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吕布这个人,世人对吕布的评价
《三国志 吕布传》: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覆,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陈寿在《三国志》中用一句话来形容吕布还是比较准确的,吕布有咆哮老虎那样的勇猛,却没有超群智慧的谋略,轻浮狡诈而反复无常,眼中有的只是私利。从古到今,像这样的人没有不被消灭的。
吕布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官二代的出身,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之中,他完全依靠自己的才能、为人处事成为一方诸侯,虽然他最终败在曹操手中,但吕布至少曾经成功过,也曾经青史留名,在那样一个世家门阀垄断天下资源的乱世中,吕布和他类似的底层人物仍然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吕布是并州五原郡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人,地处大汉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地带,这里的民风彪悍,弓马熟练,吕布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因为弓马娴熟、骁勇尚武成为并州刺史丁原手下的主薄。
在汉朝想要进入朝廷当官主要是察举制,让有名望地位官职的人来推荐你,就有可能进入官场,察举制中有一科叫勇猛知兵法,相当于后来的武举,吕布大概是因为这个进入官场,但他担任的却是文官-主薄。
这个官职相当于并州刺史丁原的秘书,汉朝的官职是文武不分家,主薄处理的是秘书工作,掌管文书,必须得有文化知识,读书过认得字,从这一点来看,吕布出身并不是太低,在东汉末年能够读书认字的家庭少之又少,除了世家门阀,就只有落魄的寒门了。
吕布跟随丁原之后,成为一生的转折点,他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丁原跟吕布是类似的人物,丁原出身贫寒,以勇猛著称,他自然也很喜欢同样勇猛的吕布,大将军何进为了逼迫何太后同意诛杀宦官,征召董卓、丁原率军进京,再一次改变了丁原和吕布的命运。
丁原比董卓先进入洛阳,而且比董卓更受何进重用,一进入洛阳,丁原就被何进任命为执金吾,相当于中尉,这是保卫京城洛阳的官职,相当于首都警备司令,可见何进对丁原的重视,但是随着何进被杀,董卓进京,所有平稳都被打破,首都洛阳的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董卓进京后,迅速用手段控制了原属于何进的军队,何进是大将军,执掌了全部的禁军以及北军五校和天下兵马的兵权,只要掌控了禁军与北军五校(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基本上就控制了洛阳,这也是董卓能够专权的根本。
丁原作为执金吾自然无法与董卓相抗衡,为了吞并丁原的部队,董卓引诱吕布杀丁原,此时的吕布面临人生第一个重大选择:杀不杀丁原?
乱世之中,人性是真实的状态,生存是排在第一位的选择,吕布如果不杀丁原,他面临的会是什么?董卓只能先杀吕布,再杀丁原,从某种意义上看,吕布杀丁原其实是受到了董卓的胁迫,他不杀丁原,就得自己死,请问你怎么选?
有人说,吕布可以选择逃走啊,没错,确实可以,但对于一个初入官场,渴望人生能有重大转变的吕布来说,他不愿意离开权力中心,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至少从这一点来看,吕布是有野心的,只是在这种状态之下,吕布杀丁原是可以理解的。
你可以说吕布贪生怕死,在面临生死选择之下,有几个人能够道德高尚,曹操为了保全自己,先下手为强杀了吕伯奢一家,有没有人说曹操没有道德,对于政治人物来说,是不能讲道德的,政治人物讲的是政治利益。
同样的道理,吕布也可以看成一个政治人物,他杀丁原既有被董卓胁迫的原因,也有自己想登上政治舞台的野心掺杂在内,这就是真实的吕布,换了你我,并不见得能比吕布高尚多少,乱世之中,你不杀人,就无法生存。
但是丁原好歹是吕布的恩师,是提携吕布进入官场的贵人,吕布杀丁原会有道德问题,在东汉,道德永远是排在第一的考核标准,东汉所有的皇帝谥号中都有一个孝字,两汉察举制中第一个科目是举孝廉,所谓的孝廉就是孝顺和廉洁,也就是道德的代名词。
在东汉,道德超过了才能,成为衡量人才的第一标准,一个有道德的人,不管有没有才能,肯定能进入官场,一个有才能没有道德的人,肯定是不能进入官场的,还会受人唾弃,曹操招募人才打出“唯才是举”的旗号,在当时已经是一股清流了,完全不同于相当的传统观念。
吕布杀丁原是受人胁迫可以理解,但在道德上,当时的人们显然认为吕布是有道德缺陷的。
从这一观点来看,吕布杀董卓是没有道德包袱的,反而有利于国家的,高顺对吕布的评价就说明了这一点,高顺说:“将军躬杀董卓,威震夷狄”。
要知道董卓可是废立皇帝的罪人,残杀百官、鱼肉百姓、专权朝廷、无恶不作,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就因为董卓是恶人,整个天下的老百姓对待董卓是咬牙切齿,人人恨不得得而诛之,吕布杀董卓是义举,能够得到天下人的原谅与理解。
吕布杀董卓与杀丁原的原因可就完全不同了,历史上没有貂蝉,吕布不是为了貂蝉杀董卓,而是为了自保杀董卓,董卓为人残暴,动不动就打骂吕布,还用手戟掷向吕布,幸亏吕布武艺高强躲开了,再加上吕布与董卓的侍女有染,这个侍女也许是貂蝉的原型,但侍女可不是董卓的妾,而只是身份低微的下人。
以董卓的脾气,是不能容忍自己的保镖与身边的下人勾结的,吕布时刻担心自己的事被董卓知道,而引来杀身之祸,从本质上讲,这是吕布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事实上,董卓也不可能给吕布安全感,吕布把自己与董卓之间的矛盾透露出王允,王允说服吕布联手杀董卓,吕布同意了。
吕布杀董卓,同样有自保的原因,他不杀董卓,将来有一天就有可能被董卓所杀,就算不被董卓所杀,也有一天可能被朝廷中的王允这一帮人所杀,吕布也不傻,知道朝廷中很多人反对董卓,不然他也不会贸然把自己与董卓的矛盾告诉王允,要知道这会引来杀身之祸的。
当王允拉拢吕布入伙时,吕布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加入王允杀董卓,要么向董卓告密杀王允,吕布选择了联手王允杀董卓,不仅为国家除害,而且被朝廷加官晋爵,被封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与王允同掌朝政。
这可是吕布人生的一次飞跃,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富贵荣华,吕布轻易得到了,从一个底层人物逆袭成为朝廷的执政者,吕布只用了短短的三四年时间,以丁原、董卓为铺路石,吕布达到他人生的巅峰时刻,这也许就是陈寿所说的“唯利是视”吧,说吕布的眼中只有私利,当时的天下人又有几人心中装着国家与朝廷呢?
如果吕布能够维持当前的局势与地位,那他已经算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但很显然,天下仍然是个乱世,李傕、郭汜、樊稠、张济、贾诩等人集结董卓旧部,杀向长安,围攻了长安城仅仅8天,吕布手下的蜀兵就私下打开城门,放叛军入城,双方进行巷战,吕布大败,带了几百人从武关逃走,从此远离权力中心。
吕布的人生第一次陷入低谷,天下诸侯都不愿意接纳他,一方面是吕布勇猛善战,不好控制,另一方面是吕布杀的丁原、董卓都是他的顶头上司,谁敢收留吕布,不就是丁原、董卓这样的下场,况且在乱世之中,想收留吕布的唯有利益,只想利用吕布达到自己的目的。
比如袁绍,利用吕布打败了黑山军,然后袁绍就派人暗杀吕布,利用完了就暗杀,袁绍的这种手段也够黑的,即使是陈宫,同样是为了利用吕布才把他召到兖州,陈宫想利用吕布勇猛善战的能力来对抗曹操,如果吕布打赢了曹操,最终结局也一样会被陈宫等人暗杀或者出卖,此时的枭雄吕布成为四处被人利用的人。
陈宫评价吕布说:吕布有咆哮老虎那样的勇猛,却没有超群智慧的谋略。的确如此,吕布有勇无谋,在兖州之战中,仅有三座城池忠于曹操,选择背叛曹操投靠吕布的城池有七十多座,但最终的结果却是曹操打败吕布,把吕布逐出兖州。
吕布最终的失败也就是因为有勇无谋,而跟他的道德缺陷无关,或者说吕布作为政治人物,根本没有道德缺陷,都是为了生存,但他没有谋略击败曹操,也没有谋略在四战之地立足,虽然他有能力打败势力弱小的刘备,但依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东汉末年的猛将很多,但以猛将身份做到一方诸侯的,也唯有吕布了,太史慈也算一方诸侯,但大多数时候是依附于其他势力的,吕布在杀了董卓之后,一直靠自己独立成为一方诸侯,从这一点来看,他是有能力的。
吕布是一个乱世之中出身不高,依靠自己能力不择手段、努力上进的底层人物,他杀丁原、董卓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为了生存,他没能走得更远,没能建功立业,不是吕布道德的缺陷,而是他能力的缺陷,相对来说,吕布在世家门阀把控的东汉末年,已经算是一枝独秀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