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难封到底为啥,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
在我国历史上,飞将军李广的名字一直是大名鼎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国中原一带的汉族人民都希望能有飞将军李广那样的英雄镇守边关,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能当百万师,使敌人不敢侵犯边关,这样大家才能安居乐业,发展生产,免受异族侵略之苦。
但是有如此作用和价值的英雄人物,却被王勃发出了“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辛弃疾在诗词中也说: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这句话原是汉文帝说李广的,被辛弃疾王勃等人引用,于是两千年来,无数人为李广鸣不平。君不知沙场争战苦,至今尤忆李将军。
李广是陇西成纪人。先祖名李信,李家世代传习射箭。汉文帝十四年,匈奴大举入侵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从军抗击匈奴,因为精通骑马射箭,杀敌斩首和俘虏获甚多,之后做了汉朝的中郎将、武骑常侍,曾经随从皇帝出行,李广曾有冲锋陷阵抵御敌寇和与猛兽搏斗的事迹,因而汉文帝赞扬他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汉文帝这句话表示的意思有这样一个社会背景,就是汉文帝时候社会比较和平,边关比较安宁,武将很少会有立下战功的机会,所以就很难封侯了,但是在汉高祖刘邦的时代,正是国家建立之时,天下战乱不断,正是武将大展身手的时机,如果李广生在那个时候,一番南征北战,封万户侯的确是很容易的。
那么李广的时代就没有机会了吗?不是的,李广将军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特别是在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征战不少,因功封侯者有数百人,但李广却未能如愿!诚为可惜。
那么既然汉文皇帝都很看重李广,认为若有战事他就能封侯,可他为什么却最终没有封侯呢?难道只怪他“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吗?如果理性分析一下,就不验证找到答案了。
史载李广身材高大,手臂修长,行动敏捷,这是天生的搏击类人材,又学了一身武艺,被好战的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也是名副其实的。在做上谷太守时,他常跟匈奴人打仗,每交战时非常勇猛,能置个人生死于度外,遂以力战成名。
龙城飞将
而李广虽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作战勇敢,但除了力战外,实在看不出他在战略部署上有什么过人之处,以勇猛胜人,又十分自负,战时好铤而走险,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如在雁门时他出击匈奴,冒险后竟被活捉,虽逃了回来,但如此举动,岂可当方面之将?
再就是李广气量不大,心中容不得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没有这样的气度如何能统领万夫?可李广就曾因一位关吏有次没给自己开门,在自己做了他的领导后找机会杀了他。
李广在跟随卫青大将军打漠北之决战时,卫青在战略布置上让李广从侧路袭击单于主力,而李广却请战当先锋,不过卫青却没有同意李广的请求,李广从侧路进攻也没有顺利完成任务,他带领队伍迷了路,没有及时和卫青主力部队会合,也就没有完成活捉单于的战斗计划。此时李广已六十余岁,他的幼子李敢都已获封关内侯,自感封侯无望,又不愿再被问责,遂引刀自刭,百姓闻之皆恸哭之。
李广做事好感情用事是一个缺点,有时还分不清利害关系则是个更大的缺点,早年平定“七国之乱”时,李广跟随周亚夫立下战功。梁王刘武看上李广之才,私授李广将军印,李广竟然当时就接受了。这让汉景帝很生气,因为刘武当时很想做皇帝,也许他在想哪天他起兵逼宫时李广能支持他,但李广没有看透他的用心,因此举失去景帝重用都是情理之中的。
所以,虽然李广武艺很高,作战勇敢,战斗能力很强,但他的这些缺点也让他难以受到重用,李广难封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假使他生在高皇帝处邦的时代,他的这些缺点也还是会给他造成阻碍,能不能封侯还未可知啊。
飞将军李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