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饮料从何时开始的,无糖饮料的兴起
人类对甜食的喜爱是天生的。
有学者推测,对甜食的喜爱源于刻进人类DNA的生存之道。远古时代,人类没有足够的食物,在外寻找食物时又容易受到大型动物的攻击,所以在找到食物后必须快速进食,含有高糖分高热量的食物最能满足祖先的生存需求。
也有一些观点认为,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很多甜味的食物,所以在人的记忆里,甜味的东西没有毒。
发展到现代社会,DNA里对甜食的记忆留下来了,而运动不再是为了活着,变成了可选项,甜食变成了人体健康的负担。
吃不饱的时候需要玩命地奔跑,吃饱的时候,腿迈不开。健康,就是这么反人性。
低油、低脂、低糖、低盐是公认的健康饮食的方向。针对热量和快乐的源泉——糖的需求变化,形成了一股食品饮料行业低/无糖消费热潮,行业巨头纷纷调整产品配方和市场策略,无糖战争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
1952年,为了让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品尝到甜味,美国纽约一家疗养院的副院长海曼·赫希利用家族生意,制造出了不含热量的饮料:姜汁饮料和黑樱桃饮料。
第一代甜味剂糖精有一些金属物质的味道,在研发过程中,他们探索了多种甜味剂,最终以含钙的甜蜜素制出了无糖饮料。
为病人制造的无糖饮料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芝加哥的无糖莱特可乐面世一年多就成为了美国市场第四畅销的可乐饮料。到了60年代,大饮料品牌纷纷加入,百事可乐推出了无糖版的轻怡可乐。1982年,可口可乐的无糖版——健怡可乐也面世了。
《盐糖脂:食品巨头是如何操纵我们的》告诉我们:“不管是低焦油卷烟、低热量啤酒或者低脂肪的薯片,这些作为更加健康的产品对主打产品并不能构成威胁。如果这些新产品开发得当,就能吸引新顾客了解整体品牌,进而提升公司传统高热量、高脂肪产品的销售额”。
巨头们跟进推出无糖饮料,是解决快乐与健康不能兼得的痛点,更是主动制造市场。
国内无糖的风起于2016年。
当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每个人应该控制添加糖摄入量:“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很多国家跟进对糖税的征收,推动饮料企业对产品做出低糖化和无糖化的调整,比如2016年,英国宣布了2018年开始对糖征税。2015年,可口可乐公司开始加大对无糖/低糖产品的战役性推广。
如今,随着无糖概念的深入人心,无糖饮料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