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文是哪八股,最著名的八股文
什么是八股文?为什么八股文深受后世名家学者的批判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八股文的相关知识。
一、八股文的源起
人们通常只知道八股文源于明朝,实际上有学者考证,其实早在唐宋就已经出现了八股文的雏形。
唐朝科举考试所采用的“帖经”、“墨义”实际上就是明朝八股文的萌芽形态。唐朝科举考试以“帖经”取士,所谓“帖经”,是拿所诵之经书,掩其两端,中间只开一行,裁纸为帖。唐朝先采用口试方式,令应试举子回答经义,后来改用笔述回答经义,这就叫做“墨义”。
宋初沿用此制,到了南宋,程朱理学兴起,为了减轻应试举子的负担,于是废考经义,考试范围限制在朱熹集注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之内,试题亦取自《四书》中的文句,所以后来的八股文又被称为“四书文”。
到了元朝仁宗延祐年间,明确规定了科举考试法,有个叫王充耘的写了《书义矜式》一书,提出“八比”(即八股)的写作方法,于是举子考试都以八比体式作文应试。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国家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人才建言献策帮助治理国家。朱元璋起于贫民,且野心甚巨,力求成为一代明主,同时其个性极强,控制欲旺盛,因此一方面他希望各类有才识的人帮助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他又希望能很好地驾驭和掌控这些文人仕子。因此,他对传统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他采取固定统一格律,行文以《四书》、《五经》为题,不允许考生有自己的思想,答题也只是代古人立言,试图通过推行这种考试方法,将天下知识分子的思想集于一统,从而让自己的江山能够永固。因此八股文在明初方始出现,它是由朱元璋首创的。
到了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正式定型。顾炎武《日知录》中说道: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盖始于成化(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公元一四六五年至一四八七年)以后,股者对偶之名也。天顺(明英宗朱祁镇公元一四五七年复辟后年号,共八年)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衍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顾炎武的这段表述,把八股文的出现,确定在明代成化年间,这是指当时乡会试,即国家省级、最高级考试正式确定的文章规格。同时解说了八股文的文章格律。要求以固定句数、段落数,正反虚实严格对仗的格式来写文章。
二、八股文是哪八股?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而所谓的股,有对偶的意思。所谓“八股”,其实就是文章的八个部分,即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破题,开首用二句设破题意。承题,用三四句或五六句承接破题的意义加以说明。起讲,用数句或十数作为议论的开始,只写题大意,宜虚不宜实。入手一二句或三四句,为起讲后入手之处。以下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中心。这四股中,每股又都必须有两股排比对偶的语句,一般是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亦有联属者,共合八股,故名八股文。
八股文应用于科举考试的三级考试中,即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八股路数答题,不允许表达个人看法或见解,甚至到了清朝时期,对文章的字数都进行了严格限定。如清顺治时定为550字,康熙时增为650字,最后改作700字。
三、八股取士为什么深受批判?
所谓八股取士,就是通过让考生根据考官的出题严格按照八股的格式答卷,成绩优异者可以入仕做官。
那为什么八股取士深受批判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从八股文的源起来说。八股文出现的最初目的就是限制文人仕子的思想,确保文人仕子的思想与集权的中央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文人想要入仕做官,必须好好读出题范围中的书籍,即四书五经、朱子集注之类,甚至连每个字都得读透,这样一来,这些文人学者根本没有时间也不会去读考试范围外的思想书籍,新思想也就不可能会出现,文人的思想和眼界受到了极大的束缚。
二是八股文务虚不务实。因为八股文的出题范围非常有限,且历届科举中的试题不能重复,因此考官出题的时候不得不绞尽脑汁,花样频出,甚至有的时候出题的立意和考点是什么都不清楚,学生答题时自然也是云里雾里,东扯西凑,颇有些糊涂老师考糊涂学生的意思,文章出来空洞无物,对于当前形势分析、实际问题解决毫无用处。长期在这种思维训练下培养出来的官员,自然很多也都是纸上谈兵,对于国家治理心中却实无一策。
今天的我们看来,八股文确实毒害知识分子太深。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兴起,给自宋元以来活跃的史学当头棒喝,明清的史学失去了宋元时候的活力,从而导致受教育者缺少历史修养,思想麻木,思维僵化,固步自封。加之对事件的认识缺乏历史的眼观与谋略,也为中国近代的屈辱埋下了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