一个位分也有着相匹配的收入,其中皇后的待遇自然也是最好的,比如穿着方面皇后所得到的布料多达三十个种类,其中最好的自然就是蟒緞;而等到了答应这一个级别之后,则是从三十个种类变成了十个种类,而且其中最好的只不过是云緞。
那么俸银有多大的差距呢?可以将清宫之中的等级按照顺序排位,一年来说皇后的俸银有着足足一千两,身边的宫女也有着十个。较为次之的则是皇贵妃,只有皇后的百分之八十的收入,俸银八百两,宫女也是只有八个。再往下则是以此锐减,贵妃只有六百两,宫女有八位;妃子只有一年三百两,宫女有着六个。到了嫔时则是锐减到了皇后的五分之一,一年俸银二百两,宫女六位。
从此也就有了一个分水岭,到了贵人、常在、答应之后,她们的待遇和前面的位分则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她们一年的俸银分别是一百两、五十两和三十两,宫女也是锐减到了四位、三位和两位。而且等级制度下的影响,每一个级别的妃嫔连使用的器皿都有着规定,其中也只有皇后才有资格使用玉器和金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的清朝宫廷剧之中,都有着许多后宫争宠的桥段,因为这不单单是为了身份的尊贵,还意味着一年的生活如何,俨然就是一种职场竞争。
皇家之中本身就是无情的,正如同彤贵妃一样,虽然贵为贵妃,但是却没有资格去打赏和自己亲近的宦官。除此之外受到惩罚之后直接就从贵妃的身份降为了贵人,迈过了一个分水岭。而且俸银也是从最开始的六百两锐减到了一百两,这其中的痛苦恐怕旁人无法得知。总之皇家中也不是时刻荣耀,也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