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潘seo博客

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 >

投稿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时间:2023-07-25 09:03:14 作者:重庆seo小潘 来源:互联网整理
在三国众多英雄好汉中,关羽是最受追捧的一个,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其推崇备至。 在官方,宋徽宗、明神宗在关羽神化中出力最大。宋徽宗将关羽由死后追锋的壮缪侯(侯爵

在三国众多英雄好汉中,关羽是最受追捧的一个,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对其推崇备至。

在官方,宋徽宗、明神宗在关羽神化中出力最大。宋徽宗将关羽由死后追锋的壮缪侯(侯爵)提升到忠惠公、武安王,并敕为崇宁真君,成为道教尊神。万历1594年,明神宗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关羽至此晋位为帝;万历1614年,明神宗再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君”,“关圣帝君”称号由此而来。

《三国演义》七十三回“刘备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一章中,记述了关圣大帝君拒婚孙权,并大骂“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一事!

此事,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亦有记载: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那么,关羽为什么要拒婚孙权呢,只是因为看不起孙权吗?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一、关羽虽高傲,但并不糊涂

在三国的一众好汉中,关羽的高傲是出了名的。且看官渡之战:

曹操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

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

如此视天下英雄如草芥,怕是人中吕布都有所不及。《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亦记述了关羽的骄傲脾气。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然而,关羽虽刚而自矜,却并非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事实上,关羽其人是有智略、懂分寸、听劝告的。

先引《三国演义》的内容:

1.曹操大怒曰:“败将安敢辱吾!”拔剑在手,亲自来杀张辽。关羽跪于面前,说道:“丞相且莫动手!关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2.云长押解王忠,回徐州见玄德。玄德教且暂监下,待捉了刘岱,再作商议。云长曰:“某知兄有和解之意,故生擒将来。”玄德曰:“吾恐翼德躁暴,杀了王忠,故不教去。此等人杀之无益,留之可为解和之地。”

3.关公乃下马至车前禀问二嫂。甘夫人曰:“叔叔自离许都,于路独行至此,历过多少艰难,未尝要军马相随。前廖化欲相投,叔既却之,今何独容周仓之众耶?我辈女流浅见,叔自斟酌。”公曰:“嫂嫂之言是也。”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除了演义内容,史书中也可找到关羽另一面性格的记载。

《三国志·费诗传》: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鲁肃传》:刘备、孙权争夺荆州三郡。鲁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鲁肃因责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由此可见,关羽虽刚而自矜,但在国家大事上,却并不含糊,反而很有智略、善纳忠言,懂分寸,知进退!

二、乱世结亲,向无好意

自汉高祖和亲匈奴后,两家联姻,化干戈为玉帛,遂成为两汉时期的重要政治手段,但这种手段往往收效甚微。

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率领十四万骑兵攻入萧关,杀死了北地都尉孙卬,劫掠很多百姓和牲畜,并火烧回中宫。此后,匈奴每年都闯入边境内,杀害和掠夺百姓和牲畜,云中郡和辽东郡受害最重,连同代郡共有万余人被杀掠。

在三国时期,亦有很多和亲的例子可循。

1.董卓惮坚猛壮,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

2.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

3.曹操知袁谭并非一心归顺,但为孤立袁谭、袁尚,遂为其子曹整娶袁谭女为妻,以安谭心。

4.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刘备为荆州牧,治公安。孙权稍畏之,进妹固好。

可见,三国时敌我结亲,作为分化、安抚、麻痹敌人的政治手段,乃是一件常事。在这方面,曹操无疑是此道高手,孙权作为后生小辈,在曹老贼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徒惹世人讥笑。

在此之前,碧眼儿孙权已使过一次联姻的手段,即将妹嫁于刘备。在此事中,孙权名托和亲,两家结秦晋之好,实则不怀好意、包藏祸心。

且看《法正传》内容:

1.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

2.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胆战心惊。

孙权用心,可谓歹毒!此时,刘备可谓全然受制于孙权也,稍有不测,即有丧命之险。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三、孙权之心,路人皆知

无论古今,人心各有执念。

曹操有吞吐天地之志,袁绍有南向争天下之心,刘备有伸大义于天下之愿,诸葛亮有兴复汉室之责...唯独江东碧眼儿孙权,无意争天下,只求稳江东、夺荆州。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周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鲁肃见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数十万众水步俱下,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唯鲁肃駮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后鲁肃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又吕蒙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

孙权虽与曹操、刘备鼎足三分,但究其内心,碧眼儿终非英雄之器!

如上文可知,孙权心无天下,但有荆州,可谓心胸狭窄、眼界全无,幸得其兄基业,不然何能与曹、刘并称。

纵观周瑜、鲁肃之才,岂吕蒙可比?但因孙权实乃雀鸟,但知一树之高,不解鲲鹏凌云之志,遂言吕蒙“次于公瑾,胜于子敬”,真可令天下笑。

孙权向关羽求婚的时间?

公元211年,刘备以庞统、法正为谋主,率步卒数万入蜀,留诸葛亮、关羽等守荆州。

公元214年,庞统战死。刘备召诸葛亮、张飞、赵云入蜀,只留关羽督荆州事,镇守荆州南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

在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两次争夺荆州:

一是公元215年,刘备得益州后,孙权索荆州不成,便派鲁肃、吕蒙等率兵强夺荆州。

二是公元219年前后,刘备北争汉中,关羽兵围樊城,孙权派吕蒙、陆逊、潘璋等袭得荆州,并成功斩杀关羽父子。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两相比较,关于孙权求婚关羽的时间,我更倾向于215年,孙权第一次谋取荆州之时。

理由之一是鲁肃态度:

在孙刘联盟创立、维持的过程中,鲁肃是最关键人物,借荆州、嫁亲妹,都是鲁肃的主张。在刘备取益州后,孙权既羡慕嫉妒,又担心被刘备、关羽所乘,在向北打不过曹操的情况下,遂想向西谋取荆州以自强。

鲁肃根据当时的形势,再次提出政治联姻的主张,为孙权子求娶关羽之女。鲁肃的策略很好,孙权也假意应允了。

但事实上,孙权打心眼里就不信这一套。

同一件事,鲁肃和孙权的目的却大不相同,鲁肃是为了增进友谊,孙权却想暗中取利。在嫁妹一事上,孙权趁刘备入蜀,派大船将刘备孙夫人接回吴国,并想劫持刘禅,幸被赵云阻止。此次,向关羽求亲,孙权亦没安好心,绝对有挟持关女为人质的想法。可见,在政治联姻一事上,孙权从没安好心。

这就为刘备称帝后,举全蜀之兵伐吴,提供了理由。刘备已看透孙权是毫无信义、阴险狡诈的小人,先夺妻子,后害义弟,此仇不共戴天!倾师伐吴,公私两利,本无过错,奈何夭折!

理由之二是孙权态度:

在第一次谋取荆州时,孙权的态度还是模棱两可的,实行的是先礼后兵之策,并不想把事情彻底做绝。

《吴主传》:是岁刘备定蜀。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

有理由相信,刘备拒绝归还荆州后,孙权还不想动武力,便听从鲁肃之议,向关羽求亲。事实上,依孙权的本性,即使关羽同意了婚事,有无益于孙刘联盟的巩固。

理由之三是吕蒙态度:

吕蒙虽是鲁肃的继任者,但关于孙刘联盟的看法,却和鲁肃完全相反。

《吕蒙传》:蒙乃密陈计策曰:"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於操,何赖於羽?且羽君臣,矜其诈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今羽所以未便东向者,以至尊圣明,蒙等尚存也。今不於强壮时图之,一旦僵仆,欲复陈力,其可得邪?"

正因鲁肃已死,吕蒙违背孙刘联盟的主张,才能得到孙权的赏识,并最终执行,造成毁灭性的后果。

吕蒙本是街头混混,读了几本书,便自觉了不起,擅改前贤所定国策,反以拙劣见识蛊惑君主,真是徒惹智者笑。

本是只家禽,突然被风吹上了墙头,便自以为变成凤凰了,正是吕蒙其人。

关羽为什么拒婚孙权,关羽拒婚孙权的原因

孙权向关羽求婚的原因:

一是挑拨离间。假如关羽答应了婚事,刘备必会对关羽心生怀疑,如此君臣不和,正利于孙权。

二是挟持人质。假如关羽答应了婚事,关羽和刘备只是结义之亲,关羽和孙权却是秦晋之好。孙权又有关女作人质,于此时再兵取荆州,关羽何去何从,实难预料。

三是寻找借口。孙权实为背信弃义之人,却又不想背负恶名。假如关羽拒绝婚事,孙权便可以此为借口,趁机发兵。

四、关羽拆招,应对得体

刘备虽令关羽督荆州,但也留下了马良、廖立等谋士相辅。孙权的些许伎俩,怎能瞒过马良等人。

事实上,孙权的用意,别说白眉马良,就连关羽都能看破。

但关键点,不是看出孙权的歹意,而是如何应对。

在孙刘政治联盟的大背景下,孙权此举,可谓是挟公义而来,如果关羽拒绝,关羽就要背上破坏联盟的罪名!

因此,如何既能拒绝孙权,又能承担破坏联盟的责任呢?

关羽计上心来,遂大骂孙权使者:吾虎女安肯嫁犬子!

表明上,关羽此话,似要得罪孙权。但关羽是有名的万人敌,自称虎女,并不为过。

更重要的是,关羽如此作答,便将公事变成了私事!将两国大事,变成了关孙两家之事!

关羽虽然拒婚,但只是因为关羽个人原因,并不代表刘备团体的意见。

所以说,在拒婚一事上,关羽的行为,非常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