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时间:2023-07-20 09:33:01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半世坎坷生微寒,直钩空钓渭水间。 谁言此身年已老?敢定周朝八百年。 此诗写的是姜子牙,乃无白书生所作,自知登不上大雅,且引于此,权作本文开篇。 从前,我们老家鲁南一带

半世坎坷生微寒,直钩空钓渭水间。

谁言此身年已老?敢定周朝八百年。

此诗写的是姜子牙,乃无白书生所作,自知登不上大雅,且引于此,权作本文开篇。

从前,我们老家鲁南一带,大凡有人家起屋造梁,往往都会用红纸写上“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八字,贴于新房堂屋正中,以求建房顺利,诸事平安。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这种习俗起源于何时?书生并不知晓,只知道姜太公在民间的确神一样地存在着,所以各地也都常见对太公的奉祀。

姜太公被推上神坛,大多是因为小说《封神演义》的作用。小说中的姜子牙,是昆仑山玉虚宫元始天尊的座下弟子,这便使他有了神的身份,因此也具有了神的意志和神的法力。

他能掐会算,能腾云驾雾,也能呼风唤雨。他有打神鞭、杏黄旗等神器,有四不象神奇的坐骑。他指挥的是千军万马,驱动的各路神明,同时他也拥有封神的权力。

随着《封神演义》的流传,不但使姜子牙的名字家喻户晓,也出现了许多关于他的传奇神话。由此所造成的历史效应,就是我们对于商周交替时的那段历史,似乎总停留在小说的情节中,或者神话传说里。

历史上对于姜子牙的记载并不详尽,确切地说是对他渭水遇文王之前的那段岁月记载不详。《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吕尚盖尝穷困,年老矣,以渔钓干周西伯。”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那么,姜子牙在“年老矣”之前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什么原因导致他“半生微寒”呢?《史记》并没有告诉我们,只简单交待了他的祖上家世。

通过《史记》我们知道,姜子牙名叫姜尚,字子牙。他的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辅佐夏禹治理水土立下大功,在舜、禹时期被封在吕地。姜尚是其远代后裔,便以封地为氏,因此又称吕尚,别号飞熊。

不过,北宋史料记载,当时著名的“蓝田四吕”即吕大忠、吕大临、吕大均、吕大防,其祖上是姜尚的后裔。据他们的祖父吕通的墓志铭上记载:“姜尚,因封地于汲郡,国号为吕,故又名吕尚。姜太公归周后,改封于齐,其子孙入齐者为姜氏,留汲者为吕氏。”

此处记载颇有悬疑,因为汲郡地处河南,是西晋时所置,姜尚除了被封于齐之外,何时被封于汲郡?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从正史的记载中,我们知道的就只有这些。至于他的出生年月、父母情况我们还是一无所知。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正史中没有,然而我们可以看野史。野史上对姜子牙的记载比正史丰富有趣得多,虽然有神话的成份,却也不失为对正史的补充。中国先秦之历史,与神话有太多的联系。

据一些史料上说,姜太公高寿139岁,也有说118岁,卒于约公元前1015年,《史记》中也说“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虽不那么具体,却也承认了太公是高龄而死。照此推算,太公应该生于约公元前1150年前后。

太公既然是吕氏远代的后裔,看来吕氏或姜姓的显赫家世已经与他没有太多的关系。况且随着夏、商两代的交替,姜子牙祖上这一脉则有可能成为以耕作为生的平民或奴隶。这样就不能解释他的“半生寒微”了。

姜子牙“飞熊”之号,应该与他出生时的征兆有关。相传,姜子牙出生于八月,在他出生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母亲在产前阵痛过后小睡了一会。忽然间一声响亮,四周一片通明,一头生着双翅的飞熊向她猛扑过来。母亲被吓得大叫救命,被丈夫叫醒,方知为一场恶梦。丈夫得知梦中情形,以为是大吉之兆。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待姜尚生下,却是又瘦又小,完全没有“熊”的胖壮之态,还一直哭闹不休,父母对此有些忧虑。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奇异老者,见姜尚哭闹,便在他的小屁股上轻轻拍了三下,口中念道:“莫哭莫慌,六十开张。成于甲子,贵在齐姜。”

老者回头又对姜尚的父母说:“此子生于八月,前人有言,八月桂花飘,苦尽甘来步步高。八月龙抬头,不做君王就做侯。虽前途多舛,但终大器晚成。”说完飘然而去。

《史记》中说姜尚是“东海上人”,这与《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中提到的姜子牙“居东海之滨”,以及《吕氏春秋·首时》所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虽然吻合,但都很笼统含糊。

那么姜尚的出生地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问题,晋代张华在他的《博物志》中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再参照《水经注·齐乘》中的说法:“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根据古代的地理显示,汉代的“海曲”在今山东省日照市一带,而“莒州”也在今日照下辖的莒县一带。据此,基本可以推断,姜尚的出身之地在今山东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确定了姜子牙的出生之地之后,我们再看他在成年之后的生活轨迹。根据一些野史稗闻,我们可以大略了解姜子牙的“半生寒微”之窘状。

姜尚长大以后,娶一马姓女子为妻。也有一说是张姓女子。为了养家糊口,他曾去商都朝歌帮人杀牛,因其生性懒惰被主家解雇。后来利用自己学到的一点屠技卖起了猪肉,结果一点也没有卖出。由于天气炎热,没卖出的猪肉全都发臭了,只好倒进水沟。

后来又看到别人羊肉卖得好,便改卖羊肉,结果和卖猪肉一样没有卖出,无奈也只好倒掉。第三天,姜子牙决定猪肉、羊肉一块卖,却赶上京城禁市,街上一个也没有。不用说,那肉又臭了。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卖肉不成,姜尚便改做面粉生意,可是一连几天都没有人买。最后终于有人来买,却只要了一文钱的。少是少了点,可总算是开张了。心里正有些安慰的时候,突然起了一阵大风,把面粉刮得四处飞散,只好空着手回家了。

妻子马氏(或张氏)看他这样倒霉背时,气怒之下便和他分道扬镳,不久就嫁给了别人。

这些野史传闻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足以印证了他的出身低微和“半生寒微”。

然而虽是野史,却也不无根据,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提到他遇周文王之前曾经做过不得志的屠夫和小商贩。《尉缭子》说:“太公望年七十,屠牛朝歌,卖食棘津。”而《韩诗外传》中则又说:“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年七十,居于朝歌。”

这两处记载虽然在年龄上的说法稍有不同,但都说明了姜子牙当时已是年过半百、将近古稀之人,在朝歌做过屠夫,在棘津渡口卖过食品,那食品自然是猪肉、羊肉和面粉了。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除此之外,姜子牙似乎在棘津渡口还做过为客栈接迎客人的事情。汉代刘向的《说苑·尊贤》中说:“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不知书生对这“迎客之舍人”的理解是否正确。

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弃他而去,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姜子牙曾经是夫入妇家的赘婿,后来因为不擅生计而被老妇逐出家门。这种说法源于《战国策·秦五策》,其中写道:“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

对于“齐之逐夫”,高诱注解说是“为老妇之逐”,即姜子牙是作为赘婿被老妇逐出的。被“逐”出的原因,当然是因为他不擅谋生,倒霉而又无用。

不过刘向在《说苑·杂言》中似乎又补充了两个原因,说“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不会种田,又不会打鱼,所以刘向在《说苑·尊贤》中说“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

呜呼!霉运如太公者,时有几人也?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然而姜尚也并非一无是处,《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归姬昌。”

此处记载向我们提供了姜尚在遇到周文王之前,曾经在商纣王朝中担任过官职,后来因不满商纣王的暴虐无道而离开,过了一段游说和隐居生活的经历。但是不能确定,故此太史公用了“或说”一词。因为在其它的历史文献中,姜尚事纣、游说和隐居的具体细节,几乎都没有提及。

那么,姜子牙在妻子离开或是被老妇逐出之后,到底去了哪里?这还得看野史。

老婆离开之后,姜子牙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于是离开朝歌,另寻他处。据说,姜子牙最后去了昆仑山,成为太乙真人的座下弟子。在那里,他学到了阴阳妙理、奇门遁甲等玄妙手段,也学会了统兵打仗、行军布阵的本领,同时也拥有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和策略。

学成之后,姜子牙下山,垂钓于渭水边,终于为文王所遇,从此开启了他神奇而又传奇的下半生。

姜子牙之前是干什么的,为何活得这样窝囊

宋代吕蒙正,不知其是否为姜尚后人,他在《寒窑赋》中叹道:“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时也,命也,运也!”

姜太公一生,盖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