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为什么要立载湉做皇帝,慈禧为什么选择载沣
光绪帝,名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系醇亲王奕譞的儿子。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一生。他的悲剧在于想有所作为,但手足都被缚住,直到不明不白地死掉。
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同治未冠而死,两宫皇太后在养心殿召见诸王、大臣商议立储。名为商议,实乃由慈禧一人操纵。在征求意见时,有的说据闻皇后已有身孕,待分娩后,若是皇子,自应嗣立,若是公主,则再议立储。有的说应立恭亲王之子。有人说应立溥伦。慈禧则主张立醇亲王之子载湉。此语一出,大局已定,遂决定由载湉入承大统。此时慈禧急不及待地连夜将载湉从太平湖醇亲王府接入皇宫。这一天是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五日,也就是同治崩逝的当天。看来,慈禧的“工作”效率,不可谓不快了。
慧禧之所以要立载湉为帝,主要是为了掌权。因为如立“溥”字辈为帝,则她便是太皇太后,而太皇太后还是不便亲政的,所以她不想等自己的孙子出世,更不想让同治皇后作为太后而可以临朝。又因醇王福晋为慈禧之妹,是一家人,由他的儿子继位,更容易控制。
年仅四岁的载湉登上帝位,谥同治帝为穆宗,封皇后阿鲁特氏为嘉顺皇后。诸大臣察言观色,奏请两宫皇太后重新训政,此时又传出阿鲁特氏崩逝的消息。短短的几十天中,对清皇室来说可谓大事迭起,据说西太后当时却泰然处之。
光绪登基的第一年(公元1876年),五岁的小皇帝开始读书了。他的主要汉学师父翁同和,对他的思想起了很大的作用。翁同和,江苏常熟人,咸丰六年,翁参加会试以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授翰林院修撰。他目睹大清帝国日益衰落,列强环伺,国事日非,感到要好好培育这个小皇帝,使之能成长为“一代明君”。这个“江南才子”,做了“太傅”后,便全力以赴地关注着小皇帝的成长。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法军侵入越南,进而又将矛头指向云南与广西。此后两年中,战事不断,光绪十一年,镇南关一役,中国大捷,歼法军千余人,缴获无葬。当年,李鸿章听从慈禧意见,与法国签订了《越南条约》,客观上帮助法国实现侵占越南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中国以战胜国地位却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全国舆论大哗。光绪当时虽未亲政,但毕竟也十五岁了,加之翁同和对他的影响,他对朝中人事,异常关心,对颟顸大臣的尸位素餐,对西太后的专横跋扈,当然很有意见,这就埋下日后“维新变法”的种子。
光绪十七岁,慈禧为他举行了亲政大典,表面上是“归政”,实际上一切大事还要她批准,光绪对此当然不满。对于一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来说,他当然要培植得力的助手,于是“改良派”即帝党逐渐形成,与以慈禧为首的旧派即后党形成了对立的局面,当时有人戏称后党为老母班,帝党为小孩班。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以光绪为首的主战派主力抗敌,而以慈禧为首的主和派力图息事宁人,不惜丧权辱国,以求暂时安宁。时值战事紧张,光绪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实军费,而慈禧正为自已“六旬万寿”而忙个不停,她一心求和,好在十月能热闹一番。听到光绪的意见,便说:“谁令我不快,我将令彼一生不快。”
甲午之战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告结束。慈禧派李鸿章赴日本马关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至此,中国已走向半殖民地的深渊。光绪对此,悲愤欲绝,这更加强他变革的决心。
《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千余名举人,在康有为、梁启超的组织下,由康有为执笔,用三十六小时写就上光绪的万言书。其主要内容为拒签中日和约,迁都抗敌,变法维新。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上书”。虽然万言书被都察院拒绝转交,但全国各地竞相传抄,起了宣传鼓动作用。后来,康、梁等维新派还是与光绪及翁同和取得联系,维新运动得以蓬勃发展。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在维新派的支持下,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诏”,进行变法。其主要内容为,改革机构,精简冗员。编制预算,公布收支。废八股,兴学堂。提倡西学。练新式军队,设兵工厂。取消旗人特权,允其自谋生计等。这样,当然触怒了守旧派头目慈禧。颁诏四天后,慈禧逼光绪将翁同和开缺回籍,交地方官管束,任命荣禄为直隶总督,并决定秋后至天津阅兵。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党与后党的斗争呈现出白热化。
光绪并未因慈禧进逼而手软,先后发布改革诏令一百八十余条。撤销詹事府与通政司两衙门,革礼部尚书怀塔布职。
慈禧见形势对她非常不利,于是调董福祥军进驻长辛店,聂士成部驻天津,为在天津阅兵时对光绪下手。
光绪采纳了康有为、谭嗣同建议,将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袁当时在小站练新军,于是光绪于九月十六日在颐和园召见袁,并授袁候补侍郎衔。当夜,谭嗣同往法华寺见袁,要袁杀荣禄。袁表示“诛荣禄如杀一狗耳。”但这个两面派转脸即赴津向荣禄告密。九月二十一日凌晨,慈禧率人至光绪寝宫,抄走文件,幽禁光绪于瀛台。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通缉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终于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瀛台系中南海南部一个小人工岛,四面环水,只北面有一桥相通,实为一理想的囚禁处所。光绪平时只有面对四壁,与寂寞长伴,连皇后及瑾、珍二妃亦不允见面。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慈禧携光绪西逃。临行时,命太监崔玉贵将珍妃投入井中。慈禧的这种做法,一是她不喜欢珍妃,她认为光绪维新与珍妃挑唆有关;二是做给光绪看,算是一种残酷的精神虐待,也有杀鸡儆猴的意思。
慈禧对光绪是必欲废之而后快,只是害怕“清议”,特别是各国使团的干预,所以迟迟没有下手,这种情况是有识之上都看得出来的。因而,在慈禧病笃时,光绪先于她一天而死,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
慈禧的报复心是很强的,她在筹备做“六旬万寿”时,曾因光绪提出停修颐和园以充实军费时说过,谁令我不快,我将令彼生不快。当她病笃时,她很可能想让光绪先她而死。有的传闻说,一名小太监向慈禧打小报告,说光绪听说慈禧病笃面有喜色,她大怒道:“我不能先他而死。”当日下午,光绪即崩逝。此中内情如何,则不得而知了。据《清止稿·后妃传》:
“三十四年十月,太后有疾,卜疾益增剧。壬申,太后命醇亲王载沣为摄政工。癸酉,上崩于瀛台。太后定册立宣统皇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戊中,太后崩,年七十四,葬定陵东普陀峪,曰定东陵。”
这段记载,并未说明西宫生什么病,只是说明了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接连三天发生的大事:二十日慈禧命载沣为摄政工;二十一日光绪驾崩后,慈禧决定册立溥仪为帝;二十二日慈禧死亡。可见她虽生病,但还在亲理“国家人事”,似乎一切都是她预先安排好的,这就不能不令人生疑。
另一方面,有些人对光绪如果死在慈禧之后感到很怕。首先感到害怕的当然是袁世凯。如果慈禧先死,他就有掉脑袋的危险,事关他的身家性命,他不能不注视这件事。他在光绪驾崩中,做过手脚,也是可能的事。
其次感到害怕的是李莲英。李莲英平时调唆慈禧与光绪的关系,又是权倾朝野的大宦官,守旧派无一人敢于得罪他。据说连“柱石重臣”李鸿章也得让他三分。一次慈禧命奕劻去检阅北洋海军,这位李公公也陪同前往。李鸿章亲自检查行馆时,对庆亲王住所略略看过即行走出,而对李莲英住所,则连小摆设也一一看过,甚为细心。这说明他是守旧派事实上的第二号人物。平时光绪对他恨之入骨,他当然知道。他下毒手也最方便,他也是一个嫌疑犯。
还有一个人是崔玉贵,他亲手将珍妃推入井中。他当然明白慈禧死后他会得到什么样的下场。他也有可能做手脚。
光绪之死,到现在已一个多世纪了,他的死因还是一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