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和珅有多可怕,真实历史中的和珅
说起和珅,和中堂,和大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精通满,汉,蒙和藏四种语言,是乾隆跟前的大红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把年轻的嘉庆帝都不放在眼里。嘉庆元年,乾隆禅位后,和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利用乾隆对自己的信任,想要把持军政大权,以便在乾隆驾崩后不被嘉庆铲除。甚至让嘉庆成为他的“傀儡”。毕竟当时的嘉庆虽是皇帝,可实权还掌握在太上皇乾隆手上。嘉庆帝也只能韬光养晦,一切全凭太上皇做主的样子。
殊不知道这正是嘉庆的高明之处,嘉庆亲政5天后便拿下和珅下狱,就足以证明和珅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不过和珅的实力确实不容小觑,他在朝中为所欲为,也不能控制整个朝堂。
朝堂上还是有一些刚正不阿之臣,比如阿桂,福菘等武将。阿桂是乾隆朝时,和珅无法撼动的军机大臣,有阿桂在,他和珅永远只能排在阿桂后面。他也就无法真正地控制这个权力中心,对于阿桂的追随者也是无可奈何。
毕竟阿桂可是乾隆的擎天大柱,可是好人命短,嘉庆二年,阿桂病死,这让和珅欢喜不已。他终于有了排除异己的权力。阿桂活着时,他只能把自己的人安插在阿桂身边暗中监控他们,如今阿桂不在了,他终于可以放手一搏了。
福菘是阿桂的嫡系手下,凭借自己的军功获得阿桂的信任的。在阿桂的推荐下,能征善战的福菘在乾隆五十五年终成封疆大吏,就任浙江巡抚。福菘为人正直,他看不惯和珅这个奸诈小人,因此,他也不把和珅放在眼里,更别说回京述职时会去拜访和珅。
和珅岂能容忍福菘的无视,阿桂活着时,他动不了福菘,现在福菘的靠山不在了,和珅岂能放过他。但是若要整死福菘也得足够的“证据”。之前和珅曾经安插自己的心腹全德在两淮盐道,目的就是收集证据。
不过忠诚良将哪里会有什么证据落入他手呢?可是碰巧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两淮盐运使柴桢挪用了二十二万两官银。而福菘居然给了他填补亏空的机会。之后全德又发现了柴桢没有抹去的帐单“馈福公金一千两”。
当和珅得知这一消息时,知道机会来了。他知道兵部尚书福长安曾经是柴桢的上级,这条记录中的福公一定是福长安。而福长安可是乾隆的亲侄子也是和珅的同党。为了不影响福长安,和珅可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只要让人咬定这里的福公就是福菘时,福菘的死期也就完了。
于是和珅便命全德,上奏弹劾柴桢挪用公款,导致府库亏空,福崧监管不严,收受贿赂,蓄意包庇。同时,务必一口咬定,“馈福公金一千两”中的“福公”就是福崧。当乾隆收到这份奏折时,大为震惊,可他也不相信福菘会贪污如此之多。
这时的和珅假意为福菘辩护,让乾隆一定要派人弄清真相,不能冤枉了好人。乾隆于是就问和坤,谁去最合适。由于福菘是封疆大吏,官大。若是职位低了根本无法调查他,只能是兵部尚书庆桂最合适了。
乾隆以为庆桂是个正直无私的官,对此很满意,殊不知乾隆帝一步一步掉进了和坤设计好的坑中。当庆桂南下到浙江后,并没有审查到他们想要的证据,可是无中生有是他们的拿手戏,为了达到目的,在审问柴桢时。
庆桂表明这次主要是查福菘,你若知情不报,冤的可是你自己。听话听音,柴桢明白是让自己咬定“福公”就是“福菘”时,他又何乐不为呢?于是一份福菘贪污受贿属实的奏折送到了乾隆手中,并且附上按律当立斩的请示。
乾隆接到奏报后,又惊又怒,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盛怒之下,下旨斩立决。可是稍微冷静的一想,觉得还是要亲自审问清楚,便改为押解进京再审。和珅岂能让福菘进京面圣,于是指使庆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恶人先告状。
庆桂参秦福菘一路骂骂咧咧,拒不反省,甚至污蔑福康安,阿桂对皇上不忠,扰乱朝纲,随行人员都对他极为不满,纷纷要求就地处决。乾隆皇帝看到奏折后,怒骂福菘狂妄无知,罪该万死。
和珅也在旁边煽风点火,说他不知好歹,不知感恩,不如干脆就地正法。他的提议正合乾隆心意,于是乾隆下旨就地处斩,稍后又改为令其自尽。和珅深知福菘不会就地自尽,他一定会等到见了皇帝才会自尽。
若是等他真的见了皇帝,和珅的一番苦心岂不白费了。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干脆让庆桂摆下鸿门宴,让福菘永远闭上嘴巴。庆桂依计摆上鸿门宴,福菘竟然毫无防备地喝下了毒酒。之后庆桂上奏乾隆,福菘已经就地自尽。
和珅就凭一句无中生有的话,竟让封疆大吏福菘暴葬,这样的和珅可比电视剧中的和珅可怕的多,不过和珅最终还是机关算尽,反害了卿卿性命,乾隆驾崩后他不仅没能驾空嘉庆,反倒是嘉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赐其自尽,给他留了个全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