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中国传统文化吗,汉服只属于汉族吗
汉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汉服也叫衣冠、汉装、华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汉服贯穿于三皇五帝到明末清初时期,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课和必修课。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由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之中的“衣裳”发展出来的,起源于三皇时期的冕服,定型于周朝,传承于秦朝。汉代的衣冠则直接继承了秦朝的服饰制度,蔡邕的《独断》记载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汉朝随后又在秦朝衣冠制度之上建立起一套更系统的冠服体系。
在秦汉之前的战国时期受到诸子百家不同流派学说以及不同诸侯国风俗的影响,汉服的深衣和胡服的款式虽然丰富,但是却并不统一。秦国统一了六国,并建立了衣冠制度。汉朝继承了秦朝的衣冠制度,并且罢黜了百家,只尊儒家,以儒家经典《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以及其他经史子集为基础创建了一套系统的冠服体系。
汉服的冠服体系在汉朝之后就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随着后续朝代的更迭,在颜色、制式上随着当时的流行而有所变化,这一体系一直延续到到明末清初,之后因为清朝政策的变化被迫中止。
中国自古以来就被称作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衣冠也代表了华夏的礼仪制度,衣冠制度包含了祭祀、军事等国家礼仪,也包含了普通百姓的婚丧嫁娶,不同的阶级有着专属的服饰,在不同的时期也要穿着不同的服饰。同时汉服也与孝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家中父母还在世时,子女不宜穿白色,父母过世之后还需要身着五服,为父母治丧。
中国的古称以及汉族的别称叫华夏,而“华夏”这个称呼也与汉服有关,《左传》之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华夏文明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其传统文化也传承了几千年,汉服则是华夏文明外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华夏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不但体现了华夏文明中礼仪的那部分,还展示了汉族人民在纺织、染色、裁衣、刺绣等方面的工艺。
虽然在清朝时期中止过一段时间,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接纳了汉服文化,如今汉服已经成为了中国的象征之一,并走向了世界,汉服文化在世界各地也都流行了起来。汉服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国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信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