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分析
公元前227年,荆轲度过了他一生中最为享乐的时光,并在这一年的秋末冬初,踏上了他悲壮的刺秦之路。
此行的成功与否,尚是未知,但他却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去是必死无疑,甚至连九死一生的可能性都没有。所以,当燕太子丹等众人在易水边为他送行或者为他壮行的时候,他悲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功败身死,关于他刺秦的过程,大家都是耳熟能详,所以在这里就不再复述。无白书生在本文中将要和朋友们一起探讨的,就是荆轲失败的原因。
从古至今,对于荆轲都是褒贬参半,评价不一。褒扬有褒扬的理由,贬抑有贬抑的根据,这或许就是后人对历史的正确态度。我们且看历史上对于荆轲的几条负面评价:
唐代柳宗元诗《咏荆轲》中有"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柳宗元认为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是效仿了曹沫劫齐桓公的故事,实在叫做有勇无谋又愚蠢有加。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评价说:"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他认为荆轲刺秦和要离刺庆忌、聂政刺侠累一样,"皆不可谓之义。"
苏轼《和陶咏荆轲》诗云:"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单单列举这些带有贬抑色彩的评价,并不表示本人对这些观点的完全赞同,而是觉得这些评价之中,似乎也包含着荆轲失败的原因。
无白书生私下认为,荆轲刺秦王之所以没有成功,其具体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原因之一:荆轲未必是一个专业的刺客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司马迁把荆轲"好读书"放在"击剑"的前面,这说明荆轲首先是一个"文化人",其"击剑"大概是他的"业余爱好"。当然,他的剑术也可能不错,不然的话他就不可能"以术说卫元君"而希望得到重用。
然而司马迁在"术"字的前面并没有加上一个定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术"指的就是剑术,但从荆轲"好读书"这一点上来看,难道不会是其它之"术"?比如方术之类。战国时期不但方术盛行,而且文人佩剑也是一种风尚,所以,荆轲"好读书"又好"击剑",很符合当时的社会风气。
荆轲的剑术究竟如何,《史记》里并没有作任何描述,《战国策》中也没有加以说明。但我们可以确认,荆轲擅长使用的是剑,而他刺秦王时所使用的武器是匕首,这样在就给他的攻击性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使用起来肯定不会得心应手。
因此,司马光说他"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
原因之二:燕太子行事心切,打乱了荆轲的计划
不可否认,燕太子在刺秦行动上还是进行了充分准备的。首先,太子丹善待荆轲,拜荆轲为上卿,让他住进上等的宾舍,并天天都去荆轲的住处探望。供给他最好的饮食,还经常送给他很多奇珍宝物,出行都有专门的车马,身边围绕着成群的美女,让荆轲随心所欲。
太子丹对荆轲的生活起居照顾得面面俱到,极其细微,荆轲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美好最享乐的时光,当然会对燕太子丹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用最直白的话来说,这也正应了"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那句俗语。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荆轲仍没有要行动的意思,而此时秦国灭掉了赵国,大军已压至燕国边境。太子丹十分恐惧,便催促荆轲行动,并为他准备了原秦将樊于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同时还用百金从赵人徐夫人那里买来了一把"天下之利匕首"。
一切似乎准备就绪,但荆轲并没有马上动身,因为他心里有自己的计划。他知道单凭自己的能力,刺秦王的行动难以成功,虽然太子丹给他找了一个叫秦舞阳的助手,但是"荆轲有所待,欲与俱",也就是说,荆轲还要再等一个人,要和他一起去。可是这个人住的较远,一时还没有赶到。太子丹因此竟怀疑荆轲反悔,无奈之下,荆轲只好带着秦舞阳出发。
《史记》里虽然没有写,但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段时间里,荆轲并没有闲着,他为自己寻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搭档,并约好等他一同前往秦国。
那么,荆轲所等待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呢?
出现在《史记》里的荆轲所接触过的人,除了已经死去的樊于期和田光之外,还有曾经和他一起谈论剑术的榆次人盖聂,与他博戏的邯郸人鲁勾践,最后一个就是燕国以杀狗为业且擅长击筑的高渐离。然而荆轲和和盖聂、鲁勾践二人只有一面之缘,所以荆轲所等待的绝对不会是他们二人中的一个。而高渐离虽然和荆轲关系最为要好,但从《史记》对易水壮行的记载中,已经把他完全否定。
但是《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七回中却明确地认为,荆轲所等之人,就是那曾经和他谈论剑术的盖聂。此是小说家之言,又岂能当作史实?
因此,荆轲要等待的那个人究竟是谁,至今仍然是一个谜。既然荆轲决定要等他,那么此人一定是和他意气相投,而且能够配合默契。若燕太子丹能够再耐心一些等待,有此人同行,荆轲刺秦王的行动或许将会成功。
原因之三:猪一样的队友秦舞阳
秦舞阳在燕国可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燕国货真价实的官三代,因为他爷爷就是燕国的将军秦开。《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其后燕有贤将秦开,……,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
秦舞阳不仅是一个出身于将门的官三代,而且也是燕国的一位勇士,他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多,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他十三岁时就杀人,以及作为荆轲的助手刺杀秦王。然而这位将门之后,十三岁杀人而令"人不敢忤视"的燕国勇士,在配合荆轲刺杀秦王行动中的表现却并不光彩,让人大跌眼镜。
《史记·刺客列传》和《战国策·燕四》中都记载,燕国勇士秦舞阳见到秦王嬴政后,突然变得脸煞白,浑身发抖。原文这样描写:"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这岂是一个勇士的表现?太丢他爷爷的人了吧!
不过有人根据秦舞阳的身世和他十三岁能敢杀人的事实依据,认为秦舞阳不是吓得发抖,而是见到秦王嬴政后因为对这位"暴君"的愤怒而脸色发白,加上一激动才发抖。
这种说法除了上述事实依据之外,还有一个理论依据,那就是《东周列国志》第一百零六回中所写的,田光见到燕太子丹,曾为太子丹的几位门客夏扶、宋意、秦舞阳等相面,相过之后,田光对太子丹说:
"臣窃观太子客,俱无可用者,夏扶血勇之人,怒则面赤;宋意脉勇之人,怒则面青;秦舞阳骨勇之人,怒则面白。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
田光这才向太子丹推荐了"神勇之人,喜怒不形"的荆轲。
田光说秦舞阳"秦舞阳其勇在骨,一愤怒就会脸色发白。"因此才有人认为秦舞阳是因发怒而变得脸色惨白,同时还激动得浑身抖了起来。这种观点依然是来自于小说,对于历史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且不论秦舞阳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愤怒、激动而脸色发白,燕太子丹明明知道田光曾经对他说过"夫怒形于面,而使人觉之,何以济事?"的话,为什么不要派秦舞阳配合荆轲的行动呢?也正是秦舞阳这种面部表情的变化,才使秦王嬴政和他的大臣们产生了警觉,致使刺秦行动的失败。
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替秦舞阳辩解,他在燕国或许是一名勇士,杀了人也没有人敢正眼看他,但这未必不是高衙内之流的表现,因为这样的豪门子弟,无论干了什么坏事,都会有人撑腰,其表现出来的"勇"也不过是仗势欺人,用现在的一句俗语来说,那就是"家门口的光棍"。
正因如此,这位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大世面、没经过大阵仗的公子哥哥,在到了秦国之后,被强大的秦国,被秦王大殿的威严气势吓得脸色发白,而且"振恐"不止。
这不正像荆轲向秦王掩盖解释时所说的那样:"北藩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shè)。"
在整个刺秦的过程中,秦舞阳除了"色变振恐"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的表现?哪怕是大声助威一下,情势或许也会稍有改变。然而司马迁似乎把他忘了,随着荆轲的功败身死,秦舞阳也从此在历史上消失。
突然想起明代朱邦宪有一首《荆轲》诗,诗曰:
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
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
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
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