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时间:2023-07-24 09:37:42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作为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日本最初并没有进入蒙古人的视线,但是到了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从高丽人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 日本自古以来就和中国相通。 这么一来,蒙古人才意

作为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日本最初并没有进入蒙古人的视线,但是到了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突然从高丽人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日本自古以来就和中国相通。这么一来,蒙古人才意识到,在高丽的东面,还有一个叫做日本的岛国。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当时的日本并没有对元称臣进贡,不仅如此,日本倭寇还频繁的对大元的藩属国高丽进行骚扰掠夺,基于这种情况,忽必烈认为自己有必要将日本纳入自己的宗藩体系当中。最开始,忽必烈应该没有出兵东征日本的打算,毕竟那时的蒙古帝国横扫欧亚,一旦派遣使者前往日本,日本应该马上就会称臣来朝,于是,从1266年到1269年,忽必烈向日本派遣了五次使者,但日本方面给出的答案始终都是明确的——不会臣服于大元。

一而再,再而三的派遣并没有得到积极的回应,恼羞成怒的忽必烈最终决定出兵日本,踏平岛国。

1274年三月,忽必烈派人到高丽签军五千六百军士,助力征讨日本,又派人修建三百千料舟(主力战舰)、三百轻疾舟(抢滩登陆的快船)、三百汲水小舟(运输船),这九百艘战舰可以装载兵卒一万五千人,“蒙古海军”就这样形成了。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然而,大张旗鼓的准备并没有带来一场痛快的胜利,十月三日出兵日本之后,元军与日军激战近二十天,最终惨败而归,战前派出的四万军队最后只回来了一万三千多人。在亚欧大陆上连灭数国的忽必烈哪吃过这等败仗,于是稍作整顿后,1281年,忽必烈再次发动“弘安之役”,第二次进攻日本,结果这次败得更惨,十几万元军被歼灭,数万元军被俘虏。

那么,战斗力极强的元军为何两次惨败于蕞尔小国?

一.伪劣战舰遇上巨大台风

元朝东征日本舰队的船只质量并不算好,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当时的船只不仅有新造船,可能大部分都是旧南宋水军的战船,其中的小型战船、登陆舰大多是用于内河的战船,这样的船吃水较浅,抗风能力弱,并不适用于远洋航行。

另一方面,新造的船只质量或许更差。第一次东征时,忽必烈下令让人在七个月内修造700艘船,第二次东征的时间更紧,船工需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修建4400只船,对于当时还没有拥有大规模生产能力的古代工匠来说,造船技术再高明,也没有实现目标的可能,为了达到数量要求,只能粗制滥造,甚至滥竽充数。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更糟糕的是,当时忽必烈并没有完全征服造船工业发达的中国沿海地区,所以忽必烈不得不把重要的造船任务交给技术相对落后的高丽人。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高丽船工的积极性不高、水平较差,最后生产出来的船只根本无法适应高强度的作战,“蒙古海军”看似规模庞大,实际上不堪一击,学者佐佐木根据调查得出结论,“很多蒙古战舰的龙骨上,铆钉过于密集,甚至同一个地方有五六个铆钉。这说明,这些材料在造船时曾被反复使用,而且很多龙骨本身质量就很低劣”。

质量堪忧的杂牌舰队本身就很难应付海上作战,再遇到大型台风会怎样呢?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日本处于台风多发地带,每年7-9月份是日本台风的多发季节,常年在内陆作战的蒙古军队当然不会了解这一点。两次东征日本,蒙古军队都遭受了剧烈的台风侵袭。第一次东征“文永之役”中,蒙古军队运气极差,在非台风多发季节(十一月份)遭遇了大型台风,当时“战舰触岩崖多败”,一夜风暴后,战舰消失殆尽,仅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经过统计,大约有一万三千元军死于这场风暴。第二次东征也是如此,元日两军交战正酣,台风袭来,元军损失过半,临时主帅范文虎只好下令撤退。

二.以短击长:骑兵打海战能行吗?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蒙古人之所以能够横扫亚欧大陆,靠的就是所向披靡的骑兵战术,然而,陆地作战和海上作战是两种概念,在战争开始之前,忽必烈认为,“日本朝发夕至,舟中载米,海中捕鱼而食,则岂不可行乎?”然而战争开始之后,局面就完全不是忽必烈想的那样了,正如解放军少将高锐先生所说,“在那些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骑兵和习惯于寒带草原生活的蒙古将士,首先就会被环境所屈服”,大量的蒙古将士漂泊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后勤补给,其内心难免会有不安与恐慌的情绪。

除此之外,日本守军在滩头阵地修筑了很多防御工事,由于缺乏重型攻城器械,蒙古军队很难抢滩成功,因此其在陆地上所擅长的迂回作战、以战养战等战术全都发挥不出来。以己之短,攻彼所长,即便是攻无不克的蒙古军队也很难在这样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三.内部矛盾,军心不稳

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提到,“他们(蒙古)的军队,也分为各等级。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以中原汉人为之)、新附军(以南方宋人为之)……兵籍守秘密,汉人莫知之”,在军队中依据民族不同划分等级,难免会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成吉思汗为何两次败给日本,什么原因

在第二次东征日本的蒙古军队中,蒙古人大约4.5万,高丽人5万,汉人约10万,民族构成十分复杂,而军队之中各民族的矛盾最终在战场上爆发了出来。当时的元军主帅阿拉罕突然病逝,由范文虎率领的江南军在遭遇日本军队后选择撤退,导致战局的失利。有学者认为,范文虎之所以选择撤退,是因为他所率领的江南军主要是由南宋降卒构成,其中大部分人在家破人亡后投靠了敌人,忠诚度必然很低,再加上在元军中受到蒙古人的歧视,其战斗力更是大打折扣。

忽必烈出兵日本当然有其自身的考虑,拿下岛国后可以获得的经济利益、政治威望都能给蒙古军回一定的血,但由于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因素,蒙古军团两次败给了日本军队,直到忽必烈因病逝世,所向披靡的草原骑兵也没能踏破蕞尔小国的滨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