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不可以不结婚,不婚主义老了会后悔吗
首先要说的,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需品,更不是人人非过不可的独木桥。还有,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结婚。
所以结婚只是一种选择,主要看你喜欢哪种生活。如果是害怕承担,那么可以确定的是,即使选择独身,也难以获得长久的幸福。因为人生怎样做选择都会有遗憾,任何的选择都有承担部分。
你一定要先确定自己想要的,同时也要去衡量需要自己承担的。
至于如何去确定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喜欢。比如选择独身,独身的自由和潇洒,看似是你喜欢的,但孤独和寂寞可能是需要你承担的,该承担的承担不起,或者被这些需要承担的部分搞得很痛苦,那么独身的自由和潇洒,带给你的享受和快乐,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在获得短暂的享受之后,随之而来的全是痛苦。
所以,人是否可以不结婚?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你清楚自己可能需要承担的。
1、孤独。 虽然说,婚姻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标准,但是占比很重。可能友情的体验也不错,亲人的敬爱也很满足,包括事业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很强烈,但是,他们终归不能陪着你生活,陪着你共同面对生活。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的委屈、沮丧、落魄、失意,包括突如其来的感性,这些都只能靠自己去承担。
反过来婚姻最大的意义,在于两个人可以永远共享一份命运。
比如在自己最落魄和沮丧的时候,因为有伴侣的支持和鼓励,可以很容易地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全新信念。
尽管自己也可能熬出来、走过去,然而过程可能就是会被拉长。难过的时候,身边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再好的朋友,再亲的家人,也有无法倾诉的事情,不如夫妻之间的亲密。
很简单的道理,白天你可以玩、可以疯,但是晚上,只有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的。
2、惶恐。 惶恐什么?年龄越大,越是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行走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从而显得自己,俨如异类,与人群是那样格格不入。
还有就是一个人每天晚上面对偌大的房间,会很感性与害怕。除了自己,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连想听到另一个人的声音,都是一种奢侈,瞬间就会被恐慌感所包围,心里不是那么踏实。
所以别说,人会永远确定独身的选择,在不是那么有安全感的生活中,照样可以质疑自己的选择。
有些安全感,是物质(经济条件)带来的,还有一些安全感,来自于情感上的充实和富足。人始终都是害怕孤独的。
另外这种惶恐,还极有可能败坏人的性格,变得孤僻和古怪。当身边人都有家庭,唯独自己是例外的时候,共同语言会变得很少,圈子也难以融合进去,甚至不被人家信任。
3、体验。 有段话,其实说得很真实:
“在三四十岁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生命中最好的事,都已经发生过了。剩下的只有重复和老去,一年年,一天天。”
在不同的年龄段,人的认知、想法、情感和需求,包括生活,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断定20岁时追求的,喜欢的,到40岁依然不变。反过来40岁懂得的道理,在20岁时也许根本就听不进去。
所以婚姻,也在很大程度上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未知,冲突重复,并让你经历情绪上的波澜。
提到情绪这件事,绝对和完全稳定的情绪,在你做不到的时候,充满追求,但说实话,那样真的就好吗?
时而经历牵挂,时而经历欢喜,又时而经历忧愁,这才是丰富的人生体验。人生到头来赚的,不是享受,而是经历。锅碗瓢盆,也可以是一种美妙的旋律。
4、压力。 有社会学家说:
“婚姻就是一份对未来的长远投资,为了不使自己孤独终老,从而建立一份深厚的笃定的爱情。”
所以为什么父母总是催你结婚?他们算的时间,跟你算的时间不一样,不是怕你来不及,而是怕他们来不及。因为什么?他们非常清楚,随着父母的离去,那个时候依然独身的你,只会犹如海面上摇曳着的小船,楚楚可怜。
那个时候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就没有一个亲人了。当一个人再没有盼头和期望的时候,会对生活感到泄气的,这种泄气,也真的会让自己过得楚楚可怜。
这才导致了,父母给你的压力,不可谓不大。尽管你很确定那是自己想要的,但是父母又何尝不怕,将来的你会后悔。
等你把自己的年龄拖大了,再后悔,一切都会来不及的。所以面对父母给越来越大的压力,不太容易顶得住。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任何一种生活想象的过于美好。你想的,毕竟是你想的,不一定就是事实本身,生活本身,当真正经历了以后再后悔,那种痛苦感是一样的。
虽然婚姻不一定使你感到舒适,也可能带给你痛苦,但一定会使你感到安全。同时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看很多人过得不幸福,就直接否定婚姻的存在。
好不好,幸不幸福,看人来的。选到一个什么样的伴侣,这是很重要,但是最关键的,还是看自己,会不会经营,懂不懂让步。
如果幸福是心灵的一种体验,那么自己能做到在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收获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