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与罗荣桓关系好吗,林彪与罗荣桓什么关系
林彪素来脾气不好,个性鲜明,虽然打仗很有一套,但很少有人能与林彪长期共事,但有一例外,那就是罗荣桓元帅。
虽然两人关系在建国后因林彪飘升的地位逐渐疏远,罗荣桓元帅与林彪在很多事物处理方面也产生了争执,林彪甚至说过:“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但罗荣桓元帅元帅逝世之后,林彪还是为罗荣恒题写了四个字:良师益友。
林彪、罗荣恒到底有过哪些争执,他们的合作又创下了哪些功绩,今天这篇文章,就随笔者一起,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峥嵘与信仰。
一
罗荣桓元帅与林彪的第一次合作是1932年的漳州战役,此时林彪任红一军团的军团长,罗荣桓任政治部主任,聂荣臻则为政委。当时的红一军团的主要任务是和红五军团一起组成东路军,歼灭赣江以西的敌人。
毛主席随红一军一起行动,在路上毛主席说服林彪与聂荣臻改变行军路线,不再北上,转而向东扩展,进而向闽西、闽南进军。并在向闽西进军的过程中发生了漳州战役,这场战役中两人培养了良好的默契,为两人以后搭班子奠定了基础。
同年,为了提高红军的思想政治素养,林彪、罗荣桓联手聂荣臻出演了红色话剧《庐山之雪》。有趣的是罗荣桓并不是自己主动上去演戏,而是在演出当天,罗荣桓因为疟疾身子虚,坐在后台火盆边上烤火,林彪上台没看见他,便对通信员说:“通信员,去把罗主任请来!”
罗荣桓就硬是被推上了舞台,看见台上笑眯眯的林彪,罗荣桓也是又气又笑地演了下去。林彪、罗荣桓、聂荣臻本色出演红军司令员、政治部主任和政委,台下官兵掌声热烈,这次话剧中就得以窥出林彪与罗荣桓已建立了较为深厚的革命情感。
随后罗荣桓与林彪成为了长期搭档,林彪本身是个不爱交际的人,性格比较孤僻,虽然他更能集中精力与时间去研究兵法与军事理论,但不善与人合作,同时他还是个刺头儿,敢于提出意见,却缺少自我批判的精神,就算被证明他的观点错误,他内心依旧会耿耿于怀。
在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朱德率人转移到江西大余整编,同时准备向赣南挺进。在途中,由于环境险恶,部队中有人感觉前途渺渺而悲观动摇,企图另寻出路。这些人中就包含林彪。
他带着一批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来找陈毅,说明自己打算离开队伍,为陈毅所阻。但林彪动摇了很久,还是开了小差,在部队离开大余的那天连同几人向梅关跑去。
在逃途中,林彪发现有地主武装严格把守关口,对于行踪诡异的人连盘问带搜查,还要抢劫,动辄打杀。林彪感到走投无路,还是当夜返回了部队。陈毅当时批评了他,但还是表示欢迎他回来当连长。
虽然这时的他意志薄弱,但这时他才二十多岁,受党教育并不算长,第一次面对如此险要的情况可以理解。但随后林彪因朱德觉得他思想不纯,资历过浅,认为他想担任四军主力团第二十八团团长还需要看一看,团长先由四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一事与朱德结下梁子。
林彪常在给毛主席的信中含沙射影地抨击朱德:
“现在四军里实有少数同志的领袖欲望非常高,虚荣心极端发展。这些同志在群众中又是比较有地位的。因此,他们利用各种封建形式形成一无形结合(派),专门吹牛皮攻击别的同志,这种现象是破坏党的团结一致的,是不利于革命的,但是许多党员还不能看出这种错误现象起而纠正,并且被这些少数有领导欲望的同志所蒙蔽阴谋,(附)和这些少数有领导欲望的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个可叹息的现象。”
就是朱德同士兵关系融洽,林彪也能指责朱德“拉拢下层”。
而后白砂会议,刘安恭锋芒直指毛泽东,而林彪则对朱德进行攻击。而就军委问题朱德与毛泽东之间也发生了冲突,朱德认为中央对红四军成立军委有指示,毛泽东则认为军委有名无实,要也没用,最终以36票赞成撤销,5票反对决定撤销临时军委。这就是朱毛之争。
白砂会议后毛泽东写了《复林彪的信》,朱德也写了《答林彪同志谈前委员内争论的信》,就此分别向林彪表达了看法。
白砂会议中林彪依旧坚持自己对朱德的看法,大会对他提出了较为中肯的批评:
“林同志,这信是写给私人的,但内容是关于党的问题,而且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林同志现为这严重的问题所感动更应该向党报告,尤不应仓促(据前委会议的三小时以前)写这封信,这是不对的。这并不是禁止私人之间写信,其主要以是要同志不要离开党而讨论严重问题。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党的纠纷反而使之加重。林同志信内的词如‘封建关系’、‘无形结合派’、‘政客手段’、‘阴谋’等,这些现象固然一部分足以引起足以引起林同志的怀疑,但这不是很具体的事实,未免过分估量,失之推测,这是错误的。”
随后的古田会议确定了党应该总结建军以来的经验,解决争端问题,统一了思想认知,并且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新的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在这场争论中林彪也有敢于支持正确主张的胆识和勇气,却也暴露了林彪心胸狭窄的一面。
古田会议结束后不久,面对闽粤赣三省敌人的“会剿”,林彪过高地估计了敌人三省“会剿”的规模,对时局的前途十分悲观,对建立革命根据地缺乏信心。于是,他给毛泽东写了一封长信,在信中表达了对“红旗究竟能够打多久?”的深切怀疑。
毛泽东于1930年初,给林彪回了一封六七千字的长信,在信中批判了当时林彪以及当时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
毛泽东满怀希望地预言了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以见光芒四射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的快要成熟的一个婴儿。”毫无疑问的,林彪的悲观是短视的表现,也暗示他缺乏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
不可否认的是林彪拥有极为傲人的军事天赋与军事谋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但他在思想个性方面仍需要一个能在军中压制的住他的人,而这个最合适的人无疑就是罗荣桓。
二
罗荣桓从1927年8月20号组织组织秋收起义暴动任农民自卫党军代表开始,就开始了他在革命军队中的政治工作生涯。
罗荣桓在工作中有着极强的原则性,这点得到毛泽东同志认可,也是毛泽东对他的高度评价。在1927年9月29日,秋收起义到达三湾时,毛泽东同志就看出来他的原则性。
他的队伍纪律严明,士兵与军官之间关系融洽和睦。在红军建立之初,士兵犯错,长官不是打就是骂,罗荣恒不以为意。他爱兵如子,鲜发脾气,一般都是对士兵摆事实讲道理,强调做好政治工作就是要以理服人,让人心服口服。他曾说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使战士听了你的话,自觉地把你的话变成命令去执行,这是多么宝贵啊!”
他在以理服人的同时以身作则,强调政治干部的威信要靠自己的模范行动、模范工作去取得。他认为“不要只是以口号去要求别人,那样只会使自己脱离群众,使自己成为一个空头革命家,而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
在罗荣桓当连队党代表时便开始坚持一条:凡事要求士兵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打仗时,他冲在最前面,撤退时他在最后面掩护;过草地时,罗荣桓为了让别人多吃一点,总是到饭点了就出去遛弯,等饭点快结束了,士兵吃完了才回去。
战士们要是单独给他留一份,他便会发火,警告下一次再这样会直接处分。罗荣恒用模范行动发出“无声的命令”。他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也铸造了一只模范队伍。
而让罗荣桓和林彪能搭班子合作这么长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在注重原则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灵活性。罗荣桓在小事上从不斤斤计较,在大事上坚持原则不退缩。
解放战争时期,林彪在攻打“锦州”的问题上一直不积极,尤其是他得知敌情有变后,又犯了他消极悲观的老毛病。
林彪一向刚愎自用,不和罗荣桓和参谋长刘亚楼商议,就以三人的名义向中央去了特级电报,略带倾向的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师攻打长春的意愿。
而罗荣恒在这一关键时刻,刚柔并济,短时间内坚定了林彪攻打锦州的决心,他并没有因林彪擅自作主向中央军委发报而大发脾气,而是通过友善的语气,通过利弊分析让林彪主动放弃攻打长春的想法。
试想如果罗荣桓只有原则性而无灵活性,只会与林彪发生激烈冲突造成双方情绪对立,或只是有灵活性而无原则,一味迎合,东北解放战争历史完全可能改写。
与此同时,罗荣桓知道林彪之所以对南下打锦州犹豫不决,主要就是担心后方供应链过长,一旦被沈阳切断,粮草、弹药一旦供应不上重型武器撤不下去,后果难以想象。
罗荣恒为解决林彪的后顾之忧,重点抓了后勤供应和运输工作,要求各级地方克服一切困难,深入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一切为了胜利。
这次任务的完成异常出色。据统计,在辽沈战役发起前,后勤部门和各地政府共筹划和运输粮食7000万斤、油料11000多吨、子弹10000万发、手榴弹15万枚、炮弹20万发、冬装棉衣近百万套。参战的军民达到了160万人。
辽沈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罗荣桓强大的后勤指挥能力与他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与强大力量的思想方针。
他认为:“在执行群众路线中必须防止两种偏向。一种是放任不管,否认领导,让群众自发自流;一种是口头上的群众路线,实际上仍然是个人路线。正确的群众路线应该是领导上的自觉与群众自发相结合。”但其中我们又得以窥见林彪的个人主义倾向与罗荣桓思想冲突的一面,建国后的争执早已埋下了伏笔。
三
罗荣桓元帅于1963年12月6号逝世。在此之前他先是于1950年担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的情况下又担任了总政治部主任。这时的罗荣桓与林彪虽不在一起办公,但仍然时常打交道,关系仍是相当融洽。
二人关系转折出现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德怀元帅因为上书批评了当时严重的“左”的错误而引起毛主席的不满,遭到了批判。
罗荣桓虽于1956年因身体原因已辞去总政治部主任和总干部部长的职务,但仍会参与中央军务。庐山会议时,罗荣桓因病请假未曾参加,毛主席便让彭真给他打电话,详细通报了议会情况,并说毛主席打算让林彪接替彭德怀国防部长的职务,征求未能出席的同志的意见。
罗荣桓并没有做过多的考量,处于考虑到国防部长外事任务比较重,林彪身体不好,似不宜担任这一职务,提出由贺龙担任比较合适。此事之后,林彪与罗荣桓之间的关系逐渐恶化。
而后不久,新的中央军委组成,林彪出任国防部长并主持军委的日常工作。罗荣桓仍是军委委员,具体抓民兵建设。这时一向深居简出的林彪活动日益频繁。罗荣恒算是又与他一起工作。
林彪以前卓越的军功给了他崇高地位的同时,也将他性格中的缺掩盖了起来,甚至不断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他的个人主义之芽已经萌发。罗荣桓看出了他的问题,试图纠正,但显然林彪并不买账。
1960年由于林彪对谭政发难,不断贬低谭政,直至将谭政从政治部主任贬为政治部副主任。罗荣桓又再次被毛泽东选中作为政治部主任复出。
而林彪对此并不满意,他深知罗荣桓的为人,拥有极强原则性的罗荣桓并不是林彪可以随便拿捏的人物。所以尽管中央下了命令,林彪一直不让这则消息在报纸上公布。
直到1963年新华社要发表解放军领导人名单,林彪还是不同意。罗荣桓只叹:“看来我这个总政治部主任还是不合法的。”
其间,无论是关于军队地方问题还是与毛著理解的问题,林与罗二人都有不同的看法,而后林彪与罗荣桓在政治和业务上,不断发生分歧。到最后林彪甚至说出了:“什么林、罗!林、罗要分开,林、罗从来不是一起的!”
他们之间的分歧貌似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罗荣桓依旧对林彪的错误看法发表不同意见,以希让老友重回正途。但可惜罗荣桓元帅的身体并没有支撑到看到林彪醒悟的那一刻,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因病情恶化,在其战友贺龙、张爱萍、甘泗淇、梁必业、萧向荣以及他夫人林月琴和孩子们的守护下,停止了心跳。
面对罗荣桓同志逝世的消息,林彪内心的感受或许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少了一个在政治上意见相左的绊脚石。而另一方面罗荣桓元帅是在他漫长的战争岁月里最可靠的搭档。
他们一起大大小小经历过无数场战役,在战场上林彪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罗荣桓,而罗荣桓也会为他解决好一切后顾之忧。或许在林彪心中,战火纷飞的时节,他们一起演话剧、一起把酒言欢、一起彻夜不眠的分析战术战法、一起畅想建国以后的美好未来的日子,是他心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吧!
人远矣!再多思量无处说,思绪百转千回,林彪只留下四个字:“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