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到底谁才是正统,三国被谁统一的
曹操的历史形象是奸臣,有乱世枭雄之说,这固然受《三国演义》的影响,然而演义毕竟是小说,小说创作也一定有所依据,这些依据无非是说书以及民间传说,然而说书人是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见解的,总会迎合社会的心理,才导致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以致曹操背负数千年的骂名。
其实,让曹操开始背负骂名的不是施耐庵,而是南宋小朝廷。
南宋时期,偏安一隅,所处地理位置大致是三国时期的蜀国版图,而北面的金国大体位于三国时期的曹魏范围,南宋小朝廷为了突出自己的正统地位,大肆污蔑曹魏政权,抬高刘备的蜀汉政权,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凸显自己的正统地位。
2009年12月27日,曹操墓在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被发现。
从现存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曹操并没有秘葬,更未设疑冢,只不过是主张丧葬从简,没想到这"简办"了的丧事反而给历史平添了不少繁杂。据《三国志》等史料 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宋代以后曹操被视为奸雄,其墓址不详也成了他奸诈的一个证明,七十二疑冢等说法在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中广为传布,不少人信以为真。
简办的丧事,被视为耗资巨大的骗局;移风易俗的改革,成了奸诈的证明。但史料终究未被民间传说、文学作品所淹没,曹操墓千百年来的遭际,见证了在人言、道德、时间重压下,历史的真相。
那么曹操的为人,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考古发现,他主张薄葬,不封土、不植树,说明他是一个很注重节俭的人。
在吕思勉先生所著的《替魏武帝辨诬》中写道:
这只要看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已亥日他所发的令,便可知道。这一道令,就是载在《魏武故事》上面,而见于现在的《三国志注》里的。他的大要如下: 魏武帝是二十岁被举为孝廉的。他说:“我在这时候,因为我本不是什么有名声的人,怕给当世的人看轻了,所以希望做一个好郡守。” 的确,他后来做济南相,是很有政绩的。但因得罪了宦官,又被豪强所怨恨,怕因此招致“家祸”,就托病辞职了。
辞职的时候,他年约三十岁。他说:“和我同举孝廉的人,有的年已五十的,看来也不算老,我就再等二十年,也不过和他一样,又何妨暂时隐居呢?” 于是他就回到他的本乡谯县,在城东五十里,造了一所精舍,想要秋夏读书,冬春射猎,以待时之清。这可见得他的志趣,很为高尚,并不是什么热衷于富贵利达的人;而他在隐居之时,还注意于文武兼修,又可见得他是个有志之士。 后来他被征为都尉,又升迁做典军校尉,这是武职了。他说:“我在这时候,又希望替国家立功,将来在墓道上立一块碑,题为汉征西将军曹侯之墓。” 不想朝政混乱,并不能给他以立功的机会,而且还酿成了董卓之乱。他在这时候,就兴起义兵,去讨伐董卓。他说:“我要合兵,是能够多得的,然而我不愿意多,因为怕兵多意盛,和强敌争衡,反而成为祸始。所以和董卓打仗时,兵不过数千;后来到扬州募兵,也以三千为限。” 后来在兖州降黄巾三十万,这是他生平做大事业之始。他又叙述他破平袁术,袁绍,刘表的经过,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它是实话。
后人诬枉曹操要篡汉的,但曹操的已亥令,清楚的表面他没有这个意思。其(一)是他怕兵多意盛,不敢多招兵,这正和后世的军阀务求扩充军队,亦增长自己权力的相反。分裂时代的争斗,其祸源都是如此造成的。其(二)他老老实实说:我现在不能离开兵权,怕因此受祸,以为外援。这是历来的英雄,从来没有如此坦白的。天下惟心地光明的人,说话能够坦白。遮遮掩掩,修饰得自己一无弊病的人,他的话就不可尽信了。
总之,曹操是一位具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挟天子令诸侯”,说明了他具有政治远见;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他还是著名的诗人,《观沧海》《短歌行》长盛不衰,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曹操所占据的黄河流域正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最富饶的地方。
综上所述,曹操被视为三国时期的正统,才是正道、王道。