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什么要背刺关羽,孙权背刺关羽的原因
东吴偷袭荆州,孙权背刺关羽,是历史上讨论颇多的一段公案。谈论的人尤其惋惜的是,这一行动导致了蜀汉先主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天下就此鼎足三分,逐渐沦落到司马家族手中,导致了后来的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数百年的分裂。
关于孙权偷袭关羽的原因,历来更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全据荆州是东吴的基本国策;也有人认为,吕蒙等鹰派的上台改变了东吴的战略倾向;还有人认为,刘备、诸葛亮并未考虑到荆州的重要性以及与东吴关系交恶,导致了孙权偷袭荆州成功。
这些分析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比较片面。曹操、刘备、孙权等三大阵营的合纵连横是长期博弈的结果,曹操与刘备势同水火,而孙权阵营则有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最初刘备处于弱势,曹操大军南下,孙权、刘备被迫联合。这段时期同时也是孙权与刘备阵营的蜜月期,刘备与孙权分占荆州,孙权将周瑜打下的南郡交到刘备手中,协助巩固刘备的势力,共同抗衡联盟。这一行为在当时让两家关系更加亲密,也为后来的分裂埋下伏笔。
我认为,此时的孙权是将刘备当做附属势力看待的,就像当初袁术麾下的孙策势力,我借你人马让你发展,但你整体上属于我的"小弟"。这种心理细细琢磨起来,是很微妙的。就像生活中,人们并不在乎陌生人的功成名就,反而很难接受那些自己身边人的成功。
孙权与刘备的"蜜月期"非常短暂。当刘备完全占据并且开始经营荆州以后,孙权与刘备之间的良好关系就很快结束。刘备除了积极发展自己的势力,同时也在积极备战,修筑城池、收集粮草。这一阶段,孙权是有一些发泄不满情绪的想法的,但是一来曹操的压力依然存在,二来刘备全军在荆州,真要是打起来,至少也是两败俱伤。在刘备之前,孙权多次攻打刘表治下的荆州,并没有讨到什么便宜。
当刘备积极争夺益州时,荆州空虚。孙权争夺荆州的意图就已经非常明显了。结合前面所说,我倒觉得,这既是东吴战略的必然,同时也是孙权内心不平衡的外泄。眼见着垂垂老矣的刘备攻城略地,不断扩张势力,而自己却依旧困在东南,连荆州都拿不下来,这口气可能也促使了孙权与刘备摊牌。
之后就是孙权与刘备对峙,刘备退让,割出了已被孙权事实上占领的几个郡。就此来看,东吴的战略目的已经基本达成,全部占据荆州,无论从情理上还是从实际利益上也并没有太大的好处。但是,孙权依旧在之后选择了偷袭,我猜想,可能不平衡的心理因素占上更多。之后,全据荆州,再击败刘备,孙权再次将蜀汉从不断上升的势头下拉下马,这才终于平衡。三国也终于迎来均衡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